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昆明教育”微公号调查显示:超五成家长变身“助教”

“昆明教育”微公号调查显示:超五成家长变身“助教”

“昆明教育”微公号调查显示:超五成家长变身“助教”
“昆明教育”微公号调查显示:超五成家长变身“助教”

美编李春涛/制图

全市小学从2月24日开始实施线上教育,“开课”一周以来,小学生和家长们对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近期,“昆明教育”微信公众号针对小学生家长发起线上教学体验调查,收到的599份问卷显示,96%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的线上教学活动,其中21%的家长认为在线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指导、学到了新知识,27%的家长对在特殊时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然而,因为需要化身“助教”督促学生学习,也有14%的家长表示力不从心,还有8%的家长认为学习效果不明显。

以在线布置学习任务为主

昆明市各小学的线上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小学阶段,通过音视频直播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仅占20%,音视频录播占29%,老师在线布置学习任务占41%,其他形式10%,可以看出更多学校是以在线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为主。一位教师坦言:“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线上直播或录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吸收知识的效果有限。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通过QQ和微信推送教学内容,再让学生反馈。”

老师的说法也同样是许多家长的感受。三年级学生家长周女士的孩子在第一周内上了语文、数学两堂校内直播课,周女士发现上课过程中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一会儿在留言区刷表情符号,一会儿左顾右盼。“线上课或许更适合自觉性强的中学生、大学生,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在面对一块屏幕时坐得住。”周女士说。

超五成学生需要家长辅助

目前,不少学校教师是通过学生在线提交反馈的各种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调查问卷,72%的家长表示学校要求每天“打卡”反馈、20%要求不是很严、8%没有要求。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要求通过视频、照片或录音等形式反馈,这也使得家长们不得不化身“助教”,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云开学”第一周以来,他带儿子做了3份不同科目的思维导图、2件手工、1份防疫手抄报,还拍了手语操、体育锻炼、做家务等视频,最多的一天提交了6份不同学科的学习反馈。

问卷调查显示:37%的家长表示能经常陪伴孩子一起在线学习;30%的家长负责操作设备,抽空指导孩子学习;10%的家长表示已经复工,只能远程指导孩子学习;16%的家长已经复工,只能让孩子独立学习。而在另一个问题中,仅有30%的家长表示孩子能独立完成线上教学作业,56%的学生需要在家长辅助下才能完成作业。

家长李先生说:“我们已经复工了,家里老人不会操作。我只能中午抽空跑回家,帮孩子拍视频、拍照片。”家长田女士说,尽管已经复工,但是因为学校安排了直播课,所以自己只能远程教老人操作设备,上班间隙还要抽空听老师讲课的回放,当起一名“云助教”。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少家长表示:“在线学习考验学生的自觉性、自学能力,也考验家长的监督、执行力。”

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线上教育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边是家长时间精力有限,一边是孩子需要辅导。”一位家长说。

针对这一问题,五华区春城小学校长魏晴认为,学习是终身的历程,只要学生用心,处处皆学习、时时有收获。网上教学,身边没有老师、没有同学,这是考验学生自律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时期。

线上教学的课程设置上,春城小学多数以拓展课外教学内容为主,如语文更多是阅读课外书籍,数学则让学生多动手和多锻炼思维能力,科学以实验和实践为主。魏晴介绍,线上学习时遇到问题怎么办?学生应该思考自己如何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何获取和选择资源,如何寻求帮助等等。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会进入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状态,而这将是他们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

尽管存在困难和矛盾,但不少家长也表示能够理解,并且积极地和孩子一起适应。家长王女士认为:“虽然每天都要反馈作业,但是有老师的在线指导,我们也积极配合,孩子开始渐渐从假期状态过渡到学习状态,有了规律的生活。”不过,有21%的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对着电子设备,视力受损。云南省教育厅日前也发出通知,要求小学、中学学生每次教学活动持续时间分别不得超过20分钟、30分钟,小学、初中、高中每天网络教学分别不得超过8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

根据通知要求,有的学校及时对在线教学安排作出了调整。在高新一小经典校区延期开学第二周计划中,一二年级取消了视频为媒介的学习方式;把科学、艺术活动、综合实践、卫生防疫、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界定为“选修课程”,孩子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昆明日报 记者蔡晓磊 余苏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