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耶鲁基金的投资策略:青睐股权,采取长期主动式管理

最近重新读了《对冲基金风云录》,书中提到的耶鲁基金大学基金的投资策略,我认为很有借鉴价值。

我把这一章节的大致情况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耶鲁大学1701年建立,19世纪初设立了耶鲁基金,一直到1980年代,耶鲁基金的运作都处在一种非常涣散且低效的状态,中间还几度差点破产,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耶鲁大学的财务状况一度非常紧张。

耶鲁基金的投资策略:青睐股权,采取长期主动式管理

1985年大卫-斯文森开始接手管理耶鲁基金。从1985年到2005年,耶鲁基金以16.1%的复合年收益率增长,在美国所有大学基金里排名第一。截止到2005年,耶鲁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220亿美元。

斯文森为何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投资业绩?这个他的投资策略有关:

第一条,偏好股权投资。作为一名投资者,他坚信,长期来看,股权投资的回报要优于债券、房产等资产。于是,他将基金的大部分资产配置在股权这块,包括美国股票、新兴市场股票、私募股权等。

第二条,建立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虽然,他非常青睐股权,但考虑到基金运作的风险,他们建立了多个投资组合,在股权之外,也配置了固定收益资产、房产、林地等。

第三条,精选优秀的基金经理。通俗的说,耶鲁基金更像是一直组合基金的基金,也就是说他们聘用了很多外部的优秀基金经理,然后把资金委托给这些基金经理们。他们日常做的,除了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及基金净值的波动,就是关注这些基金经理们的表现。

可以说,耶鲁基金建立了一个由顶尖基金经理构成的庞大的网络,然后借助这些基金经理的主动式管理,从而获得超额回报。

耶鲁基金的投资策略:青睐股权,采取长期主动式管理

截止到2005年,耶鲁基金会办公室也就20名员工(包括文员在内),通过聘用上百名外部基金经理,管理这200多亿美元的资产。

那么,耶鲁基金的管理策略对我们自己做投资有啥借鉴意义吗?

我认为我们也可以通过精选优秀的基金经理,然后建立一个组合,让这些基金经理们来帮我们投资,我们只要定期对基金经理进行考核和管理就行了。

但如何精选基金经理,如何搭配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以建立组合,这就需要有一些投资的功底了。不过,相比于自己去研究股票市场,心惊胆战的去炒股,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其实,水哥近期写的几篇文章,都跟耶鲁基金的投资策略非常类似,大家可以多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