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我記憶中六十年鳳翔縣的變遷佈局

我也試著寫一下記憶中的鳳翔縣變遷,我估計三歲記事起,只記得父親用結實的肩膀送我到(鳳師)上幼兒園三年。

從北大街到鳳師全是泥濘的土路,白天濺起塵土,颳風是黃沙滿天,人都捂著頭和臉倒退著走。

記憶鳳翔以大十字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去。

北大街全是三十年代商鋪全是木板門那種,從電影院往北走公家地方,走三百靠東邊是八角摟,再往上走三百米左巷裡是西中,再走三百米左也是軍倉巷,在邊是糧倉。

出了北門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我們北街人都在哪洗長物。

西大街右轉彎是個古色古香的布店,西北轉角上,門是棕色即不是硃紅色也不是黑色柱子木板和櫃檯,到今天我也沒在影視劇上看到這樣式古老店,後來拆了後蓋了許多居民院落,從此這個角空下來二十年一大片地,角有個公共廁所。西南角百貨大樓是拆了商業家屬院,還是棉花庫蓋的。

旁邊今天的西街醫院很小,接著是像章廠,接著是彈棉花的。

往西再走右邊是公安局,公安局有個側門和法院通著,好提審犯人。

正門和西街小學夾一個巷子,西小由天主教堂裡建的,我在這上了五年學,法院對面是糧店西邊是公共廁所,再往西走西鳳酒廠,西關右邊是棉花庫。

南大街折了什麼蓋的服務樓,我記不住了,它好象是鳳翔縣比較氣派的幾層小紅樓,專招待政府機關開會吃飯,我在這當過一段服務員,我想起了是拆了第一食堂和自行車鋪蓋的,服務緊挨縣招待所,我和娘大嫂二嫂拆洗過被褥,一個大概五角錢,有關係才能幹上活,搶著爭著幹。

對面百貨大樓往南第一家是個大藥店,這門面好有六間距大,顏色是深硃紅色,接著是銅匠家,銅匠緊挨肉鋪外貿出口雞鴨肉蛋什麼的,這裡邊殺雞幾千只一天,放血後就一扔院裡讓掙扎去,我幹過分揀雞蛋,爛的一大洗臉盆九毛錢買回家,我吃雞蛋從這時吃傷的,我們免費端雞血加鹽後開水一緊吃,從此我也不吃血類了。

再往南走是個農機局巷子,到西鳳酒廠後邊生產熱水洗衣物。

後來才知道這一片居民即沒有吃的水和廁所,水從招待所提用,下水往街道上潑,巷口有個公共廁所排隊,屎尿從裡邊溢出來流到公路上,汙跡斑斑。

再往南走上三百米右邊運輸公司,我父親在這裡工作,有毛驢趕馬車,馬路對面是物資局,南關汽車站沒變。

東大街左邊沒電影院時,隱約記得是個鐵皮部子,後來搬鳳師巷口了,蓋電影院時我也記得,挖了很多麻錢。

電影院緊鄰是個雜貨鋪,是我吃零食的地方,乾果果普,什麼都用糖一煮晾乾賣好保存,特別有硬麵包,外國揶棗一大塊特好吃,永遠裡邊跪在木凳子上的小男會計,他是鳳翔標誌性人物,為此,他是我努力學習的目標,不再長大了幹苦力,在涼房下吃輕鬆飯了,算盤一響黃金萬兩。

孃的學算盤時我也神了三天,加減乘除我全打的七里八拉熟了,父親要帶我廟行一個姓魏人家,在任老師巷裡,據說打過金算盤雙手歸零,也邪了從那裡算盤成了比賽技能了,火了好多年。

雜貨鋪靠人大過去是人行,對面右邊也叫靠南起,一食堂修車行,一個什麼亂七八糟的鋪子,主要是農具什麼,還賣煤油收舊衣物什麼的,再過個人行家屬院是個真正賣再生布收破產的地方。

過個當鋪巷是財政接著是工人俱樂部,開大會演出放電影的娛樂場所,對門是縣委一個小門,進去洞開很大,只記得有一株榕樹開著扇形粉紅花,有法國梧桐樹,有個後門通到脅子縫裡,黨校所在地,唐山大地震傷員在這裡養傷,過右邊是縣醫院很小几排平房。

東大街主要黨政機關還在原地,只是後來開了秦鳳路,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在鳳凰標誌周圍了。

繁華熱鬧在東湖口了,安居工程分佈在郊區了。

新篇章建了個西區,搬遷了體育場,中醫院。

高層也越來越多的樓房抜地而起,一座新雍城變成了園林式縣城,我每天拍鳳翔上今日頭條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