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農婦自媒體:靠“洗稿”年入千萬的大公司比農婦自媒體更多

農婦自媒體:靠“洗稿”年入千萬的大公司比農婦自媒體更多

朋友和我一樣做的都是新媒體運營,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敲字。雖然都是新媒體運營,但是我們的工作內容卻不一樣。比起她的每天加班,我很少加班,每天都是按時敲字,敲完後再發文。我寫文的速度有點慢,快一些的時候一天寫四篇,平時都是一天兩篇。因為很多東西都需要慢慢構思,如果有用到一些數據呀,資料呀,還需要多查查。但是我的這三四篇文章只是朋友工作量的一半,和她相比,我的速度的確很慢。

朋友工作的公司稍微大一些,光是這樣的小編就有三四十個,每天發文的流程是,主管在群裡發幾篇文章,員工對文章進行“偽原創”。修修改改,半個小時就差不多完成了。

大多人對“偽原創”這個詞不怎麼明白,但是若提起“偽原創”的另一個名字,大家也許都會熟悉很多。這個名字就叫“洗稿”,這個詞在今年頗火,遠一點的事情是六神磊磊懟周沖洗稿,近一點的有農婦新媒體被質疑洗稿。

“洗稿”這個名字比較火,但是若要說明白它的意思,還是“偽原創”比較好。顧名思義,“偽原創”就是指把別人的原創文章,修修改改變成自己的原創文章。這讓我想起大學寫論文的時候,即便是自己寫的論文,在查重的時候也會被查出和別人相似。這時候就只能用別的語言將句子寫出來才行。“偽原創”經常用這種方式,隨意改改。一篇文章就變成自己的了。

農婦自媒體:靠“洗稿”年入千萬的大公司比農婦自媒體更多

自媒體就是一塊大蛋糕,所有人都想搶一塊。我也經常看別人寫的文章,除了看到一些好文章,也會碰到一些語句不通,言語表達不順的文章。這種文章下面經常有網友吐槽,有好幾次我也想吐槽。轉而一想,大家都是做自媒體的,不容易,算了吧。即使不忍吐槽,但心裡不免有點好奇藏在文章後面的小編是個怎麼樣的人。作為一個小編,文筆如此差,還有勇氣發上來,真是勇敢。

最近的“農婦新媒體”事件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為了不輕易下結論,本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觀念,我搜了搜他們的文章,從微信公眾號文章到各種運營平臺文章,我都看了一些。文章質量的確不高,但閱讀量還可以。所謂的娛樂資訊類的文章,語言表達較為生澀。若說是文章,有點勉強,勉為其難叫讀後感受是可以的。是否有洗稿,這個我不太清楚,但是這樣的文字還能在網絡上發佈,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這個才可怕。

農婦自媒體:靠“洗稿”年入千萬的大公司比農婦自媒體更多

關於中國人缺乏版權意識,這個已經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了。偷用別人的圖片之類的行為,也可以叫“偽原創”“洗稿”,這種行為最大的受害者是原創作者,“洗稿”們不用思考,輕鬆複製粘貼就可以坐等進錢了。除了原創作者是受害者外,公眾也是受害者。原創文章和偽原創文章最大的區別是,偽原創文章只有形沒有神。但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思想,寫作技巧與靈魂,這些東西都是偽原創文章所沒有的。

被抄襲了文章的人,只能保持沉默,即使反饋到平臺,舉報了那個作者也沒多大作用的。法律更對此沒有什麼確切的規定,自媒體已然不是一塊蛋糕了,倒像是路邊的野花,不採白不採。這種自媒體是不是真正的自媒體還需推敲,這種小編是否是真的小編,還需確認。

或許我們的自媒體需要上一把鎖,先關起門來自己反思自己,然後再來一把鎖,嚴格審核審核文章和作者,最後再發布,做到這樣,“洗稿”的情況或許會少些。

農婦自媒體是不是“洗稿”還有待驗證,但是文筆需提升是真的。寫文的出發點除了錢之外,真心也許更重要。

農婦自媒體:靠“洗稿”年入千萬的大公司比農婦自媒體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