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在上一篇《建水三日游|一辆让时光慢下来的小火车,带你穿越到六百年历史古村》,我介绍了建水小火车的终点站是团山村,现在让我来给你详细扒一扒这个团山村究竟有多牛。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铁路为一个家族而设站

话说一个世纪前,因云南个旧锡矿对当时世界经济的重要性,滇越铁路建成后,中国第一条民营的“个碧石”铁路也历经艰辛建成通车,这在当时是一件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事情。聚族团山的张氏参与了锡矿贸易并入股了这条寸轨铁路,为此火车在团山村专门设了一站。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从小火车上下来,走过一座石桥,有一个荷花盛开的池塘,团山村建在一坡地之上,背依青山,泸西河从前面流过,彝语称此地为"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拥有极好风水。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明洪武年间张氏始祖张福由江西做生意来到云南建水,三迁后看中团山的风水定居于此,张氏族人以"百忍"为家训,好学上进,经600余年繁衍,人丁兴旺,后人出过不少文人武将。至清末,由于张氏族人积极参与个旧锡矿开发,挣得巨额钱财,纷纷回乡建盖豪宅,成就了团山村如今的模样。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团山民居多为二进院,门楼建筑气派,雕梁画栋,以书法绘画、木雕、石雕为“三绝”。建筑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样式,同时融汇了典型的中原汉式传统设计。“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发展的最高水平。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团山村建筑代表-张家花园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水旅游,有“看在朱家花园,逛在张家花园,吃在杨家花园”之说。张家农园是张氏后人张汉庭的私人住宅,为团山民居的主要代表。房屋建于清光绪31年,占地一万多平方米,计有大小天井21个,房屋119间,是一组城堡式私家园林。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张家花园大门左侧雕刻狮,右侧雕刻象,喻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大门内由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花园祠堂和碉堡组成,一进院是张家接待陌生人的地方,二进院为接待熟客朋友的地方,三进院才是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房舍布局为“四合五天井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为保存较为完整的乡间庄园式居民建筑群。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祠堂坐落在十几级台阶的高台上,这里还是重视教育的张家私塾。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筑装饰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我们去的时候张家花园还在进一步修葺。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清末精美的的民居群

皇恩府位于村西南角,占地面积1885平方米,建筑面积863平方米,由两大天井、六小天井、六个过道和二进院落组成,主体建筑计有房舍37间,于1909年竣工。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皇恩旌表”牌匾高挂在院门上,据说是清朝皇帝为表彰张家十三世祖的贞洁行为而赐给的。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皇恩府保存完好,是团山民居中“二进院”布局的典型代表。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司马第位于团山村东南部,有“司马第”匾额悬于门楣之上,房主毛有寿曾获得“司马”称号。毛司马要求子孙崇尚儒学,发奋读书。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大小天井7个,房20间,房屋布局由“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二进院落。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秀才府位于村东南部,竣工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大小天井13个,房50间,原为三进院布局,后因一进院两侧土掌房倒塌,种植了花草树木。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团山村另有留园、营长府等保存完好的清朝时期的传统民居十五座,寺庙三座,宗祠一座。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团山村原有东西南北四座寨门,其中北寨门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建筑形式采用二层阁楼式三开间单门洞拱形大门,屋顶为歇山顶,梁架为穿枋式。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每条屋脊翘角都有鱼形螭吻,中间的屋顶略高出侧间,正脊中部有土黄色彩釉宝瓶,因此处山清树碧,流水淙淙,故门洞上方题有“锁翠楼”。

活着的古建筑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有村民编制草蒲团出售,忍不住买了几个。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在团山村很多房前屋后都种有这种植物,有谁能告诉我它有什么作用吗?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团山古村为“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拥有“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已经正式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成为考察旧中国民营商业发迹史的最好实例。

建水三日游| 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为该村设站 团山究竟有多牛?

摄影:陈俊林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建筑都还在使用,有人居住,保留了完好的烟火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