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崑崙山和天山是怎樣的地理環境,為何雪山水不能滋養塔克拉瑪干沙漠呢?

宣都222


崑崙山和天山是怎樣的地理環境?為何雪山水不能滋養塔克拉瑪干沙漠?

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大山脈

崑崙山全長2500公里,基本大部分在我國境內,平均海拔接近6000米,大致呈東西走向,是青藏高原的北緣界山。天山全長也是2500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在我國新疆境內約1750公里,是南北疆的分水嶺。而在這而大山脈之間就是著名的塔里木盆地及盆地內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這一地區是中國地表最乾旱的地區。

神秘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佔據了整個塔里木盆地,呈水滴形分佈,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佔了全疆面積的1/5。由於面積巨大,人煙稀少,且長期處於敏感地帶,科考歷史短缺,因此一直以神秘的存在而令人嚮往。

塔克拉瑪干沙漠呈西南高東北低由平均海拔1500米向800米過度遞減。沙漠內存在若干徑流量不大,流程極短的季節性內流河,能貫穿沙漠的季節性河流僅有塔里木河。

塔克拉瑪干沙漠與青藏高原的關係

據有關機構數據顯示,對塔里木盆地的沉積物測試估算該盆地的成熟期歷史約為250萬年,而青藏高原從海拔1000米左右上升隆起到現在平均海撥4500米,約在200~300萬年前,這說明盆地的形成直接原因是青藏高原的崛起造成的。那為什麼盆地內會完全沙漠化呢?


青藏高原改變了一切

青藏高原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地形,更徹底韻改變了氣候從而改變地貌。在過去的250~300萬年裡,盆地與南部青藏高原的海拔落差達3000~3500米,北部與天山的落差也達1500~2000米,而西端的帕米爾高原落差也達到2000米以上,僅僅東端的地勢相對平緩。地球板塊的飄移碰撞造成今天盆地成為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區。南部高大的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洋流北上,北部北冰洋洋流路途遙遠到達天山北坡已是強弩之末,無法越過數百公里寬的天山山脈,盆地所處相對較高的緯度,西太平洋的季風更無力西進。如此,只有在該區盛行的西風帶和中亞季候風的雙重影響下,青藏高原以北的盆地地區出現了由草原向荒漠的轉變,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崑崙山、天山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滋養是潤物細無聲

雖然來自北方的洋流讓天山北坡成為豐水區,南坡只有短暫的雨季季節河徑流,而南部的崑崙山則相反,但相較於天山,由於冰川溶水流程要比天山短,且流量相對較大,其滲透沙漠中的距離可達100-200公里,因此綠洲出現了,在塔里木盆地從綠洲的分佈基本可以判斷到冰川流域的範圍了。

後話

小編及一眾小夥伴們將計劃下半年自駕南疆之行,作為自駕地理控的我,屆時將會有更多關於此方面的實地資訊分享,敬請期待,更希望大家多多參與評論與點贊,更歡迎更多不同的意見交流及斧正。謝謝。


百威天地BRAVEWORLD


崑崙山和天山是怎樣的地理環境,為何雪山水不能滋養塔克拉瑪干沙漠?

東西綿延起伏高大的山脈,三山夾二盆的特殊地形(下圖)


天山位於我國新疆中部,東西綿延2500公里,橫亙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平均海拔4000多米,阻擋著北冰洋水汽進入南疆盆地。

崑崙山位於新疆南部,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延伸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難以翻越進入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處於天山、崑崙山和阿爾金山之間,面積約4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塔里木河以南是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達33平方公里。

地形封閉,遠水難解近渴。

(如上圖)南疆居於歐亞大陸腹地,北部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由於天山的阻擋,難以進入本區,西部帕爾米高原截留了西風環流的水汽,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也難以逾越崑崙山山脈。這就使得盆地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降水量稀少,不足100mm,乾熱風盛行,蒸發旺盛,蒸發量達到2500mm,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天山由於截留了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南坡比北坡乾燥,北坡山地垂直地帶發育,多高山草甸和山地針葉林分佈。

崑崙山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影響,也有山地垂直地帶性分佈。

冰川之水——南疆的生命之水,如春風化雨般的滋潤著塔克拉瑪干沙漠。

崑崙山和天山發育著我國規模非常大的冰川,崑崙山冰儲量分別居於第一位,儲量12857km3,天山10122km3,比喜馬拉雅還要高,居於第二位,有人說三江源地號稱是“中華水塔”,而這裡的的冰川應稱之為“生命之源”,正是由於這兩座山脈冰川的存在,涓涓融化之水,哺育了塔克拉瑪干沙漠。才使這裡充滿綠的希望。


塔克拉瑪干沙漠由於受有冰川融水影響,許多山前地帶蜿蜒著一條條小河,圍繞著河流出現點點星光似的綠州,人們從事著農牧業活動,如阿克蘇、阿拉爾、和田、葉城、喀什等。

總體來說,南疆由於降水稀少,蒸發量旺盛,地表難以有過多的河流發育,崑崙山與天山冰儲量這麼大,南疆的生態環境依然是那樣的惡劣,90%以上的還是荒漠環境,引藏入疆讓沙漠變為綠州的願景是否能實現,還讓人存疑,這種自然環境也許是地球上的合理存在,有它的客觀規律。


地理縱橫


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吧,畢竟我的ID 取自主席的《莽崑崙》: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關於崑崙山,天山的地理環境,其它答主都說了很多,我這裡就補充說說

新疆是地形地貌特徵最豐富的地區

新疆簡單的說是“三山夾兩盆”的格局,即北邊阿爾泰山系,中部天山,南部崑崙山系,中間夾著準噶爾和塔里木兩大盆地。冰川,雪山,高原,草原,沙漠,湖泊,河谷,森林,戈壁這些地貌都可以在新疆找得到。新疆海拔變化從8560m雪山到 -155m吐魯番盆地,極高山被冰雪覆蓋,向下依次分佈有高山凍土草甸、中山原始森林,低山草原等三個自然植被帶。在山麓為低山丘陵區,強烈剝蝕,大部巖體裸露,植被稀少,有呈現荒漠景觀。在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堆積大片的沙漠,形成準噶爾盆地庫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和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為什麼呢?新疆平原地區雖然降水稀少,乾旱,但山地降水豐沛溼潤,隨著海拔的增高,降水量由沙漠區小於50毫米,到山地遞增為大於600毫米。蒸發量也由盆地中心大於2500毫米,遞減到山地小於1000毫米。氣溫由平均最高14℃(吐魯番)遞減到O℃以下的各大山脈終年積雪冰川。

所以新疆雖然沙漠多,但水資源總量達到了1018億立方,僅排在貴州之後。

盆地無雨,地形和氣候是主要因素

許多人都說喜馬拉雅山阻斷來自印度洋的水汽,但沒有具體感性的認識。下圖是高海拔山脈阻斷水汽運輸形象例子,水汽遇到高聳的山脈之後就無法前行,只能低窪的山谷,跑出一部分。而塔里木盆地南邊的崑崙山就這樣高高的山脈,阻斷水汽進入盆地地區。

就算水汽進入了盆地,由於盆地氣溫高,蒸發量大,也難以形降雨,甚至雲層也無法形成。我這裡也提供一個形象的例子,來解釋這一現象,下面衛星影像在我國杭州灣到蘇州太湖一線,雖然海洋上空已積聚了水汽,但土地變熱和乾燥,被風送到上空的水汽很快就蒸發了,出現了雲層緊貼我國海岸線的情況。塔里木盆地年蒸發量達2500mm-3000m,水汽又少,是難以成雨的。

崑崙山和天山已滋潤了新疆,塔里木盆地也是盡其可能了

由於山區降水豐富,崑崙山和天山已滋潤了新疆的山前平原,甚至有伊犁河谷這樣的豐饒地區,使得新疆成為我國棉花重要生產基地,還盛產葡萄和瓜類,出產小麥、 絲綢、胡桃、薰衣草和綿羊。

崑崙山也發育出了葉爾羌河河和田河,而後會合成塔里木河。古代,塔里木河與孔雀河匯合後,從羅布泊的西南或北部注入羅布泊,形成一個很大的湖泊,到了近代,羅布泊的水域面積也達到了2919km2。然而隨著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截流,羅布泊消失,但現在在羅布泊邊緣地區也存在大西海子的這樣的湖泊。

為什麼塔里木河沒有把塔克拉瑪干沙漠變成綠洲呢?因為要使一個大的地區成為綠洲,光靠一條河是沒有用的,還要靠流域地區的降水。塔里木河流經的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除了孔雀河,就沒有其他河流補給的,綠洲只會成帶狀,無法形成片狀。舉個例子,雖然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豐富,例如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補給水靠的是江西眾多水系,不是長江,當這些水系水量不足時,鄱陽湖就成大草原。可見流域內降水,溼潤的氣候,才是成為綠洲的關鍵。



崑崙還東國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1:地形,塔克拉瑪干地區屬於盆地,四周都是山脈,這些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的潮溼空氣,不容易行程降水。

2:氣候,大陸性時候,本身就缺少季風氣候的海洋風,距離海洋又非常遙遠,日照強烈,蒸發嚴重。

3:人為破壞,植被綠化的破壞,環境汙染。自己河流上修建水庫等,也加劇了沙漠化的進程。



旅行者雜記


看一個報導說塔克拉瑪干沙漠下儲有大量的水,如果是真的話說明雪山水是潤物細無聲的


蔥008


整體的水太少 從河西走廊到裡海情況都一樣


遼寧藥品監管


雪山水太少,年年就那麼多,越來越越少。需要紅旗河工程補充水分!


用戶8818822353222


你打開地圖看一下,在山腳下一連串的小村子鎮,在小鎮上你可看到兀立的雪山,一邊是荒漠,山上的雪水流出,能澆灌的地方一線綠,可種各類瓜蔬,但雪水太少,只能澆十公里寬的地方,其它的地方就是沙漠。公路沿著山腳走,感覺怪怪的,遠處目光所及,一邊是雪山,一邊是沙漠。


馮知樂


塔克拉瑪干沙漠有33萬平方公里,沙漠下面是有水的,而且“潛水面”是很穩定的,沙漠地下水,就是從崑崙山和天山的冰川滲透下來的,只不過這些水含鹽鹼過重,不能直接飲用和農業灌溉。


馬躍天山


種樹加格力空調,就可以沙復沙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