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蔡京給兒子們起的名字:一看就是文化人

蔡京的名聲可是壞透了,做宰相不為國家著想,就知道巴結皇帝,搞出一個“花石綱”來禍害百姓。不用說如今《水滸傳》的傳播,讓他黑上加黑,即便當時,太學生們都稱他為“六賊之首”。

不過再怎麼說蔡京也是個文化人,據說宋四家“蘇黃米蔡”的“蔡”本來就是指的他,但由於他名聲太差,就改成了他的堂兄,文采、書法不如他,但是人品好過他不知道多少的蔡襄。蔡京的文化造詣極高,除了他的書法一流以外,從他給兒子們起的名字上,也能看出一二。

蔡京給兒子們起的名字:一看就是文化人

蔡京一共有八個兒子,史書上有姓名記載的有6人,分別是:長子蔡攸;次子蔡鯈(音tiáo);三子蔡翛(音xiāo);四子蔡絛(音tāo);五子蔡鞗(音tiáo);七子蔡修。

蔡京之所以給兒子們取這麼拗口的名字,一來是為了彰顯自己不同凡響的文化素養,二來是為了兒子們將來都能成為文人,所以每個兒子的名字裡都有“文人”二字的代表“攸”字。

蔡攸:因為有眼光,一早就開始奉承端王趙佶,等到端王成了皇帝,便開始重用於他。蔡攸品質最差,為了自己做宰相,跟父親蔡京反目成仇,後來由於惡貫滿盈,被宋欽宗誅殺。

蔡鯈(由“攸”與“魚”組合),早卒。

蔡翛(由“攸”與“羽”組合),他算是蔡京諸子中比較持正的一人,想聯合大哥蔡攸把父親搞下去,但是蔡攸嫉妒皇帝對他的器重,改了聖旨殺了自己的親弟弟。

蔡絛:他是蔡京諸子中文采最好的一個,有《西清詩話》和《鐵圍山叢談》等作品傳世。

蔡鞗(由“攸”與“革”組合),他娶了宋徽宗的女兒趙福金,不過後來夫妻二人都被金國俘虜,趙福金改嫁給了完顏宗望。

蔡修:靖康元年與父在潭州崇教寺暴病而亡。

蔡京給兒子們起的名字:一看就是文化人

蔡京給兒子們起的名字:一看就是文化人

不得不說他們老蔡家真是人才濟濟,蔡襄、蔡京、蔡卞這哥三個都是位極人臣。蔡京的家裡更是不得了,有六個兒子五個孫子均是學士,當然了,這也與官二代的特殊待遇有關,不過如四子蔡絛等,也確實文采奕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