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專家:被“神化”的心臟支架!如何正確看待所謂的“救命神器”?

我們前面講過,血栓,是指血管中流動的血液形成有特殊結構的血塊。根據血栓發生的位置不同,血栓造成的疾病和後果也相應不同。其中,動脈血栓通常是心源性,由冠心病引發,是心梗、腦梗等致死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根源。

一 心臟支架

1 什麼是心臟支架?

心臟支架(Stent)又稱冠狀動脈支架,是心臟介入手術中常用的醫療器械。主要材料為不鏽鋼、鎳鈦合金或鈷鉻合金。最早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經歷了金屬支架、鍍膜支架、可溶性支架的研製歷程。

專家:被“神化”的心臟支架!如何正確看待所謂的“救命神器”?

心臟支架非常細小,直徑z~4毫米,長几釐米,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金屬之一。1984年,我國進行了第一例心臟支架介入手術。

2 心臟支架的作用。

心臟支架手術是用來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它是一種心臟導管技術,是通過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或手腕上的橈動脈,經過血管穿刺把支架或其他器械放入冠狀動脈裡面,暫時疏通冠狀動脈,改善病人心臟供血,使瀕危病人維持生命正常

3 什麼人適合放支架?

不是每個冠心病患者都適合使用心臟支架,真正需要介入治療的病人約佔20%。其適用於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後,確定狹窄部位堵塞度,超過75%常發生心肌梗死、年齡在30-65歲的患者。

急性心肌梗塞

心梗發生後6小時內應儘快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介入治療,快速開通已經閉塞的血管,其心功能恢復的效果比溶栓、藥物治療都要好。

不穩定型心絞痛:因有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適宜放置心臟支架。

專家:被“神化”的心臟支架!如何正確看待所謂的“救命神器”?

二 心臟支架的隱患。

放支架是一種救急手段,它的作用是讓隨時都會心梗死亡的患者解除這種危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是萬萬不能隨便放的! 支架並不能把冠心病、心肌梗死治好,只能讓患者暫時脫離死亡的嚴重威脅,引起心臟冠狀動脈堵塞的真正原因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那種認為放了支架就萬事大吉的想法,大錯特錯了。

1 眼前是通了,長遠看麻煩更多了。

心臟支架通俗的說就是將動脈支架撐在已被擴張的動脈狹窄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血栓依舊存在!放入體內的支架確實能保障一段時間內這段血管不再狹窄,但是很有可能會在在損傷的地方又形成血栓,所以要用抗血小板藥物來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

2 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放了支架後,吃的抗凝藥通常是“波立維”和阿司匹林。常見的波立維就有以下副作用:

——肝功能損害:肝炎;

——血液系統損害:白細胞減少、嗜中性粒細胞減少;

——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損害:頭痛、眩暈、感覺異常、頭昏;

——胃腸道損害: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胃炎、胃腸漲氣、噁心、嘔吐、胃潰瘍;

——皮膚損害:皮疹、瘙癢

支架雖小,隱患也大!為了防止新血栓形成再堵塞血管,就要長期吃藥。花錢事小,藥的副作用才是承受不起之重。所以我們在面臨心腦血栓病的潛在危險時,一定要做到早干預,早治療!是否選擇心臟支架手術,我們要慎重考慮!

3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4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侵權責任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