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德州药王庙的前世今生,快来看看吧

在德州新湖假山位置,曾经有一座巍峨壮观的庙宇——药王庙,其建筑规模仅次于永庆寺,占地面积十余亩,约建于明末清初。

德州药王庙的前世今生,快来看看吧

药王庙坐东朝西,有砖木结构山门三间,山门左右各有一座小巧别致的砖楼(即钟、鼓二楼)。进入山门,正面有大殿三间(俗称“前大殿”)台基高约一公尺,大殿总跨约有二十公尺,左右朱红橙柱上,有对联一副,上联“金炉不断千年火”,下联“玉盏长明万载灯”。

大殿正面供的是“药王爷”,传说是供的唐代的孙思邈,药王爷前,左右各有五尊泥塑彩绘的坐神像,高约三公尺,相传是中国十大名医。

德州药王庙的前世今生,快来看看吧

孙思邈

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男女老幼,携带供品,前去许愿。大殿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扬,善男信女,顶礼膜拜,香火极盛。

解放前夕,该庙道长名叫赵巧练(城东卢家河村人),约七十多岁,体魄健强,精神矍铄,有道徒十余人,庙田一百多亩,加之香火极盛,比其他庙宇都富。除了庙田和香火收入外,还有一项不少的收入,就是德县境内之官僚名流、地主豪绅、富商大贾,如有丧葬之事,师徒被邀前去超度,最拿手的要数药王庙道士们的“飞钹”了。 “钹”直径二尺有余,重约八九市斤,在法鼓、云锣的伴奏下,左右挥舞,上下翻飞,缠头盖脑,金光四射。舞到高兴时,“嚓”的一声扔上天空,足有三五丈高。下来时,其接法有许多名目,“张飞蹁马”、“苏秦背剑”、“白猿献果”等惊险利落的表演,博得围观的人们,鼓掌喝彩。

药王庙山门外约二十公尺处,偏北侧还有一座配庙,名日“白衣堂”。其庙门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物,于民国六年(1917年)运河决口被洪水冲倒,亦未修复,只剩下孤零零的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的三间大殿。大殿内供奉三尊泥塑彩绘的女神像,高约两公尺。中间尊名曰:“白衣菩萨”,右边一尊名曰:“送子娘娘”,左边一尊名曰:“眼光奶奶”,是专为得眼疾的信徒前去祈祷免灾的。三尊女种坐像两旁还有两尊泥塑彩绘的“童男 “童女”站像,面带笑容,天真可爱,塑造技艺非常高超。白衣堂大殿后面,是片义地,坟冢累累,野草蔓生,十分苍凉。这是专为一般贫苦人家,及流落到此的他乡人,死后可葬此地的慈善之举。

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八日药王爷生日,是药王庙会的第一天(天数不定),赶会的、进香的,人山人海,热闹异常。会上有唱戏的、说书的、耍猴的、变戏法的、打拳卖艺的、卖狗皮膏药大力丸的。还有卖洋广杂货、锅碗瓢勺、针头线脑的。还有卖锡箔银锭、香烛纸锞、干鲜供果的。那饭摊、茶棚,更是比比皆是。

德州药王庙的前世今生,快来看看吧

老庙会照片

日军占领德县城后,药王庙逐渐冷落,具有二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庙会,从此终止。 德州药王庙在我国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史上 曾占有光辉的一面。

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被八国 联军攻陷。满清政府采取险恶的两面手法:一面向外国侵略者屈膝求和,一面疯狂镇压国内义和团运动。当时山东巡抚袁世凯,在鲁境内四处张贴查禁义和团的告示,同时联合直隶清兵,对义和团围剿。德州义和团义愤填膺,于7月20日午后,几百名义和团民,头裹黄、黑头巾,手执大刀、长矛、猎枪、土炮,张示檄帖,痛斥袁世凯媚洋、杀戮义和团的罪状,挺进到德州城外东南角药王庙驻扎,派人向德州州署交涉,释放被捕的义和团民。

德州药王庙的前世今生,快来看看吧

德州知州宋森荫,山东粮道尚其亨,假惺惺地出城与义和团会面,暗中命统领孙金彪带领官兵,对义和团四面包抄。义和团与官兵拼杀四小 时,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趁着天色已黑而转移离去。如今药王庙虽不存在,但在该处所建新湖公园的假山峰顶上,刻着“义和峰”三字,就是对当年义和团反帝反封建英雄业绩的明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