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洋縣江壩中學,其前正式稱謂洋縣第四高級中學,老百姓口中稱之為文昌宮。現在早已被改為洋縣江壩初級中學,原來的高中已不復存在。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在清末民初,中國大地上西學東漸、廢除科舉已經蔚然成風,但在偏僻的西北小縣一域,似乎沒有感受到這種變化,依然由一些鄉老豪紳把持鄉村的教育資源在今天的江壩水田村文昌宮內開辦私塾,聘請舊文人搖頭晃腦地教授之乎者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與時代格格不入漸行漸遠。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閆公秉智,字明山(1897-1934)洋縣江壩村閆山下(今磨子橋村)人,自幼勤學,後外出。早年間參加辛革命,“五四”運動後胸懷理想回到家鄉之後,看到一方面民生凋敝,一方面民智不開,憂心如焚,遂產生教育興鄉的想法。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民國九年正月,適逢文昌宮廟會,把持私塾產權的張鄉紳坐轎來到,閆明山與同鄉治成斌等人拿磚砸毀他的轎子,逼迫交出校權,以創辦新式學校,眾人紛紛響應。二月,張鄉紳全部將九頃池塘一百二十畝田學地的產權交出。三月,閆明山同鍋灘人何耿伯於洋縣江壩文昌宮創建乙種農業學學校(今江壩中學)擔任首任校長,開闢桑園三畝,招學生四個班,增設農藝、桑蠶,傳授科學養殖,求學者紛至沓來。江南有縣立學堂自此開始。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民國十六年,易名為縣立農業學校,民國二十年易名縣立職業實習學校,增設工藝課。民國二十五年,改製為縣立文昌宮小學,長達十七年。閆明山後忙於其它事情,仍然初志不移,或寫信或親至學校共謀學校的發展昌榮大計,他曾囑託他的弟弟閆秉信(字驚生),侄子閆樹森(字伯軒)等繼續他的工作,又築圍牆、建教室、擴桑園、引良種,科學養殖,葉厚蠶重,名揚全縣。前來參觀學習者如潮水湧至。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閆明山開江壩西式教育之先河、投身技術興鄉當為第一人,他為洋縣江南之地教育文化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文昌宮也成為江南許多學子心中永遠的記憶。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從民國九年公曆一九二零年算起,文昌宮建校已經99個春秋,即將步入百歲之高壽。它經歷了初創到鼎盛時2000多師生到今天僅剩下初中一部且學生數量日益減少的尷尬局面,每每想起無不令人傷感痛惜。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感謝已經做古的原江壩初中離休老師劉天明作文使閆公明山興學之舉得以刻石立碑。


洋縣漢江以南創辦西式學校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