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11月28日晚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上交所發佈的《網上發行申購情況及中籤率公告》顯示,網上有效申購戶數888.2萬戶,整體認購規模約1.3萬億元。

認購規模超萬億元,大幅超過阿里巴巴港股上市的認購情況。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認購呈現三大特點

11月26日,浙商銀行(601916)正式登陸A股。

正式開盤後,浙商銀行快速跳水、破發,最低價為4.88元,跌破發行價1.2%。雖然破發後,其股價直線拉昇10%並觸發臨停,截止到收盤,浙商銀行上市第一天,漲幅僅0.61%。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4年A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來,從未出現過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的情況,A股新股“中籤必賺”的時代,也宣告結束。

而本次郵儲銀行A股IPO,從中籤率公告可以看出,本次發行認購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認購踴躍,認購金額超萬億元。投資者參與郵儲銀行A股IPO認購十分踴躍,網上有效申購戶數888.2萬戶,整體認購規模約1.3萬億元,大幅超過目前年內全球最大IPO——阿里巴巴港股IPO申購金額1013.5億港元。

二是機構投資者佔比為近年來最高,新股申購更趨理性。從公告中可以看出,本次發行中網下投資者積極活躍,機構投資者認購郵儲銀行的積極性非常高,戰略配售及網下機構投資者合計獲配量高達發行總規模的56.5%,創近年來最高。高比例的機構投資者構成,將大大減輕後市股價波動性,為後市表現提供保障。

三是融資規模年內最大,中籤率符合預期。郵儲銀行本次A股IPO綠鞋前規模達284.5億元,綠鞋後規模預計達327.1億元,為201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A股IPO發行,總體發行規模近浙商銀行的3倍,郵儲銀行網上申購倍數為120倍,回撥後網上投資者中籤率約為1.26%,符合市場預期。

如不考慮綠鞋,郵儲銀行網上初始申購倍數為220倍。根據歷史案例,網上中籤率水平和整體的發行規模高度相關。Wind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發行規模在50億元及以上的股票平均中籤率為0.34%,是50億元以下規模發行的8倍,今年以來超過百億規模的A股IPO項目平均中籤率則超過了0.64%。

與浙商銀行、重慶農商行類似,郵儲銀行亦是H股迴歸A股上市的,其H股的最新市盈率(TTM)為6.23倍、市淨率0.81倍,均低於發行市盈率、發行市淨率。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引入“綠鞋”等四大舉措保障後市

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在此次A股發行方案中,通過引入“綠鞋”機制、安排戰略配售機制、設置不同鎖定期、做出穩定股價承諾四大措施為後市價格穩定提供有效支撐手段。

對於郵儲銀行此次A股IPO設置的“綠鞋”機制,專業人士稱,該機制的保障意味在於,新股發行後30天之內,如果股價低於發行價,則主承銷商需要以發行價購買約定超額髮行的股份,產生股價託底效果。

據瞭解,這也是A股近十年首單、歷史上第四次引入“綠鞋”機制的IPO。

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新股發行後30天之內,如果股價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的“綠鞋”資金入場。A股歷史上僅有3單IPO設置了“綠鞋”:工商銀行(2006年)、農業銀行(2010年)和光大銀行(2010年),均在上市30天內全額執行,在“綠鞋”行使期內股價均表現良好,平均股價漲幅超過10%。

在戰略配售方面,郵儲銀行此次A股發行,戰略配售數量約佔發行總量的40%,且戰略投資者皆為有意願長期持股的、資金雄厚的投資者,有助保持長期股價穩定。

同時,郵儲銀行此次戰略配售獲配股票鎖定期不低於12個月。網下發行也安排了鎖定期,70%的網下配售股份的鎖定期為6個月。從鎖定期安排來看,郵儲銀行“綠鞋”行使後,此次發行規模近45%有鎖定要求,可有效減小流通盤帶來的拋壓。

此外,郵儲銀行還作出了穩定股價承諾。發行文件披露,在上市後三年內,若郵儲銀行A股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最近一期財報每股淨資產,則觸發控股股東增持計劃。郵儲銀行股價穩定承諾,可以為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提供充足的安全墊。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注:本文素材來源於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A股十年來最大規模IPO申購完成,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