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换新天 往事越千年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换新天 往事越千年

新民码头,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换新天 往事越千年

雄伟的西坝大桥

“天府明珠”三岔湖:日月换新天 往事越千年

当年建设水库时热火朝天的景象 (资料图片)

放大高新东区的卫星地图,可以看到龙泉山脉东侧一片绿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其中。这颗“宝石”就是被誉为“天府明珠”的三岔湖,湖边层峦叠嶂,山光水色,群岛密布,蔚为壮观。

三岔湖是四川省第二大湖泊,但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一座水库,为都江堰龙泉山灌区水利工程大型屯蓄水湖泊,又名三岔水库。此处秀丽湖景自不必说,113个孤岛和160多个半岛,240千米迂回曲折的湖岸线,以及“凌烟雨阁”“水上迷宫”“水天一色”“金桥映翠”等景象,让游客流连忘返,如入画境。

令我们感动的不止风景,还有水库建设者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1975年3月,三岔水库动工兴建,20余万人参与工程,千军万马浩浩荡荡,一代人挥洒青春热血,不怕牺牲、众志成城,成就了水利伟业福泽后人。行走在湖畔,听当地人回忆这段往事,湖面波澜不惊,我们的心却有些沸腾。

回忆燃情岁月 “敢教日月换新天”

“斯湖之大观也,始为防洪排涝,振兴五业,集百万军民凿洞引流筑坝为湖……”三岔湖畔,有一块巨大石碑“都江堰龙泉山灌区水利工程纪念碑”,石碑上有书法家题写的《三岔湖记》,简单几句,已交代了三岔湖的由来及作用——筑坝为湖、水利灌溉。

据说,以前湖边还有一块石碑,上书苍劲大字“敢教日月换新天”。此诗出自毛泽东诗作《七律·到韶山》,加上前面一句,更显豪迈壮阔:“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年,一代人为建设水库不怕牺牲的壮志,不输诗人笔下的革命情怀,他们肩负着使命与担当,书写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是战争时期,却同样有流汗流血,有受伤,更有牺牲。

“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资料记载,整个都江堰东风渠扩灌工程为期10年,经历了龙泉山枢纽工程、渠系配套、修建三岔水库(三岔湖)、修建实盘水库(龙泉湖)等工程项目。

其中,三岔水库的修建尤为重要。1973年,三岔水库正式动工修建,号角吹响,大家万众一心建设水库,不管有多难,都要引来清亮的活水滋润这方田地。资料记载,20余万人参与了工程,其中有2千余人受伤,还有上百人牺牲。

当地作家巫昌友的父母参与了当年的建设,他回忆,当年30来岁的父亲就是打着铺盖卷,怀揣炒过的盐,和生产队的其他青壮年一样,披星戴月,吃住在工地。

“那个年代是物质贫乏的年代,饭不够用汤凑,菜不够就用炒过的盐下饭,冷了几个人聚在一起点燃一堆枯枝取暖。苦中作乐成了那个年代最强的音符。”

而今天,当年的许多建设者却异口同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是该做的平凡事,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1977年3月,在千万建设者的努力下,工程终于竣工,三岔水库建成蓄水,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3倍。水利工程的建设,彻底改变了当时“十年九旱,民多饥寒”的情况,一弯碧湖出现在地图上,灌溉了周边田地,润泽了人们的生活,也点缀着碧绿的大地,将“西部江南”和“南方红旗渠”的秀色呈现给四海宾客。

辞赋家冷林熙曾是当年三岔水库的建设者,他觉得,这样的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四川乃至全国都堪称壮举。他提笔向当年的每一个建设者致敬:“东灌水利打基础,湖山美景作陪衬。百万先民志高远,千秋伟业惠子孙……”

时间向前,许多当年的建设者正在老去或已经离开,今天的人们不会忘记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引水思源,心怀感恩,后辈们将三岔湖打扮得更加迷人,不负每一位建设者的艰辛付出。

如今,在高新东区,这样的建设情怀在延续。眼下,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的建设热火朝天,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活力与激情,川人凝心聚力图大业,在新的时代书写新的注解。

探秘水下古镇 “往事越千年”

水库修起来了,从龙泉山脉引来的活水,流入库区,也淹埋了曾经的古镇。据说,湖水下有古镇乾封镇和三岔镇,这给烟波浩渺本已神秘的三岔湖再添几分传奇,也让无数游客想要一探究竟。

故事还要从一千多年前的西魏时期讲起。

史料记载,乾封镇为西魏时期婆闰县县治之所,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是当时重要商贸及物资集散地。

此地从来人杰地灵,不仅经贸繁荣,而且文人辈出,据说大才子许奕就曾出生在乾封镇。因此,当地至今还流传有许多关于许奕的传说故事。他最喜寄情山水,曾骑马经过芦葭桥,看桥下落花流水,非要用一匹马换芦葭桥的一担清水,否者不愿归去。故事的真伪不得而知,却从侧面反映出此地风景如画,自古而然。

到了明朝初年,四川移民增多,政区变化,乾封镇地位下降,而距离乾封镇十几公里的三岔镇取代乾封镇,成为新的商贸集中地。

清朝雍正年间,三岔镇名为“永鑫场”,“永鑫场”北上成都、东下简阳、西通仁寿,当地人称作“三岔坝”,是故“三岔”二字因此而来,至于过去的“永鑫”之名,则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彼时的“三岔坝”,移民涌入,堪称“文化熔炉”。两湖地区商人建立了“真武馆”,贵州人建起“贵州馆”,江西人建起“万寿宫”,广东人建起“南华宫”,本地人建起“文武宫”,一时会馆林立,外商云集。后来,因为商业繁荣,“三岔坝”还有了“小成都”的美名。

而在水库建成之后,人们从乾封镇、三岔镇搬出来,新的三岔镇巍然崛起,旧的古镇同往事一道归于湖底。

古镇不在,湖边秀丽风景依然,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一起,依然供人寻味。丹景山、张飞营、乾封庙、三峨眉、牛角寨、石洞沟和古老的摩岩石刻等景观,于山水交融中,将三岔湖装扮得格外灵动多姿。

站在堤岸上,鸟瞰湖光山色,三岔湖美景尽收眼底。沉思往事,我们仿佛看得见沉睡湖底的三岔古镇,那样的安宁,令人不忍打扰。

而在不远处,新机场的跑道已见雏形,历史上“三岔坝”的热闹景象将在今天延续,包容天下、四方通达,未来的三岔湖将更加让人期待。

记录生活变迁 “一桥飞架南北”

未来的三岔湖会变得更美,但不变的是三岔湖承载的乡愁,是人们记忆深处对旧时光的眷念。变与不变间,三岔湖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相连。

谈起三岔湖旧的风物和新的变化,家住新民乡的曾学开向我们推荐了绛溪河与三岔湖相接处的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西坝大桥。

曾学开说:“桥的变化,记录了生活的变迁。”他介绍,以前这里是座石拱桥,每次经过时都摇摇晃晃、胆战心惊,洪水季节,想要过桥更要靠胆量。

尽管如此,这座石桥还是承载了曾学开美好的回忆。他说:“冬天,每个星期天都要约上三五好友进山,到对岸的柏树林、松树林、漆木林里拾柴,享受与大自然相拥的惬意。”

“而如今,昔日的石拱桥不见了,人们不会感到十分惋惜。石拱桥见证了一段艰苦的岁月,如今取而代之的西坝大桥,风情万种。”曾学开说,随着西坝大桥的竣工到通车,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老人们领养老金,年轻人像一只只鸟儿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西坝大桥就是大伙儿的通天桥。

桥下,是静谧的三岔湖水。湖水荡漾,倒映出生活的点滴变化。

三岔湖畔,有一处新民码头,几十年来码头上船只免费接送两岸居民往来。人们泛舟湖上,奔波的日子中有了些诗意。等船时,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偶有老人摆起老故事,会引来许多听众,码头上听故事,是许多新民乡人的温暖回忆。

码头负责人汪玉全介绍,当时公路交通不发达,人们赶集、返乡、上学都要从水上走,高峰时一天运送8000多人次,码头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而如今,随着沿湖公路建设得越来越好,乘坐渡船不再是人们必须的出行方式,而是一种惬意的游湖体验。

将来,这种游湖体验将更加丰富。成都高新区已启动马鞍山观景台景观提升、三岔湖环湖慢行步道空间等一系列绿化景观项目,并依托三岔湖旅游资源打造山水型公园,在湖光山色间,呈现园林城市“山水共融、蓝绿共生、绿色宜居”的生态魅力。

可以想象,在湖边骑行或慢跑,看夕阳、晚景、渔舟,每一格画面都让人怦然心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而心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