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熱炕頭(散文)

熱炕頭(散文)

熱炕頭(散文)

鄉下,到了冬季,左鄰右舍串門或家裡來了客人,一進屋,主人會張羅著說:“炕上坐!”熱炕頭不僅是家人們睡覺取暖的地方,更是家裡人們生活嘮嗑、拉家常的地方,是裝在農村人心中的一塊樂園。

數九臘月裡,婦女們拿著針線活,到約好的姐妹家去做,脫鞋盤腿坐在熱炕頭,邊幹活邊聊天,說累了,耍困了,在熱騰騰的炕上一躺,就是香甜的一覺,一看飯時快到,這才緊忙散去。

熱炕頭也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外面北風呼嘯,雪花飄飄,你不用擔心孩子們會著涼,室內熱炕頭滾燙,孩子們把腳伸進牆旮旯的被子底下,焐得熱乎乎的,臉蛋也紅撲撲的。

熱炕頭上的年最有年味,也最值得回味。母親把被褥疊得整整齊齊,炕上收拾得乾乾淨淨,炕的三面牆上貼上好看的牆圍子畫,讓人看了感到家的美好和溫馨。除夕夜,一家人坐在熱炕頭上守歲迎新、吃餃子。熱炕頭見證著我家相聚的天倫之樂,承載著關愛和牽掛。後來,讀到清代學者王永彬先生所寫《圍爐夜話》。他說:“寒夜圍爐,田家婦子之樂也。顧篝燈坐對,或默默然無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無所謂樂,不將虛此良夜乎?”那時,全家人吃住在熱炕頭上,不論日子過得如何,總有一種濃濃的親情包圍著,其樂融融,很有一種幸福感。

熱炕頭(散文)

熱炕頭(散文)

熱炕頭充滿著父母的好客情懷,脫鞋上炕,是我家上等的待客方式。進入冬天,莊稼收了,地裡閒了,鄉村人除了說話就沒事可做了。坐在熱炕頭上,燙上一壺燒酒,與家人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然後躺在自家熱炕頭上美美地睡上一覺,既解乏又祛寒,或與親朋好友,吃著粗茶淡飯,計算著一年的收成,打發著時光。女人們則盤坐在熱炕頭上,拉著又細又長的麻繩納著鞋底,那一針一線,將農家歲月拉得悠悠長長。

歲月不居,流光不老,熱炕頭是蘊藉著“千年蒼茫青史夢,一年迢遞故鄉心”的膏腴沃土,生長著人間親情。對熱炕頭的依戀和刻骨銘心的記憶莫過於冬天了。現在,窗外原野裡朔風呼嘯,往熱炕頭上一躺,貼在滾熱的土炕上,身下暖融融的,舒適又自在,不覺就進入夢鄉,而且睡得踏實香甜,不覺想起兒時暖香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