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成為智博會永久會址,吸引全球百家媒體聚焦,重慶憑什麼?

成為智博會永久會址,吸引全球百家媒體聚焦,重慶憑什麼?

成為智博會永久會址,吸引全球百家媒體聚焦,重慶憑什麼?
成為智博會永久會址,吸引全球百家媒體聚焦,重慶憑什麼?

8月23日-25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開幕日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開幕式,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致辭。

據中國網23日消息:選定重慶作為永久會址。

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是時代大潮,而重慶被選定為這一國家級智能產業大會的永久會址,其意義不言而喻:智能產業在重慶,必將帶來一場動力持久的長足發展。

在新時代這場智能化發展浪潮中,重慶“C”位出道!

Communication(傳播)百家媒體聚焦 數千篇報道點贊

事實上,短短不到一天時間裡,智博會便吸引了全球百家媒體聚焦的目光。根據重慶日報報業集團發佈的傳播效果分析報告,據不完全統計,從8月23日0點至17時,全球媒體推出智博會各類報道2492篇。

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吸引全球百家媒体聚焦,重庆凭什么?

8月23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韓正會見出席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各國領導人》,16版整版刊發智博會專題報道:《改造傳統產業促轉型打造產業集群增動能大數據智能化讓重慶更智慧》《人臉識別技術七奪世界冠軍》,充分展現了作為老工業基地之一的重慶如今在大數據風雲席捲,智能化浪潮湧動下高度重視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的結果。

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吸引全球百家媒体聚焦,重庆凭什么?

8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習近平向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韓正宣讀習近平主席賀信並致辭》。

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吸引全球百家媒体聚焦,重庆凭什么?

8月22日,央視新聞聯播用2分45秒時長播出了《韓正會見出席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各國領導人》;23日播出了《習近平向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

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吸引全球百家媒体聚焦,重庆凭什么?

8月23日,新華網發佈《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開幕》等60餘條稿件。中國日報報道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機器人集體舞蹈迎嘉賓》等5篇。中國網報道了《騰訊在渝又有“大動作”西南區域總部“落子”兩江新區》等4篇。

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吸引全球百家媒体聚焦,重庆凭什么?

8月24日,《光明日報》發了7000多字的智博會專版。

……

Confidence(自信):在這場智能競速賽中 我們有底氣

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在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中國製定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把智能製造作為製造業領域優先發展的重點,推動信息化、智能化取得長足發展。

而重慶,也早已謀劃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產業。據公開報道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已有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企業約30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900家,去年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5400多億元。

此外,重慶還擁有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重要平臺;在設施支撐方面,重慶已建成國家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正著力打造5G規模化商用試點城市。

目前重慶已有200多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3%,產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22%。

騰訊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此次智博會上表示,騰訊計劃將西南區域總部落戶在重慶。“記得在4個月前,我們在重慶舉辦了騰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峰會,當時有超過6000人來到現場。今天的智博會遠遠不止幾千人。”馬化騰說,“我們看到國內外政、產、學、研的嘉賓都匯聚到山城來,在這裡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對科技創新的期待,就好像重慶火鍋一樣的熱烈,這是一個讓人振奮的開始,騰訊也將全身心投入參與到這場熱氣騰騰的創新盛宴之中。”

Can(我能):多措並舉 讓智能化在重慶生根發芽

藍圖繪就

今年3月,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大數據智能化對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帶動作用顯著提升,智能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更加廣泛深入,基本建成國家重要的智能產業基地和全國一流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範之城,打造“數字經濟”先行示範區。

重點圈定

重慶“圈出”大數據智能化發展12個重點:將通過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超算、軟件服務、物聯網、汽車電子、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裝備、數字內容12個重點產業,不斷提高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產品服務供給能力,助力製造業加速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產業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務、公共產品、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智能化應用,構建智能產業、智能製造、智能應用

“三位一體”發展格局

家底支撐

重慶有自身雄厚的工業基礎為支撐。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傳統支柱產業正需要大數據智能化來推動“蝶變”。譬如,長安汽車是重慶的“龍頭”企業,目前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優勢正逐步展現——在2016年完成2000公里L3級自動駕駛汽車路測基礎上,近期又實現L3級自動駕駛汽車穿越可可西里,並率先實現了我國L4級自動駕駛汽車面向公眾開放體驗的場景化運營。

上海依維柯紅巖汽車是重慶重型卡車的“領頭羊”。近年來該企業不斷加快智能化平臺轉型,今年連續推出無人駕駛集卡、智能一體化危化車等智能化產品,在重卡市場的淡季實現“逆勢增長”,7月銷量超過5000輛、同比增幅超過40%。

此外,重慶在智能超算方面,大數據產業方面,也已頗具基礎。紫光集團擬投資600億元在重慶建設數字電視芯片、紫光雲服務總部及研發中心、移動智能終端芯片設計、工業4.0智能工廠、集成電路總部基地和高端芯片製造基地等。

還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重慶,看準了重慶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潛力和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發展“藍海”,推出針對工業領域的解決方案、產品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

誠然,在智能產業發展這條路上,重慶還有很多功課要去做;但是,重慶邁出了穩當當的第一步,走得紮實,也會走得更遠。

成为智博会永久会址,吸引全球百家媒体聚焦,重庆凭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