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前言

在金陵斜视与儿童眼病儿童眼保健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斜视、弱视及儿童眼病研讨班,来自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的杨智宽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的主题演讲,下面是杨智宽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

了解近视眼分类指导防控

1.近视眼的分类

(1) 先天性近视眼

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有先天性的近视眼,等2、3岁到门诊时就有300度的近视,有的医生以为是弱视,给患者做红闪、光栅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其实在进行治疗前,我们可以做一个ERG或色盲本,这样就知道患者存在视觉问题,而且这个是不可防的。

(2)遗传因素(遗传性近视眼)

关于遗传性近视眼,我们都知道高度近视眼是会遗传的,大概有80%的遗传率。

(3)其他疾病伴随近视眼(疾病的眼部表现)

临床上,有一小部分近视眼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比如马凡综合征、视网膜色素变性、圆锥角膜、白内障早期晶状体的屈光指数改变等,这类近视眼归类为并发性近视眼(部分学者把先天性或发育性近视眼也归入此类)。对于该类近视眼应积极明确原发疾病并进行治疗,同时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环境因素(后天获得近视眼/行为性近视眼)

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眼才是我们防控的重点。目前所有的专家共识就是离焦信号所致的视网膜对焦生长机制,是近视眼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2.针对危险人群进行防控

我们了解清楚近视眼的分类之后,需要对就诊的患儿进行近视眼的预测。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预测呢?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1)遗传背景

目前根据遗传因素来预测近视眼,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根据父母近视人数预测的话,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曲线下面积(AUC),如果曲线下面积比较大的,说明这个预测是准确的。根据父母近视人数预测,AUC=0.66。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2)远视储备及眼部参数预测近视眼

我们都知道远视储备越多,发生近视眼的机率就越小。那如果根据远视储备进行预测,AUC=0.875。 比如:一般5岁孩子有125°~150°的生理性远视,如果5岁的孩子生理性远视有200°~300°,那发生近视眼的机率很小。如果5岁的时候,只有0.25D~0.50D的生理性远视,那他发生近视的机率肯定就高。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以前也有人提出根据眼轴或角膜曲率的比值来预测近视眼,实际这个参数是不能预测近视眼危险因素的,它只是作为评估眼球的屈光状态。就是我们的眼轴越长,眼轴和角膜曲率的比值就越大,比值越大就越靠近近视眼。因此这个比值并不是预测近视眼的指标,只是评估屈光状态的指标。它的AUC=0.875,对于屈光状态的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3)双眼视功能预测

目前关于双眼视功能与近视眼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滞后和AC/A两个指标。AC/A预测短期内近视的发生有一定准确度,但调节滞后是因还是果尚有争论。

(4)用“近距离工作”预测

我们以用眼负荷大对近视眼进行预测行不行呢?在常规视光学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名词叫“屈光度时间”(在多少距离的条件下,看了多长时间的书),如果用它对近视发生进行预测,AUC=0.50,但是这个是不准确的。

如果用户外活动时长进行预测呢?目前已经明确户外活动时间是近视眼的独立性保护因素,但并没有量化说明多长的户外活动能抵消多少屈光度增长,因此用这个因素进行预测也是不准确的。

本文转载自“童资讯”【杨智宽:《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内容略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期待下期资讯,关注“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为您解决心里的烦恼,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