03.05 育雛前期,老養雞戶最容易忽略什麼?

Anne的微笑


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是育雛成功的最基本條件。

在長期的養殖過程中,經驗來源於實踐,往往出了問題對老養殖戶來說就更難找到根源——我都養了幾年了,都是這樣乾的,以往沒這事,就這次有!

看似很有道理,其實問題就已凸顯——經驗造就了問題的出現。

老養殖戶的育雛室大多都是專用的,育雛室越老室內就越乾燥。在他還是新養殖戶或陰雨天時進雛,一般會躲過低溼度問題。幾批養下來,在乾燥的天氣進雛,如果按照“以往經驗”——忽略了溼度問題,準出事!

雛雞一到家,習慣性的一句話:溫度行嗎?多少度?就這樣疏忽的一句話——溼度問題被拋開了!如果雛雞是在高溫乾燥(低溼)的條件下,呼吸過程中會失去大量水分而造成脫水,影響雛雞的正常代謝,腹內剩餘卵黃吸收不良,體質軟弱發育緩慢,甚至脫水嚴重造成大批死亡。

所以看似小問題,引起的後果可不小啊!育雛前期的大忌——高溫低溼!

建議相對溼度:1-10日:不低於60%

加溼方法:

a、用鍋在火爐上燒水

b、地面牆上煙道上噴水

c、噴霧消毒

降溼方法:

a、保持良好通風

b、及時出糞

c、避免飲水器漏水  

關注蛋哥養雞,每天5分鐘,瞭解雞、蛋天下事!

賣好蛋,養好雞,就看蛋哥養雞!

 


蛋哥養雞


第一.育雛舍的消毒工作,因為是老養殖戶,不免會有病毒、細菌存在,要在空舍時,煙燻後+液體消毒+空圈一星期。

第二.雞苗進來後,要在水裡添加多維緩解應激,增強免疫力。

第三.要把疫苗程序計劃好,多少雞用多少疫苗,防幾遍,都要做好。

第四.雛雞料預備好,最好是全價料,選好飼料品牌,一般大場子的料可靠。

第五.要注意溫度,溼度,飼養密度,通風等問題,尤其是溫度,勤觀察,根據雞群情況調節溫度,不要太死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