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換新天 往事越千年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換新天 往事越千年

新民碼頭,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換新天 往事越千年

雄偉的西壩大橋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換新天 往事越千年

當年建設水庫時熱火朝天的景象 (資料圖片)

放大高新東區的衛星地圖,可以看到龍泉山脈東側一片綠意,一顆藍色的“寶石”鑲嵌其中。這顆“寶石”就是被譽為“天府明珠”的三岔湖,湖邊層巒疊嶂,山光水色,群島密佈,蔚為壯觀。

三岔湖是四川省第二大湖泊,但並非自然形成,而是一座水庫,為都江堰龍泉山灌區水利工程大型屯蓄水湖泊,又名三岔水庫。此處秀麗湖景自不必說,113個孤島和160多個半島,240千米迂迴曲折的湖岸線,以及“凌煙雨閣”“水上迷宮”“水天一色”“金橋映翠”等景象,讓遊客流連忘返,如入畫境。

令我們感動的不止風景,還有水庫建設者可歌可泣的奮鬥故事。1975年3月,三岔水庫動工興建,20餘萬人參與工程,千軍萬馬浩浩蕩蕩,一代人揮灑青春熱血,不怕犧牲、眾志成城,成就了水利偉業福澤後人。行走在湖畔,聽當地人回憶這段往事,湖面波瀾不驚,我們的心卻有些沸騰。

回憶燃情歲月 “敢教日月換新天”

“斯湖之大觀也,始為防洪排澇,振興五業,集百萬軍民鑿洞引流築壩為湖……”三岔湖畔,有一塊巨大石碑“都江堰龍泉山灌區水利工程紀念碑”,石碑上有書法家題寫的《三岔湖記》,簡單幾句,已交代了三岔湖的由來及作用——築壩為湖、水利灌溉。

據說,以前湖邊還有一塊石碑,上書蒼勁大字“敢教日月換新天”。此詩出自毛澤東詩作《七律·到韶山》,加上前面一句,更顯豪邁壯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當年,一代人為建設水庫不怕犧牲的壯志,不輸詩人筆下的革命情懷,他們肩負著使命與擔當,書寫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不是戰爭時期,卻同樣有流汗流血,有受傷,更有犧牲。

“打通龍泉山,引水灌良田。”資料記載,整個都江堰東風渠擴灌工程為期10年,經歷了龍泉山樞紐工程、渠系配套、修建三岔水庫(三岔湖)、修建實盤水庫(龍泉湖)等工程項目。

其中,三岔水庫的修建尤為重要。1973年,三岔水庫正式動工修建,號角吹響,大家萬眾一心建設水庫,不管有多難,都要引來清亮的活水滋潤這方田地。資料記載,20餘萬人參與了工程,其中有2千餘人受傷,還有上百人犧牲。

當地作家巫昌友的父母參與了當年的建設,他回憶,當年30來歲的父親就是打著鋪蓋卷,懷揣炒過的鹽,和生產隊的其他青壯年一樣,披星戴月,吃住在工地。

“那個年代是物質貧乏的年代,飯不夠用湯湊,菜不夠就用炒過的鹽下飯,冷了幾個人聚在一起點燃一堆枯枝取暖。苦中作樂成了那個年代最強的音符。”

而今天,當年的許多建設者卻異口同聲:“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那是該做的平凡事,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1977年3月,在千萬建設者的努力下,工程終於竣工,三岔水庫建成蓄水,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水利工程的建設,徹底改變了當時“十年九旱,民多飢寒”的情況,一彎碧湖出現在地圖上,灌溉了周邊田地,潤澤了人們的生活,也點綴著碧綠的大地,將“西部江南”和“南方紅旗渠”的秀色呈現給四海賓客。

辭賦家冷林熙曾是當年三岔水庫的建設者,他覺得,這樣的水利工程在當時的四川乃至全國都堪稱壯舉。他提筆向當年的每一個建設者致敬:“東灌水利打基礎,湖山美景作陪襯。百萬先民志高遠,千秋偉業惠子孫……”

時間向前,許多當年的建設者正在老去或已經離開,今天的人們不會忘記這段轟轟烈烈的歷史。引水思源,心懷感恩,後輩們將三岔湖打扮得更加迷人,不負每一位建設者的艱辛付出。

如今,在高新東區,這樣的建設情懷在延續。眼下,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建設熱火朝天,每一寸土地都洋溢著活力與激情,川人凝心聚力圖大業,在新的時代書寫新的註解。

探秘水下古鎮 “往事越千年”

水庫修起來了,從龍泉山脈引來的活水,流入庫區,也淹埋了曾經的古鎮。據說,湖水下有古鎮乾封鎮和三岔鎮,這給煙波浩渺本已神秘的三岔湖再添幾分傳奇,也讓無數遊客想要一探究竟。

故事還要從一千多年前的西魏時期講起。

史料記載,乾封鎮為西魏時期婆閏縣縣治之所,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是當時重要商貿及物資集散地。

此地從來人傑地靈,不僅經貿繁榮,而且文人輩出,據說大才子許奕就曾出生在乾封鎮。因此,當地至今還流傳有許多關於許奕的傳說故事。他最喜寄情山水,曾騎馬經過蘆葭橋,看橋下落花流水,非要用一匹馬換蘆葭橋的一擔清水,否者不願歸去。故事的真偽不得而知,卻從側面反映出此地風景如畫,自古而然。

到了明朝初年,四川移民增多,政區變化,乾封鎮地位下降,而距離乾封鎮十幾公里的三岔鎮取代乾封鎮,成為新的商貿集中地。

清朝雍正年間,三岔鎮名為“永鑫場”,“永鑫場”北上成都、東下簡陽、西通仁壽,當地人稱作“三岔壩”,是故“三岔”二字因此而來,至於過去的“永鑫”之名,則漸漸被人們所淡忘。

彼時的“三岔壩”,移民湧入,堪稱“文化熔爐”。兩湖地區商人建立了“真武館”,貴州人建起“貴州館”,江西人建起“萬壽宮”,廣東人建起“南華宮”,本地人建起“文武宮”,一時會館林立,外商雲集。後來,因為商業繁榮,“三岔壩”還有了“小成都”的美名。

而在水庫建成之後,人們從乾封鎮、三岔鎮搬出來,新的三岔鎮巍然崛起,舊的古鎮同往事一道歸於湖底。

古鎮不在,湖邊秀麗風景依然,歷史遺蹟和傳說故事一起,依然供人尋味。丹景山、張飛營、乾封廟、三峨眉、牛角寨、石洞溝和古老的摩岩石刻等景觀,于山水交融中,將三岔湖裝扮得格外靈動多姿。

站在堤岸上,鳥瞰湖光山色,三岔湖美景盡收眼底。沉思往事,我們彷彿看得見沉睡湖底的三岔古鎮,那樣的安寧,令人不忍打擾。

而在不遠處,新機場的跑道已見雛形,歷史上“三岔壩”的熱鬧景象將在今天延續,包容天下、四方通達,未來的三岔湖將更加讓人期待。

記錄生活變遷 “一橋飛架南北”

未來的三岔湖會變得更美,但不變的是三岔湖承載的鄉愁,是人們記憶深處對舊時光的眷念。變與不變間,三岔湖與人們的生活更加緊密相連。

談起三岔湖舊的風物和新的變化,家住新民鄉的曾學開向我們推薦了絳溪河與三岔湖相接處的一座鋼筋水泥大橋——西壩大橋。

曾學開說:“橋的變化,記錄了生活的變遷。”他介紹,以前這裡是座石拱橋,每次經過時都搖搖晃晃、膽戰心驚,洪水季節,想要過橋更要靠膽量。

儘管如此,這座石橋還是承載了曾學開美好的回憶。他說:“冬天,每個星期天都要約上三五好友進山,到對岸的柏樹林、松樹林、漆木林裡拾柴,享受與大自然相擁的愜意。”

“而如今,昔日的石拱橋不見了,人們不會感到十分惋惜。石拱橋見證了一段艱苦的歲月,如今取而代之的西壩大橋,風情萬種。”曾學開說,隨著西壩大橋的竣工到通車,家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們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老人們領養老金,年輕人像一隻只鳥兒飛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西壩大橋就是大夥兒的通天橋。

橋下,是靜謐的三岔湖水。湖水盪漾,倒映出生活的點滴變化。

三岔湖畔,有一處新民碼頭,幾十年來碼頭上船隻免費接送兩岸居民往來。人們泛舟湖上,奔波的日子中有了些詩意。等船時,人們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偶有老人擺起老故事,會引來許多聽眾,碼頭上聽故事,是許多新民鄉人的溫暖回憶。

碼頭負責人汪玉全介紹,當時公路交通不發達,人們趕集、返鄉、上學都要從水上走,高峰時一天運送8000多人次,碼頭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而如今,隨著沿湖公路建設得越來越好,乘坐渡船不再是人們必須的出行方式,而是一種愜意的遊湖體驗。

將來,這種遊湖體驗將更加豐富。成都高新區已啟動馬鞍山觀景臺景觀提升、三岔湖環湖慢行步道空間等一系列綠化景觀項目,並依託三岔湖旅遊資源打造山水型公園,在湖光山色間,呈現園林城市“山水共融、藍綠共生、綠色宜居”的生態魅力。

可以想象,在湖邊騎行或慢跑,看夕陽、晚景、漁舟,每一格畫面都讓人怦然心動,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而心中卻泛起了層層漣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