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張傑作為返場歌手重回《歌手》的那一年,我剛好也陪著另一個歌手去參加比賽。後臺休息時,歌手們相互聊天,有人聊起去美國的事情,張傑就問:那你們有沒有老師給我推薦一下,我想去學一下,我一直覺得我的高音部分氣不太行……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code>幾年後我仍然記得那一刻聽到這句話時的詫異:張傑覺得自己高音不行?他在歌壇最突出的標誌之一,不就是他的高音麼?/<code>

想當年張傑以素人之聲,亮相內地最早的平民選秀節目,一副渾然天成的嗓子唱出清亮激越的高音,一鳴驚人,從此披荊斬棘,終為自己在歌壇唱得一席之地,一度有業內人士稱,張傑是內地歌壇最有潛力接下孫楠的班的人,為的就是他那少有人堪與匹敵的華麗高音以及能量出眾的舞臺演繹能力。

但詫異之外,其實也是對他的這一番話心下暗許的,他能意識到自己也需要專業的學習這一點,就已然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對於一個真正把歌唱當做理想和摯愛的人,他一定自己對這件事都是有追求和要求的,除非他並不是真的熱愛,否則他一定隨時都明晰自己當下的水平與心中理想的標準之間的差距。藝術行業終歸還是有它普遍的行業規律和嚴格的專業規範的來作為一個從藝者的衡量標準的,業內不少關注張傑的人也曾說過,以他的條件,倘若再有一些專業的指導和學習,一定能夠更有作為。顯然張傑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不管是基於這兩次專業歌手較量之後的切身體會,還是自我發展的客觀要求,他能在已然紅成這樣的情形下還對自己有這樣清醒的認識和要求,這已經很是難得了。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後來張傑究竟有沒有去美國學習或者在哪裡找誰學習了,坦白講我並沒有再繼續關注。我們與歌手之間的聯結,更多還只是通過他的作品。高音依然是張傑在接下來的那幾年馳聘歌壇的利器,當然這可能也是用戶對他的主要作品需求,這方面的張傑自然也是越戰越勇,越勇越火,這都是我們可想而知的張傑,也是一個順理成章的張傑,張傑,應該就是這樣了的,張傑,或許就是這個樣子了。

<code>直到2018年的有一天,我聽到張傑和張碧晨合唱的一首《只要平凡》。/<code>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那是張傑和張碧晨為徐崢導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演唱的主題歌。初聽到這首歌時,當然還是能一下子就聽出這是張傑的聲音,但顯然又與從前所熟悉的張傑的歌聲迥然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整首歌裡張傑沒有一處高音,幾乎完全是壓著嗓子唱的,這在張傑從前的作品中,是幾乎沒有過先例的。然而就是這樣一首張傑壓著嗓子唱完的歌,卻把片中那種積鬱的情緒從耳朵裡壓進了心底,並在那裡壓下一份沉甸甸的重量,讓每一個看沒看過片子的人,都忍不住想要思考,想要訴說,卻又感覺無從說起,感覺全身有能量在澎湃卻根本使不出來,只能“在心碎中認清遺憾”,只能感嘆“你我生而平凡”。那是歌唱最動人的力量,張傑這一次完全不動聲色的演唱,卻猝不及防地就給到我們了。

那首歌過後,有朋友說,這是張傑最成熟也最顯唱商的一首歌,當他放棄了全身武功,卻把這首歌的真正意圖唱的明明白白,唱到靈魂深處了。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我不好說這首《只要平凡》算不算是張傑歌唱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很顯然他自己應該也是深愛這首歌的,今年五月,在合唱版推出近一年之後,他又發行了這首歌自己的獨唱版本。同樣比較顯然的是,他對這種新的唱腔和唱法已經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今年的他發行的第一首非功能性(即非晚會型,非商業型,非影視插曲型)作品《蝴蝶知道她愛誰》,他亦選擇用平靜的情緒與簡單的唱腔,從容地講述了一個他的歌迷的真實的故事,又是從容而動人的。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蝴蝶知道她愛誰》,講的是一個已經飛去了天堂的歌迷的故事,張傑在今年的未.LIVE巡演現場講出了這個故事,他儘量在從容的姿態去講,畢竟是在講訴一個離去的生命和熱愛,還是難免有動情的地方。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而在今年的另一個故事裡,張傑就講的更為從容了,或者說,更懂得如何從容地去講好一個故事了。這次他講的,就是《一個故事》。

《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很中國式的故事,雨天黃昏的路邊,兩個人的驚鴻相遇,講不出口卻傾心相許,不知所終卻回味無窮,如此的愛情與宿命,是典型東方式的含蓄與浪漫,而故事的主人公又鎖定為一個開不了口的啞巴,千言萬語都只在一念之間都只能化成默默的關注與守護,這樣一種痴心相許,純真而又執著的根源式情感,很像是美術中中國式的白描畫法,便勾勒出一副純淨而美好的畫面。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而張傑在這個故事裡,就正做到了“不事渲染,寥寥數筆,”完全的放棄高音放棄複雜放棄技巧,他將自己置身於一個第三者的角度講出這樣一個故事,只用一種呢喃絮語的方式,輕描淡寫出整個畫面,只在故事中感嘆“那時候世界,真乾淨”,只想“趁我現在還有聲音 講給你聽”,傾刻間又讓這個帶著“舊的剛剛好”的故事,於當下紛繁蕪雜的時代與情感世界裡,就成了一種久違卻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純淨與美好,有了格外值得被珍惜的“新鮮”意義,讓整首歌曲回到“真安靜”的主旨表達意境中。

而這個故事在平靜中亦另有新進之處——張傑在一些情感的氣口上作了非常細節化的聲音處理,譬如那模擬啞巴發聲的兩個字“呃呃”的演繹,卻便又看到張傑對聲音表演更下潛式更深入的研究與精進。

<code>這裡似乎就已經能感受到,對於歌唱這件事情,張傑顯然是有了新的認識方向,並興致勃勃地在實驗自己對歌唱的新的心得體會,譬如從容的力量,譬如用聲音講故事,甚至是用聲音來刻畫情境,甚至是演繹角色。/<code>

接下來,他真的就又有了一個用聲音真正演繹角色的機會。話劇導演賴聲川用了十年打造出一部他視為“生命史詩”的新劇《曾經如是》,今年12月9日正式面世,而劇中的男主角“多吉”,賴聲川表示他的第一屬意對象就是張傑,於是張傑也有了自己人生第一部跨界話劇表演的作品。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張傑的話劇表演效果究竟如何,這要留給有機會去到現場觀看的觀眾們做出客觀的評價,但我們這些尚無緣走進劇場的人,還是聽到了一首張傑專為這部話劇而唱的主題歌《曾經如是》。《曾經如是》由導演賴聲川親自作詞,擔任該劇音樂總監的胡帥擔任作曲及製作人,實際上也算是張傑在排練過程中與他們共同創造的結晶。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code>應該是為了配合整個話劇風格和意境的走向,《曾經如是》在創作上採取了一種極簡主義的作法。/<code>

在神秘而縹緲的意境氛圍中,刻畫一種淨化的心境,充滿了禪意色彩的東方美學思維。張傑的演唱也將聲線處理的極為輕柔縹緲,如空氣中的一縷遊絲,亦如黑白水墨畫的筆觸,既表達出一種意圖脫離凡俗的心氣,又給聽者在心裡留下思索的留白,這應該也正是多吉這個角色在劇中所擔負的象徵意義。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曾經如是》顯然是一個用聲音構織情境以啟迪心境的作品,它以少數民族傳統樂器的多重演奏作為底色,交待出作品的故事背景,而暗藏其間貫穿始終的Bansuri(印度笛),則以其神秘的儀式感引導出一個更為開闊而升騰的精神世界,其間還有張傑以人聲模擬出的“白鶴鳴唳”的聲音,更有了仙界淨土一般召喚的氣息。張傑演唱的聲音裡無悲無喜,似遊走其間的悟道行者,以持續的行進來演繹內心的堅定,既像是故事中的一個參與者,又像是故事外的一個解說者,於是在這個畫面中,張傑便已不再是張傑,而是故事裡的那個多吉,以及戲劇作品想讓你瞭解到的那些個“多吉”。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極簡,是《曾經如是》這首歌予人最直觀的聽覺,而這樣極簡的作品從耳朵裡聽進心裡,卻會在腦海裡折射出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清晰的情境畫面,並延續出許多的回味與思索來。這難免就讓人想起武俠小說裡常說,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無招勝有招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所謂演唱的魅力,曾經如是,也莫過如是了。

而這樣的聲音竟然是由那個我們印象中不斷在舞臺上奔放炸裂的張傑唱出的,我不免就又想起那晚歌手後臺偶然聽到的他那段話,莫非他最終的學習,其實是從精進高音轉向了放棄高音,放棄自己最得意的招式,從而轉向對內功的研習?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code>不管真相是非如此,今年這接連幾首看似無招的作品,卻著著實實地為張傑開闢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面向。/<code>

我們印象裡的那個能量型歌星儼然拿出了更多內涵型歌者的姿態,當他試著把自己的聲音從一個表現的工具變成一個表達的故事,從用聲音來表現自己變成用聲音來表演角色,講訴故事,聲音總會轉瞬即逝的,而故事,卻深深地埋進了心裡,講故事的那個聲音,就成了故事裡一個永恆的角色。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還有一點,《一個故事》、《曾經如是》,據介紹說,都是張傑“溫故而知新”系列中的作品,而這裡,我倒更願意把這個系列也叫做“溫故而知心”,從溫習一個故事來讀懂一顆心,而所謂的情感共鳴,不正是從這樣的故事中而獲得的麼?當一個歌者變成了你心裡的一個故事,他也就真正地住進了你的心裡。

張傑:從曾經如是到變成一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