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从去年开始,有两个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贫穷”和“焦虑”

对这两个字的感触比大家更深,因为经常会看到:

“身边一些00后都有几套房产,我又忙又累,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还有什么意思?”

“明年我就35岁了,在公司就是个小主管,如果被裁员怎么办?”

“好羡慕那些出生起点高的人,自己要什么没什么,一个人撑着真的好累。”

对过去的抱怨、对现在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惶恐,说到底就两个字“缺钱”。

可到底如何才能不缺钱呢?怎么样才算不缺钱?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90后女生年薪35万月光:拎不清这件事,越努力越贫穷

先给大家说个趣事。

前两天和朋友们吃饭,饭桌上,治疗脱发打败情感问题成为第一话题。

其中一个92年的小姑娘经验最丰富。

她在一家外企做海外客服主管,工作日夜颠倒,我们以为是工作时差关系导致。

她却说医生的诊断是心理压力和焦虑造成的:“工作三年,工资从八千涨到一万二,再看上海房价物价,我能不焦虑吗?如果我现在能有年薪30万,我就不焦虑了。”

很多人都觉得:有钱最重要,有钱治“百病”,可真的如此吗?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曾经有一位这样的女孩。

她年薪35万,同样焦虑惶恐,甚至对自己充满否定。

2013年,名校毕业,进入北京一家知名事务所工作。

她的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当然辛苦工作是有回报的,她工资的越来越高。

她一直觉得,这样努力的自己,过个几年,一定能有不少存款,在不错的地段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可就在她需要用钱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账户上只有五万块的结余。

她突然感到很慌,因为根本不知道钱都去哪了,现实距离自己想象中美好太遥远了。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比有钱更重要的是,拥有对钱的把控力!没有对金钱的把控力,即使是年入百万,依然会生活得焦虑而慌张。

因为一旦发生意外或者工作有变,收入就会戛然而止或者严重缩水。

这种对金钱的把控力,即通俗意义上的理财能力。

那么如何提升这种能力呢?

有人曾说:“认知,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对金钱的把控力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异。

其中区别,主要是以下两点:

01 | 是否具有目标思维

提及理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我没钱,怎么理财。”

更有人会反问说,给你一百万,能通过理财很快变成一个亿吗?既然不能,又有何用。

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以当前的资源充足与否为标准来衡量可行性。

富人思维,却会以目标为导向。

我想先和你分享一个由Simon Sinek(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圆环的思考模型。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你的思考习惯,是从内向外,还是从外向内?)

它由3个环组成:Why(为什么)、How(怎么做)、What(是什么)

普通人的思考顺序,通常是由外而内的;而真正能够突破限制、拥有富人思维的人,都是从问题最核心的“为什么”出发。

你可能会问,黄金圆环和我有什么关系?其实,只有真正挖掘过内心的“为什么”,你才能够找到属于你的真正目标和理想生活。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和你分享一个苹果之父乔布斯研发iPod的故事。

很多厂家在生产随身听的时候,会想:我要做又薄又轻、漂亮还好用的随身听。这个时候看到的是What(我想要某个东西)。

但是对于乔布斯来讲,他在设计iPod时,先想到的是Why(我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产品)?因为想让大家更方便的把3000首音乐装进口袋听音乐。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说:我想要过有钱有闲的生活(What);但是很少有人能回答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想要过有钱有闲的生活(Why)?

真正的富人,从来都不是刻舟求剑式地拥有一大笔钱,而是拥有对金钱的掌控力,让其为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服务。

02 | 是否具有系统思维

从事理财科普以来,我被询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哪个产品赚钱?”

哪个?又一典型的穷人思维,即点状思维。

点状思维看到的往往是浅层的现象。

最近和朋友吃饭,她三岁的儿子正值好奇宝宝的年龄,凡事爱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饭前水果,儿子就问为什么要挑红色的草莓吃,而她回答,红色的都甜。

上菜之后,她儿子非要吃水煮鱼,因为红色的甜,结果小朋友辣的哭了一个小时。

我们早已不是三岁孩童,但在理财的世界里,却常陷入这样的思维而不自知。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我们公司有个同事叫阿桦,曾经是个身负10万巨款的“负债族”。

6年前,因为过年想要给家里的长辈们做体检,刷了1万多信用卡,没想到次月没还上,就顺手办了分期,从此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那时工资还很低的阿桦,只能在5张信用卡之间倒来倒去,还得用高息进行循环分期。2016年4月来上海时,个人欠款已经利滚利到了10万多。

面对这个“天文数字”,她感觉自己的生活糟如乱麻。

为了能尽快还钱,她还“杀入”了股市,可是她什么涨买什么,买什么跌什么。

“其实,我也很努力在还钱呀,每次一发工资,就全还信用卡,然后又用信用卡过生活,我都2年没买新衣服了……”阿桦满脸委屈叹了口气。

到点还钱,股票看点买卖,忽视背后的强大系统作用,结果损失惨重。

03 | 如何开启适合你的理财之路?

阿桦不是个例,很多朋友都会和我感叹:听过了很多道理,理财却依旧不知道从何开始。

结合目标思维+系统思维,我与阿桦分享了一个理财规划的行动方法,并结合4个账户的理财框架,开启了还款之路。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心疼她的财务状况一团糟,我首先和她讨论了现状,为她制定了财务目标——

2年内还清债务

两年还十万,看似压力大,但统筹考虑信用卡分期还款的高利率,却很适宜。

此外,我还用更具体的行动方案——两个计划——支持她鼓励她:

还款计划:结合当前收入状况,将收入和欠款分摊到每个月。

增值计划:通过四个账户,让自己的财富增值。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根据4个账户的系统方法规划财务,阿桦做了这样四个动作:

1.做好应急准备:第6个月(2016年11月)开始,每个月从500元开始储蓄。

2.规划个人保险:第2个月(2016年6月)先买一份意外险;第6个月(2016年11月)结合自己已有社保的情况下,再给自己买份医疗险;还清欠款后(2017年6月),再添置寿险和重疾。

3.考虑自己以还债为主,目前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应的每月还款计划了,每月按部就班进行还款。

4.虽然以还款为首要任务,但在还款的时候也可以同样考虑积累投资能力。在第9个月(2017年2月),开始每月至少往增值账户存入500元。在还清欠款后3个月(2017年9月),提高增值账户的金额。

当一个人陷入贫穷,没钱只是表面现象,本质的原因,是他处于一种低端的经济循环中。

只有改变循环,建立新的系统才能彻底改变,这就是富人思维中系统思维的意义。

2017年6月12日,阿桦发了一条朋友圈,图中的曲线在2017年归零后,已经向2018年延升。

理财第一年,我的收入是爸妈的两倍!

今年过年,阿桦又给自己画了一张新表,我打趣的问她:是不是已经成”小富婆啦”?

“哈哈,小富婆还没有啦,不过这一年,我在还款的同时,用学到的理财知识实践投资;今年下半年,我买了台新的电脑方便办公,还给家人买了寿险和重疾险增加了保障,同时给自己添了几套新衣服,另外我的账上还有小2万哟,虽然不多,但是还清欠款并看着存款逐步增加,这个感觉真的不要太赞。”

其实,我们从4年前就开始用这样的规划思路,帮助大家解决理财困惑,从刚毕业的月光族如何攒下第一桶金,到创业的淘宝店主如何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再到即婚青年如何规划自己的房子车子……

当你的底层思路通顺了,生活也会井井有条起来。

04、

面对未来,我和所有人一样充满兴奋,可是不久这种兴奋就转变为了焦虑。

我也把对金钱的追求,当做安抚焦虑的方法,可发现除了更多焦虑外别无所获。

反而是理财以及从事理财科普的这几年,让我拥有了真正的内心的安定。

因为那些努力,都是我对生活的真正主动权。

想要变得有钱,就得先了解钱;想要有财,就先得理财;只有提升了你对金钱的认知,才能真正变得有钱人。

更多金融趋势分析、投资技巧讲解、理财知识,理财课程,请关注公众号“亚洲财经商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