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垂釣高手祕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前言:垂釣魚獲的差別,更多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把時間做到一個充分利用,做到更加有效的垂釣,提升垂釣效率,從而提升魚獲量。並且在眾多垂釣技巧中,釣雙尾確實是一種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記得剛開始學習垂釣的時候,是跟著老家的一個經常野釣的老師傅一同外出垂釣,在長時間的垂釣過程中,也從他身上學到不少垂釣技巧和知識。而其中一段時間讓我最感到鬱悶的是,我的手法比老師傅的要快,但往往魚獲卻不如他多,實在是鬱悶至極。可當我靜下心來觀察之後,卻發現了其中的細節差異。

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老師傅頻頻上雙尾,而我速度雖快,但是有時上單尾,有時還空杆,老師傅手法雖慢,但垂釣效率遠遠高於我。問其原因,老師傅說出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我上了年紀,手法不如年輕人快,但我可以用雙尾和命中率去進行彌補,其速度也不會太慢”而我從中悟出了道理,漸漸的明白垂釣中其垂釣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並不是一味的求快。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從這次垂釣過後,漸漸的總結出了一些提升雙尾率的垂釣技巧,而在垂釣過程中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增加雙尾率,比如

  • 1,窩內魚量
  • 2,鉤子大小
  • 3,餌料狀態
  • 4,浮漂調釣
  • 5,抓口時機
  • 6,鉤距大小
  • 7,子線長短

在垂釣中能夠有效的利用這七點時,其垂釣雙尾的概率則會大大增加。然而這七點看上去簡單,卻在實際操作中有著一定難度,下面就給大家分開解讀這七點在垂釣中是如何展現的。

窩內魚量是基礎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在比較慢的魚情條件下,不管怎麼去處理,甚至是想盡一切可行的辦法都沒法做到雙尾的現象,當然自己掛上去的不算啊!但是在魚情快的時候,鯉魚都可以上雙尾,甚至有的時候在垂釣小鯽魚的時候還可以上三尾的現象,這個可別認為是在吹牛,在我釣魚的經歷中是真實存在過的。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那麼,通過這個規律則可以發現,想要垂釣雙尾,魚情快慢是根本,也就是說,你所垂釣的窩點內要有足夠支撐釣雙尾的基礎條件,並且達到鉤餌拋入水中之後,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浮漂就會出現動作,並且還是有連續的中魚現象後,再去刻意的垂釣雙尾就顯的那麼簡單了。所以說,在垂釣過程中要求雙尾率還是要有一定的魚量做支撐。

鉤子大小做輔助

在抓雙尾,提高雙尾率時,鉤子大小的選用是關鍵。垂釣時,小鉤子容易進嘴,同時也容易吐出來,沒法給到第二尾魚吸食餌料的一個機會和條件,而選擇過大了,則就容易檔口造成空杆的現象,所以在鉤子選擇上儘量選擇在正常垂釣基礎上大一號的鉤子,這樣是利於抓雙尾的,比如當正常選用3號袖垂釣小鯽魚時,就增大到3.5號袖進行一個抓雙尾的操作。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而在這種垂釣狀態下,對鉤子的鉤尖還是有一定的要求,這時就要求鉤尖一定要相對長一點,在刺穿魚嘴的時候,長鉤尖相對於較短的鉤尖時不會那麼容易跑魚,在飛魚入護的這一系列操作的時候不至於出現太多的失誤。

餌料狀態很重要

在這種垂釣要求下,同時對餌料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垂釣雙尾的基礎條件時窩內魚量充足,就會產生魚撞餌的一個現象,如果這時餌料的附鉤性不好的話,很容易因魚的碰撞把鉤餌撞掉。但若此時為了增加附鉤性,把餌料增粘卻又減少的餌料的霧化,就失去了餌料本身的誘魚性,導致後期窩內魚量不足以支撐釣雙尾的條件。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在這樣的要求下,釣手所作出的餌料就要做到,有豐富霧化程度的同時,鉤餌的殘留還要起到利於魚兒吃食的一個狀態。那麼在製作餌料上有兩個方向可以進行選擇,一個就是把餌料拉的比較大一點,因為拉大了,餌料自然殘留就大,霧化也足夠,就有利於垂釣一些大體型的魚,另外一個就是在垂釣小個體魚的時候,可以在本身餌料不改變其粘度的基礎上,適量增加水母粉調整餌料的附鉤性就可以了。

浮漂調釣要合理

這時浮漂調釣因需要滿足放口的這個條件,所以在調漂上就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釣底時,就需要把浮漂目數調高一點,而在釣浮的時候,需要對產生的魚口起到一個過濾的操作,如果調高目的時候就容易造成,被魚拖跑的現象,從而被動揚杆,所以這時需要調低一點,甚至是負目的一個調法。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在釣目選擇上,釣底時為了給到充足的放口時機,最好是選擇把釣目儘量釣高一點,如果不釣高的話,當一箇中魚信號產生,浮漂沒入水中,就無法給到第二個中魚的信號,從而是導致被動揚杆。在釣浮上,因為這時調目過低,就無法考慮到釣目的問題,更多的則是通過浮漂產生的一個節奏感去垂釣。

抓口時機會調整

抓雙尾的抓口時機並不是那麼的一成不變的,水中的魚活性高,魚情變化快,如果這個時候,一味的要求去抓固定的口,就顯的不是那麼老道或成熟的抓雙尾操作。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有經驗的釣手可能都知道,一場垂釣下來,有哪些口是命中率最高的,有哪些是萬萬不能揚杆的假口,都能進行一定的判斷。同樣在抓雙尾口時也是這樣的,通過具體的操作中,找到哪些雙尾率最高的浮漂動作,然後過濾其他的假動作,這樣來進行垂釣,則可大大增加雙尾率。

鉤距大小要改變

在鉤距大小的要求上,想要利於抓雙尾,就不同於正常垂釣的鉤距了。此時的鉤距大小要足夠滿足兩條魚同時就餌的一個空間,如果鉤距太小的話,兩個鉤子分開的距離太小,就容易造成一條魚吃兩個鉤子的情況,適當的放大鉤距,則就有利於提高雙尾的一個效率,更利於魚兒吸食進嘴。

子線長短有說法

長子線的優勢是,入口性好,拉力好,擺幅自然,缺點則是信號傳遞不及時。短子線的優勢正好相反,入口性差,拉力小,擺幅僵硬,優點就是信號傳遞及時。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而在抓雙尾的一個操作上,剛好是要滿足兩個要求,入口性和延緩信號專遞的問題。當入口性好的時候,魚可以順利的把鉤餌吸進嘴,不容易產生吐鉤的現象,而延緩信號傳遞後,可以給到第二尾魚充足的吃餌時間,所以更加有利於抓雙尾,提高雙尾率。

垂釣高手秘不外宣的雙尾技巧,用好這七點,雙尾率提升百分之六十


抓雙尾是一個比較有探討性的話題,也希望釣友可以在下方留言進行討論。而如果想要把釣雙尾做到極致的情況下,絕不是單單的滿足以上幾點就可以,也不是說僅僅通過改變某一點就能顯著增加雙尾率的,更何況釣魚是一個極其綜合的應用。

寫在最後

釣魚這項戶外運動自誕生之初,就與魚類資源息息相關。早期的釣魚只是屬於一種捕獵行為,為的是獲取更多的食物,來維持生存。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釣魚漸漸的成為了一種娛樂活動,然後又因為有那麼一部分人的熱愛,漸漸的把釣魚推向了競技運動的範疇,我想這不僅僅是釣魚活動的進步,則更多的是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發展。

同樣,生活因熱愛而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