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蘋果發佈會甫一結束,華為餘承東就迫不及待表示:穩了。誰穩了,為什麼穩?

就像週末襲捲廣東的“山竹”,蘋果新品發佈歷來是消費電子領域的風暴,引起的行業“動亂”甚至猶有過之。但最近兩年蘋果的“風力”不斷減弱,如今已經讓人有“穩了”之感。新的風暴即將來臨,颱風眼裡已經不再是那個蘋果。它越是妥協,垂死掙扎的姿態就暴露得越明顯。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01 越來越熟悉,卻又越來越陌生

從喬布斯時代開始,蘋果手機就是“創新”的代名詞,全觸屏、指紋解鎖、3Dtouch、一直到去年的“劉海”屏,每年蘋果發佈會都像科技界的春晚,宣佈的新技術會迅速流行起來,被各大手機廠商模仿,成為未來的主流元素。但蘋果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亦步亦趨地跟著走只能吃到殘羹剩飯。時至今日,蘋果依然佔據全球手機市場利潤份額的60%多。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但高利潤能說明蘋果依然強勢嗎?顯然不是的,蘋果在定價策略上越來越高,今年的新機成為史上最貴iPhone,在維持一定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高定價當然帶來更高的利潤。2017年Q4,蘋果甚至佔到智能手機利潤的86%。庫克是一個優秀的商人,蘋果在他的帶領下成為第一個突破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不可謂不成功。但被喬布斯慣壞的人們正在逐漸對蘋果手機失去耐心,創新不足是庫克面臨的最大難題。在中國手機廠商市場份額日益提升的情況下,蘋果手機出貨量增長已陷入停滯。

今年蘋果新品發佈會上,仍然沒有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one more thing”,庫克翻來覆去講的大屏、無線充電、face id、雙攝、512內存技術毫無新意,著實讓熬夜看發佈會的人倍感失望,這些技術沒有一項具有開創性意義,與之相比,國產手機的創新不落下風甚至更早。

1.面部解鎖

iPhone5S讓指紋解鎖迅速普及到市面上每一款手機,展示了蘋果領先業界的創新力。但去年蘋果開始取消指紋識別,更先進的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並沒有造成類似的效應,原因是這種技術無論從難度還是成本上都讓其它廠商望而卻步,並且在應用場景上比指紋解鎖更侷限。今年1月份,國產手機廠商vivo在北京發佈第一款屏下指紋識別手機vivo X20 Plus,之後越來越多新款手機標配這一技術,儼然成為流行趨勢。不少人認為2018年是屏下指紋元年,或許它才代表了未來的方向;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2.全面屏

去年iPhoneX的“劉海”全面屏為人詬病,屏佔比的提高並不能彌補設計上美感的缺失,但市場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仍然讓它成為大勢所趨,各大廠商不得不模仿推出相似的劉海屏設計。國產手機過去一年在全面屏設計上的嘗試相當成功,OPPO、vivo的水滴屏顯然比齊劉海更加美觀,OPPO Find X天馬行空的機械升降部件實現了開創性設計,充滿科技感的構造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今年蘋果新品依然採用了齊劉海設計,雖然發佈會上的壁紙用暗部掩蓋了這一不和諧因素,但一年時間毫無改進的懶惰只會讓人們越來越失望。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3.三攝

當蘋果還在發佈會上叫賣兩年前推出的雙攝時,3月份華為已經推出了更加領先的三攝手機華為P20,並且正在研發四攝、多攝技術。在某些硬件創新領域國產手機已經走在了蘋果的前面,不再充當追趕者的角色。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喬布斯將“禪”的理念融入手機設計中,用減法使iPhone無限接近藝術品。而庫克一味做加法,加尺寸、加內存、加顏色,甚至加雙卡雙待。9月12號的發佈會結束之後,終於可以宣告蘋果一呼百應的時代徹底完結。當蘋果手機不再能給人驚喜,只能用雙卡雙待和五花八門的顏色來討好消費者時,它也不再是喬布斯時代那個站在金字塔頂指揮新秩序的蘋果了。

02唯一不變的是永恆地改變

時代浪場滾滾向前,風起雲湧的全球市場上,沒有哪個企業能永遠屹立不倒。3G時代,曾經的王者諾基亞、摩托羅拉沒有跟上智能機節奏倒下了,如今想翻身談何容易。5G時代來臨前夜,酷派、HTC、vertu紛紛落幕,富士通、LG宣佈退出中國市場,又一批巨頭倒下了。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今年二季度,華為打敗蘋果,躋身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二,這是國產手機的一個里程碑,三星、蘋果壟斷全球前二的格局被打破。全球前六的手機品牌中國佔據四席,華米歐維加起來瓜分了全球近四成市場。另外,二季度蘋果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不到1%,而華米歐維等國產品牌都取得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華為、小米的出貨量增長率達到了40%以上。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在蘋果手機出貨量增長陷入停滯的局面下,國產手機品牌來了一次彎道超車。二季度,華米歐維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達到82%,蘋果排名下降到第五位。國產手機在印度的份額超過50%,第一季度小米甚至超過三星成為印度市場第一位。在歐洲市場,小米手機也依靠更具吸引力的性價比奪得了市場份額第四位。

03 四強晉級之路,誰能C位出道?

今年開始,國產手機品牌不斷出現“嚇人的技術”,雖然對“無限屏”、“TNT”等來說有調侃的成分,但我們確實在其它一些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其中代表性的是華為自研的全球首款7nmAI處理器麒麟980,速度幾乎是高通驍龍845的兩倍。它是第二代人工智能處理器,預示著“智能”手機向“智慧”手機時代發展。

在5G時代即將來臨,全球手機行業面臨變革的前夕,各大國產手機都卯足了勁,加緊在硬件、軟件、AI等技術的投入以搶奪市場。畢竟,誰能在這場混戰中脫穎而出,誰就有可能對蘋果取而代之,在下個時代引領手機行業發展趨勢。它們各自都有何獨特的優勢與戰略?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1. 立足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發力

過去數年來國產品牌夯實了中低端市場,小米從一開始就主打性價比,其它品牌也有相對價格低廉的系列型號。

中低端市場的穩定受益讓國產手機品牌向高端市場發起衝鋒的號角。華為在其中首屈一指,上面提到的華為P20系列依靠三攝、AI處理器在高端市場上可以和蘋果三星一較高下,被華為副總裁稱為“穩了”的mate系列最新款手機,即將於10月16日在倫敦發佈,想必又有“嚇死人”的新技術。

OPPO、vivo此前一直以拍照、音樂功能持續搶佔中低端市場,但最近推出的新款手機中以屏下指紋、超高屏佔比、機械升降攝像頭等特點試圖在高端市場發力。小米自品牌建立以來高性價比的形象深入人心,但2016年推出的旗艦mix系列也幫助它打開了高端市場。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2.供應鏈融合

國產手機與蘋果、三星的這場創新大戰,不只是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更是整個供應鏈之間的對抗。一方面元器件的突破需要供應鏈廠商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供應鏈是降低運營成本的核心。

換句話說,手機廠商與供應鏈的融合帶來的是更快速的技術迭代和更低的成本。今年vivo全球首發屏下指紋解鎖手機就是供應鏈融合的鮮明案例,vivo主動將自己的需求高速供應商,而不是按照以往技術演進的思路等待創新。與供應商採用聯合研發、技術共享的方式,完全彌補了自身技術不足的缺陷。

小米則是用互聯網思維縮短供應鏈,直接關聯專業代工廠,綁定了大批硬件供應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也是小米定價低,能打性價比這張牌的原因。

中國零部件產業鏈企業發展迅猛,光學元件、顯示器件、半導體等行業龍頭都以20%、30%的速度增長。這對國產手機發展意義重大,未來國產手機將走在元器件創新的前列,進一步提高全球市場競爭力。

3.領跑5G時代

5G將帶來的巨量換機需求對國產手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遇。在5G生態鏈中,華為走在了國產品牌前列,在金字塔頂端的“標準制定者”的競爭中搶到了一席之地。近日,德國電信正式宣佈聯合華為公司推出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oppo與vivo也從去年開始就力推5G手機,其中OPPO與中國移動合作成為其5G測試終端,9月初,小米總裁林斌在微頭條發佈帶5G信號的小米手機圖,也宣佈在2019年正式發佈。除此之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家運營商也在5G領域佈局完成。中國在5G時代必將處於領跑地位,國產手機有希望借5G的助力搶佔更大市場。

蘋果退位,國產手機走上登頂之路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手機行業的創新已經頂到了天花板。“可以預見在未來十年,蘋果在硬件創新上將會遭遇更大的挑戰。”產業優勢正從西方向東方轉移,蘋果此後將越來越多地面臨到國產手機發出的挑戰。蘋果已經無法引領時代浪潮,如果按目前的形勢繼續發展,被來自中國的品牌取而代之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