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金古樑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在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中,金庸、古龍、梁羽生和溫瑞安,被稱為“金古梁溫”四大宗師,

單純從武俠小說的成就來說,金庸先生是毫無疑問要排第一,但這並不代表,金庸先生的文學素養是這幾位中最高的。

而且,即使從武俠小說作品本身來講,他們也是各有千秋,只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拍攝的影視劇是最多的,佔了武俠小說影視劇化發展空間的半壁江山,所以觀眾和讀者,對其餘幾位多少感到有些陌生了。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金庸

1. “開風氣也”梁羽生

1954年,香港武術界兩大高手因武術源流問題,發生爭執,遂約定比武,一時之間整個香港都在討論這件事。

時任香港《新晚報》編輯的陳文統,在總編輯的要求下,順著這股潮流,在報紙上刊登了第一篇新派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這是新派武俠小說的真正開端。

這篇小說作者署名為梁羽生,此後三十餘年間,陳文統所著武俠小說,一直用著這個筆名,而當時還是梁羽生同事的金庸先生,是在《龍虎鬥京華》大火之後,才被總編輯“趕鴨子上架”逼著開始武俠小說創作的。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所以,對於新派武俠小說,梁羽生自己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梁羽生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就讀了非常多的古文和古詩詞,傳統文學的底蘊,在武俠小說作家中無疑排在第一位,這一點在他的小說中有所體現。

而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梁羽生的為人是一身正氣,寫的小說也是非常正派的。在中國傳統文學中,才子佳人式的小說是正統,而梁羽生雖然所寫為新式的武俠小說,但仍然沒有逃離古代中國才子佳人小說的桎梏。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不論是人物性格的塑造,還是故事情節的發展,梁羽生都習慣用古代小說常見的模式來進行,多為單線敘事,按照時間順序行文,這一點與金庸有很大的差別。

梁羽生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大才子,而金庸與之相比,更像是一個洋才子,畢竟金庸在國外待過一段時間,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梁羽生的代表作《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錄》和《雲海玉弓緣》等,主角都堪稱是“正義的化身”,行俠仗義匡扶社稷,一改此前舊武俠小說打打殺殺的暴力橋段,可以說給新派武俠小說奠定了基本的價值觀。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2. “洋才子”金庸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對外國文學的借鑑是非常多的,而這為豐富中國小說的寫法意義重大,將西方文學作品的寫作方法與中國武俠小說結合起來,金庸無疑是第一人。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有一段情節是講郭靖受了重傷,與黃蓉在牛家村的密室中療傷,而透過小孔他們可以看到外邊。

接下來黃藥師、全真七子、梅超風等人輪番出場,一面敘述外面發生的一切,一面敘述密室中郭靖黃蓉二人的情形,這顯然是借鑑了西方戲劇創作中多場景切換的創作方法。

而且金庸進行了化用,將多個場景置於同一個舞臺中,這種手法在以前的武俠小說中是絕對沒有的。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在小說《雪山飛狐》中,胡斐尋找殺父仇人的過程中,遭遇了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中的情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每個人都給了胡斐一個不同的答案,這是對日本文學的借鑑。

而作者更是將故事的主線部分(即胡斐尋仇)發生的時間,限制在了一天之內,故事的主體部分,則全部用每個人的回憶來敘述,這種新穎的敘述方式,不止在過去的武俠小說中沒有,而且在整個中國文學中都很少見。

可見金庸對中國武俠小說發展的意義,實在是劃時代的。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3. “人間絕響”古龍

古龍是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宗師,雖然古龍本人是小混混出身,根本談不上什麼文學修養,但在他的筆下,卻總是能出現很多深入人心的經典語錄。

“天涯遠不遠?”

“不遠!人就在天涯,天涯怎會遠?”

古龍的小說有很強的哲理性,他不太在意情節是否完全合理,不太在意小說中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在意的,只是這段故事能否是否有趣,是否有用。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在古龍的筆下,有三大經典角色,楚留香、陸小鳳和李尋歡,“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就是讀者用來讚揚古龍塑造人物之語。

古龍一生所寫的小說有七十多部,大多都是中短篇,鮮有長篇,跟金庸小說相比,他的小說中,主角的個性更為有趣一些,雖然不見得貼近現實,但確實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性,能引起讀者對於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另外,古龍小說中的懸疑性質和推理成分,也是所有武俠小說之最,不過在古龍離世的前幾年,武俠小說的市場已經不太好。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古龍以小李飛刀為背景的小說《飛刀!又見飛刀》已是依靠過去筆下的經典角色來吸引讀者了,這意味著古龍的小說創作,開始走上了重複的道路,多少有些烈士暮年的悲愴之感。

金庸當年就是為了避免寫重複的東西,才決定封筆的,看來這個困擾,每個武俠小說作家大概都會有。古龍逝世之後,成為“人間絕響”的不止有古龍筆下的人物,還有古龍自己。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4. “神州奇俠”溫瑞安

溫瑞安是四大宗師最後一位,其小說作品一向以天馬行空的想象著稱。事實上,溫瑞安大概是所有寫武俠小說的人中,最像現實生活中大俠的一位了。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溫瑞安創立了神州詩社,聚集了一大批文武之才,不僅吟詩作對,還練拳腳,他本人自然也習武。

溫瑞安從第一部小說《神州奇俠》開始,就在開拓新的武俠模式,因為在這個時候,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前輩已經為武俠小說構築出了一個完整的金字塔,溫瑞安想要繼續在這條路上有所發展,就必須要創新。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於是,《布衣神相》系列,將中國傳統的相術,第一次帶入武俠小說,並且成為整個故事的核心元素;《四大名捕系列》開啟了探案類型武俠小說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溫瑞安在2000年的時候,出版作品就已經高達2000冊,其中大部分為武俠小說作品,華人最高產作家之一的名號,他是當之無愧的。

“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小說宗師品鑑,文學素養最高的不是金庸

武俠影視劇劇照

武俠小說如今已然式微,武俠小說作家也越來越少,未來或許將徹底絕跡,但那些曾經影響了不止一代人的俠義精神,卻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將永遠地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