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著名藝術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繪畫系主任鄭藝先生因病去逝,享年57歲。

鄭藝,1961年出生於哈爾濱市,1985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曾任哈爾濱畫院副院長、哈爾濱市人大代表、哈爾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哈爾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黑龍江省油畫藝委會主任。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教授,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委員。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鄭藝創作談

我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這個家庭靠誠實認真的學習勞動獲得了生命的活力。我從中受益,我的繪畫起源於家族,來源於生活,我的藝術植根於對生活的非凡感受與深刻觀察。呈現於眼前的,是我幾年來創作的部分作品,它們記錄了我對人與自然的觀察和體驗,折射出我對生命的思考和熱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鄭藝教授作品《走出迷霧》 獲“絲路明珠”國際畫展金獎

  我的少年時代是伴著俄羅斯巡迴畫派列賓、蘇里科夫、列維坦等大師的畫冊度過的,受這種文化薰陶,我對家鄉美麗的松花江、遼闊的東北平原有著極強的感受,這種感情經驗在我以後的創造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1981年我考入了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4年嚴謹刻苦的訓練,使我紮實地掌握了油畫技法,真正步入油畫藝術之門。1985年畢業後到哈爾濱畫院任創作員,這無疑給我的創作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創作空間。特別是2003年調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使我的視野更加寬廣,觀念更加包容。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走出迷霧》

  我喜歡描繪平凡的事務,用精巧寫實的筆觸,透過對鄉土的濃厚感情,抒寫平淡生活中包含的哲理。面對紛繁的流派和各種時尚的湧入,在這形式與技術花樣翻新的年代,我忠實於自己的美學原則遠重於迎合某種藝術時尚。在我的作品中,無論是人物、牛羊,還是大地、土牆,都被賦予了某種象徵的寓意,不僅蘊藉著我從少年時代就有的感情體驗,而且融入了我對人生、社會、自然的深刻感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北方 140cmx180cm 1989年

  我對北方鄉土十分熱愛與關注,這塊近乎無邊的大地居住著我許多親朋好友,我雖生長在省城,但對鄉間的一切,對大自然有強烈的新鮮感、對比感,然而這並非我畫北方鄉土的根本原因。鄉土的地域性在某種程度上是非常表層的東西,我想借此表達我個人的人生理念,或者說是試圖尋找一種恆久的哲理。1989年我創作了油畫《北方》,運用純正的寫實手法描繪了一群奔走的羊。我特意保持了除羊之外所有物象的單純和統一。這種有意地刪除,排除了對生活場景的再現,證實了我以具體的物象展示具有象徵意義的追求,芸芸眾生的羊群展示生命的奔波、訴說生命的頑強。我的油畫《走近永恆》描繪了老人、斜陽、土牆等瞬間的東西,其實這是一種概括,其中包含了對美好事物,對人生將逝的傷感與惆悵。這裡不是一個詩化的、靜止的結局,而是表現一個在歷史進程中正在趨向消失的環節的瞬間,在這個瞬間裡隱含著豐富的歷史內容,它包含的可能性也可以說是無窮的,對這一環節的理解、超越,才是畫面真正要說的東西。油畫《馳騁的心》正是這樣,深邃湛藍的天是靈感的源泉,雜草叢生的鄉土泥牆是人類生長的起點。用沉靜、莊嚴、規律、耐心與無休的夢幻,不矯飾,不做作地把敦厚、膽怯,裹著大衣,隱藏著原始力量的農村青年淋漓盡致的加以展現。這裡沒有荒謬、脆弱,只有貧窮與柔弱,深蘊著偉大精神和不朽的道德力量,似乎漫不經心的審美視角,輕鬆柔和自然的語言表現,把和諧秩序展示給熱愛生命、關注人生的人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眺望新世紀 1997年作 180cm*130cm

  油畫《眺望新世紀》是繼《馳騁的心》之後,又一用寫實手法展示東北農民精神面貌的創作。我喜歡寫實油畫,它包含了繪畫藝術的諸要素,它有極高的技術含量。它既是一種媒體,又是一種藝術,它是超越客觀真實的。我以樸素的情感,描繪了一位體魄強壯的青年農民,直立、雙手插兜,昂首挺胸眺望遠方,眺望著未來。面對即將到來的新世紀,他也充滿希望。作為男人,是貧、是富,都要跨入新世紀,頂天立地的構圖,強化了男人的責任和力量。體現了一個普通中國農民身上那種有希冀、有勇氣、不服輸,剛毅又迷茫的民族精神,展示了當代農民在辛苦的生活中對精神價值的追求。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馳騁的心 160x130cm 布面油畫 1996年

  只要畫家有高超的情懷,就不難表現出一切事物的崇高之美。我努力挖掘生活本身的美,力爭使作品關注現實,但又遊離生活原型,努力追求現代藝術品格,但又與流行派拉開距離。油畫《步步都是希望》取材依舊是北方農民的原型,這位老農常常使我想起魯迅筆下的閏土,褐紅的臉龐是終日勞作在太陽下的跡象,正因為是生活的主人,所以他覺得活著步步都是希望。當我畫完這幅畫時,畫中老人的兒子從報刊上看到了這幅畫,幾經周折找到了我,農民的兒子純樸真誠,拉著我的手憨笑無語,畫中的老人已去世,兒子更加理解、思念父親,作品成了永恆的紀念,那真是令人感動的一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熾心已飛 195cmX165cm 亞麻布油畫2003年

  油畫《熾心已飛》中的勞動者,雖然還不能脫離繁重的體力勞動,但無論環境怎樣艱苦、勞動怎樣繁重,已經都壓抑不住他對先進文化和先進生產力的嚮往和追求。他抱著耙子發洩內心的激情,真正做到了有了快感你就喊,這完全是當代農民的堅毅、坦誠,是智慧地參加勞作。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秋水162cmX130cm 亞麻布油畫 2000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稻草人160cmX130cm

  對真正的藝術品來說,其含義不應該是單一的。畫家的構思、技法、藝術原則都處在不同的發展變化中,欣賞者也同樣以現代觀念來看待、審視現代作品。藝術作品之所以是時代和社會的必然產物,不僅在於反映現實,更在於藝術家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和揭示該時代、該社會人的狀態,人對自身的思考,以及對過去、現在、未來的理解。在創作中,把東北鄉土鮮明化,這種真實的鄉土感受,包括外在的細膩觀察和描繪及內在的生活情感的體驗,是我多年來的藝術主旨。每到鄉下,面對稀鬆平常、貧乏簡陋的場景,我都力求挖掘出不平凡的題材。我在人們不經意的平常光景裡,或在居住日常可見的瑣事中,在場景的各種角度、形態、光線等自然元素中,尋找能夠與自己內心深處不平常的情懷相溝通的契機,盡力捕捉住它們,追求美感因素,並隨著自我精神的注入,挖掘深入表現的可能性。貧困粗陋甚至乏味的事物有時更能讓人感動與驚奇,更具有寧靜、深遠的意境。油畫《蘊》正是描繪鄉村司空見慣的景物,池塘莊稼漫草,人跡車轍小道,構成的令人魂牽夢縈的神奇大地。這裡有童年和青春的水乳交融,這裡有奮鬥的激情奔湧。在這裡,我與朋友盤桓駐足,領略詩情畫意,歡樂安靜,還有榮譽奔忙。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蘊 1998年作 100cm*210cm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多思季節 120cmx100cm 2004年

  藝術作品必須能觸及情感與心靈。作為畫家,與以文字表達精神的作家、哲人、理論家不同,畫家只能以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獨特的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意志。優秀作品形成的視覺氛圍,是無法用別的語言、方式來取代的。只要下了苦功,有了刻骨銘心的生活經驗,有了血肉相連的感情交融,有了親近大地的匍匐與諦聽,有了對於人民音容笑貌的記憶和欣賞,你畫出來的人、生活、情感就能充滿真情,充滿趣味。一幅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好的作品,不但體現出一種敬業精神,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和人格力量的顯現。我的作品,表現人民、謳歌生活,描述了生命的生存狀態,同時昭示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在這條路上,我將做持久不懈的探索與努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早春 40cmx50cm 2005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寂靜的村莊 60x80cm 布面油畫 2010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美麗的夢想 130x160cm 布面油畫 2008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晚秋 120x180cm 布面油畫 2010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寂靜的村莊 2010年作 50*70cm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乾草垛 60x70cm 布面油畫 2008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早春 40x50cm 布面油畫 2005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聖城 40x3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晚秋 60x40cm 2015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北戴河情懷 2014年作 60*40cm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北戴河秋色 2014年作 60*40cm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廟上風景 40x30cm 布面油畫 2011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吳哥窟 2013年作 30*40cm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興安嶺之初雪 30*40cm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威海寫生作品一 2017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威海寫生作品二 2017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威海寫生作品三 2017年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鄭藝先生去逝,他作品替他活著!

關注百墨藝術,分享書畫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