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先看病後付錢,無力支付醫保買單”,國家醫保局答覆了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先看病後付錢,無力支付醫保買單”,國家醫保局答覆了

針對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提出的 " 先看病後付費、無力支付政府買單 " 和 " 政府支出醫療費用後可以向有支付能力的人追償醫療費 " 的建議,國家醫保局近日答覆稱:" 如果明確患者無力支付的醫療費用均由醫保買單,可能進一步增加基金支出壓力,追償也存在難度。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研論證後,再作考慮。"

11 月 27 日,國家醫保局官方網站發佈了《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 2592 號建議的答覆》(以下簡稱《答覆》)。

國家醫保局在《答覆》中稱,"近年來,我局及相關部門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指示精神,開展了多項工作。有效減輕患者醫療費用壓力,提高患者就醫待遇水平。"

《答覆》中稱針對減輕患者醫療費用壓力,國家醫保局做出的具體工作內容包括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保障無力支付患者、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機制。

隨後,針對朱列玉提出的 " 先看病後付費、無力支付政府買單 " 和 " 政府支出醫療費用後可以向有支付能力的人追償醫療費 " 的建議,國家醫保局在《答覆》中稱,"

考慮到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慢性病發病率上升,新藥物新技術等不斷推出。醫保基金支出壓力增大,部分地區存在基金收支不平衡,赤字日益突出等問題。如果明確患者無力支付的醫療費用均由醫保買單,可能進一步增加基金支出壓力,追償也存在難度。"

附國家醫療保障局對第 2592 號建議答覆全文

朱列玉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 " 先看病後付錢、無力支付政府買單 " 的建議收悉,經商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現答覆如下:

近年來,我局及相關部門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解決患者 " 看病難、看病貴 " 的指示精神,開展了多項工作。有效減輕患者醫療費用壓力,提高患者就醫待遇水平。具體包括:

一、已開展的相關工作

(一)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保障無力支付患者

為解決需要急救的患者因身份不明、無力支付醫療費用等問題,2013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3〕15 號),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財政部安排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並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財社〔2013〕94 號)。對於在我國境內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醫療機構對其緊急救治所發生的費用,可向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請補助。2013 年至 2018 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共安排疾病應急救援補助 30 億元,用於對無力支付患者的醫療費用予以補助。

(二)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2016 年 12 月,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在全國啟動。2018 年 5 月底,國家醫保局成立後,整個醫療保障工作由國家醫保局統一管理,異地就醫結算工作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跨省定點醫療機構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備案流程不斷簡化優化。同時,國家醫保局以外出農民工和外來就業創業人員為重點,解決群眾異地就醫堵點難點問題;推進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 " 一站式 " 結算,加強不同保障制度之間的銜接;進一步規範和完善異地就醫資金結算清算流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縮短定點醫療機構回款週期;不斷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功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異地就醫結算政策知曉率等。參保群眾異地就醫結算越來越便捷,城鄉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的差距不斷縮小,越來越多的參保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異地就醫結算服務。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讓患者不再需要墊付大量的醫藥費用,大大減輕了患者就醫資金壓力。

(三)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

近年來國家通過建立健全 " 保基本、全覆蓋、守底線 " 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製度綜合保障功能,積極引導社會慈善力量參與大病救助,合力減輕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大病保險是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對大病患者高額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支付基礎上再給予進一步支付。目前,大病保險合規費用支付比例達到 50% 以上。據統計,2018 年大病患者支付水平在基本醫保之上平均提高近 12 個百分點。為增強大病保險保障功能,2018 年以來各級財政持續加大籌資力度,連續兩年將居民醫保人均新增財政補助的一半用於大病保險。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 " 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 "" 報銷比例由 50% 提高到 60%"。國家醫保局聯合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 2019 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醫保發〔2019〕30 號),督促指導各地做好基本醫保籌資工作,細化大病保險待遇調整的量化指標,明確起付線降低至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50%,要求進一步加大對貧困人口的支付傾斜力度,貧困人口起付線降低 50%,支付比例提高 5 個百分點,並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封頂線,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四)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機制

在制度安排上,通過對特困、低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救助對象參加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給予補貼,幫助他們獲得基本醫療保險。同時,對救助對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其他補充醫療保險支付後個人及其家庭難以承擔的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自負費用給予一定補助。針對大病患者反映個人負擔重的現實問題,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30 號),部署各地在做好常規救助的同時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2017 年,民政部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救助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有效銜接的通知》(民發〔2017〕12 號),督促指導各地從保障對象、支付政策、經辦服務、監督管理等方面加強制度銜接。各地逐步拓寬醫療救助對象範圍,分類分檔細化救助比例,提高年度救助限額,增強醫療救助託底保障能力。目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重點救助對象在年度救助限額內救助比例普遍達到 70% 以上,多數地方已取消特困人員救助起付線,年度救助限額普遍達到 3-5 萬元,其中北京、上海、重慶等地超過 8 萬元。據統計,2018 年全國共實施醫療救助 12053.3 萬人次,其中住院救助和門診救助 5361 萬人次,資助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6692.3 萬人,支出醫療救助資金 399.7 億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強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

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嚴格按照《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加強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管理,提升基金應用效能,為無力支付醫藥費用的患者看病就醫提供更多保障。

(二)進一步落實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相關政策

2019 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儘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為進一步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解決群眾關注的重點難點問題,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落實完善相關政策,加強管理,優化服務,完善系統,推動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加快研究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

我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健全三重保障機制,實現梯次減負。督促指導各地在全面落實《醫療保障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 年)》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完善重特大疾病分類分檔救助方案,加大直接救助力度,促進醫療保障制度與社會救助、慈善救助等制度銜接,探索建立防範因病致貧返貧長效機制,同時加強對醫保基金運行監測,會同財政部完善相關制度,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救助補助傾斜力度,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貧困患者醫療費用負擔,促進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口。

(四)深入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

深刻把握新時代下群眾醫療需求快速釋放新形勢,切實適應新設備、新技術、新藥品臨床應用需要,重構 " 總量控制 " 的實踐內涵,加快推進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一是按照與醫保基金管理責任相匹配、與區域特徵相匹配的目標,完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二是在加強成本工作的同時,從調節利益平衡、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著手,建立與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相匹配的價格制定和動態調整機制。三是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和收費標準方面,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和專家的專業技術優勢。四是通過 " 互聯網 +"、大數據等新技術、新平臺,服務於醫院內部管理和社會監督。

對於您提出的 " 先看病後付費、無力支付政府買單 " 和 " 政府支出醫療費用後可以向有支付能力的人追償醫療費 " 的建議,考慮到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慢性病發病率上升,新藥物新技術等不斷推出。醫保基金支出壓力增大,部分地區存在基金收支不平衡,赤字日益突出等問題。如果明確患者無力支付的醫療費用均由醫保買單,可能進一步增加基金支出壓力,追償也存在難度。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研論證後,再作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