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週末,我們一行逆東河而行,經卸甲碥,過離妻巖,跨鹿渡口,轉而逆鹿亭溪北上。熟悉旺蒼地方文化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這正是傳說中漢王兵敗百丈關後向北潰逃時的路線。只是當初劉邦去了山那邊的漢王山,而我們今天是去山這頭的高陽坡,探訪傳說中的千年古茶樹。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高陽坡距縣城約二十公里,行車僅需半個小時。路旁,一個古色古香塔柱狀標誌格外引人注目,正面有“高陽坡貢茶園”六個大字,側面是幾組採茶、製茶的仿銅浮雕,高端大氣。由此步行上山,開啟了今天的探訪之旅。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鹿亭溪兩岸群峰並起,挺拔巍峨,山路崎嶇而狹窄。在這個面南多石的山坡上,一道道堡坎裡種植著一排排的茶樹,如梯田般鑲嵌在山腰。每一道堡坎的高度都超出了地面的寬度,能夠想象出當初拓荒的艱辛。這裡土層淺薄貧瘠,窩間距略大,矮小安靜的茶樹正在倔強地生長著。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山坡上僅有三戶人家,我們被熱情的鄧大娘邀請到她的吊腳樓上小憩。小小的院壩乾淨整潔,樑架上掛滿了金黃的苞谷。聽說要去探訪古茶樹,慈祥的鄧大娘執意要為我們帶路,當我們還在擔心老人家的身體時,大娘已在前方催促著我們跟上她的腳步。高陽坡不僅孕育出了名揚天下的貢茶,也滋養了這裡百姓的純樸善良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半小時後,來到海拔1000米,終於見到了那幾棵雖歷經千年,仍然枝繁葉茂,煥發著勃勃生機的古茶樹。被石質圍欄保護起來的四棵古茶樹,高約3.5米,冠幅1.5米,多分枝,主幹粗如小兒手臂,上下排列,兩兩並生。葉片暗綠,脈紋粗實。飽滿的花朵迎著初冬的寒風在枝頭綻放,潔白的花瓣包裹著粉黃的花蕊,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古茶樹花素潔清雅,靈秀可愛。輕輕地將它置於手心,仔細地看,深深地嗅,這可是千年前的種子開在現世的花啊!此刻風不再吹,鳥不再叫,水不再流,除了思緒,全世界都已被定格。這其貌不揚的古茶樹,冬歷苦寒,夏頂驕陽,紮根於此上千年,不僅彌足珍貴,更令人肅然起敬。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旁有茶亭,六柱雙層尖頂,為近年所建。於亭中南望,鹿亭溪如發線中開,左側層巒疊嶂,綿延不絕;右側群峰競秀,直刺蒼穹。腳下公路在遠處秀出一截S型身段,清澈的溪流擺動著相同的曲線,繞過前方山嘴在鹿渡口匯入東河,果真是:“絕頂一幅水墨畫,半寫人間半寫仙”。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茶聖陸羽的《茶經》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葉捲上,葉舒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又云“若凝悶、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高陽坡茶似乎具備了《茶經》中上等好茶的所有特徵,這是上蒼給予這塊貧瘠土地的特殊饋贈。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相傳2000年前,漢王劉邦逃到漢王山,獲上天暗助,得“早種晚收”飽其腹,沐鹿亭溫泉去其乏,高陽茶水提其神。於是雄心勃發,招兵買馬,日夜操練,終暗渡陳倉出奇兵,打下大漢數百年江山,而高陽茶從此被列為皇家貢品。後來唐朝玄宗避亂入蜀,得嘗此茶,御賜貢茶為“知善君子”。詩聖杜甫有詩讚道:“巴山茶為聖,高陽味獨珍”。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如果說古茶樹千年的守望,是緣於它植入基因般惠澤蒼生的初心,那它千年的等待,或許就是當今能讓高陽坡茶走向輝煌的偉大時代。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旺蒼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給了地方政府決心打造“中國茶鄉”的底氣。如今,昔日的罐子鄉,已改名為高陽鎮,煥然一新的旅遊公路還在向漢王山方向延伸,“高陽坡貢茶園”也正在積極打造之中,“宋江村高陽坡茶專業合作社”在鞭炮聲中掛牌開業,相信“高陽坡貢茶”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必將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千年古茶樹枝繁葉茂,引遊客紛紛前去探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