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對於全國婦聯的幹部來說,漳縣不僅僅是一個與北京相距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西北小縣城的名字,它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種情結。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站在山樑上俯瞰漳縣

1998年,甘肅省定西市漳縣被定為全國婦聯定點扶貧縣,自那以後,一批又一批的婦聯幹部離開北京、離開家庭,奔赴漳縣。從掛職副書記、副縣長到駐村第一書記,再到扶貧接力小分隊,幫扶時間從兩年到一個月不等,大家走遍漳縣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與漳縣的幹部群眾建立了親人般的感情。

他們或為漳縣的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或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對接資源、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或者身體力行做一個黨和政府決策的宣傳員和執行者。每一個來到漳縣的婦聯人都既是婦聯人,又是漳縣人,都發自內心的願意為漳縣的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鹽井鎮立橋山村委會前的標語

2018年5月,作為全國婦聯群團改革重要舉措,我有幸成為了第五批赴漳縣扶貧小分隊的一員,終於走進了這個“久聞大名”的西北農業縣。

一個月的工作生活並不長,但所見所聞卻讓我感受良多,當地扶貧幹部對家鄉的熱愛和對脫貧致富的堅定信念讓我欽佩,農村貧困戶即使身處困境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的樂觀豁達讓我感動,縣城新老街道處處展現出的安定和諧讓我倍感幸福,還有漳縣老百姓臉上始終綻放出的淳樸和滿足的笑容讓我如沐春風。

熱愛、和諧、希望、婦聯情結這幾個關鍵詞,構成了我這個扶貧幹部眼中的漳縣。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漳縣縣城(樓房俯瞰)

熱 愛

初到漳縣,晚飯後和其他扶貧幹部一起在縣城街道上散步。漳縣縣城是建在兩座山之間的川道里,縣城面積狹小,所以最初縣城只有一條街道,叫一馬路。

先講兩個扶貧幹部的故事

1

成鑫是漳縣貴清山鎮的鎮長。這位八零後的小夥子,曾是漳縣一中的“學霸”,當年高考以很高的分數去了雲南大學,因為“覺得同在西部,更有親切感”。畢業後,面對眾多的工作機會,沒有過多考慮就直接回到漳縣工作,還帶回了一個雲南媳婦一起建設家鄉。從縣委辦的普通工作人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現在是國家4A級風景區貴清山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貴清山鎮的鎮長。與普通的鄉鎮幹部不同,大學生出身的成鎮長非常具有宣傳意識,他將貴清山鎮的基本情況製作成宣傳冊,並把貴清山最有名的景點“斷澗仙橋”和“油菜梯田”風景畫印在了封面和封底上,讓人一看便有想去旅遊的衝動。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貴清山鎮宣傳手冊

他逢人便介紹貴清山美景,從自然景觀到人文典故,從西北美食到當地特產,從冬天的銀裝素裹講到夏日的清涼盛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說作為鎮長更作為本地人,要發自內心的熱愛貴清山的一草一木,自己要帶頭做好旅遊推介。

“來旅遊就是對我們脫貧致富的最大得支持,貴清山歡迎你”年輕的鎮長向全國各地的遊客發出了熱情了邀請。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油菜花梯田

​2

楊慶傑是全國婦聯派駐漳縣鹽井鎮立橋山村的第一書記。我們都親切的喊他老楊。

老楊來這裡已經一年半了,這個地道的北京爺們什麼時候開嗓說話都極富激情和感染力,在大多數羞澀內斂的甘肅本地幹部中顯得極為突出。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冬天白雪覆蓋的立橋山村

老楊的領導,鹽井鎮的吳小成鎮長告訴我們,老楊雖然不是本地人,但已經和他們本地幹部打成了一片。每當他心情鬱悶的時候,他就來找老楊聊天,在他的“喋喋不休”中,煩悶竟然煙消雲散。

吳鎮長說,老楊是一個胸懷寬廣,有情懷的人。當駐村幹部,沒點情懷能行嗎?

這是老楊的宿舍,一間房子既是住的地方也是辦公的地方,沒有暖氣也沒有洗澡的地方,冬天要自己生爐子做飯。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通往立橋山村的道路,下雪天非常溼滑。

這是鎮裡到村裡的公路,九曲十八彎,兩輛車相對而行時錯車要十分注意,一不小心可能就會翻入山溝。最難的是冬天大雪的時候,路面溼滑,開車會十分危險,老楊和鎮上的幹部只能徒步兩個多小時到村民家裡。

老楊和吳鎮長正在用全國婦聯捐贈的黨費,幫助當地建設一座醋廠,期望產業脫貧。我們去的時候,醋廠的地面已經實現了硬化。

老楊說,立橋山村一定會越來越好。

無論是本地幹部還是外來的扶貧幹部,在他們身上,我們都看到了熱愛——對漳縣的熱愛,對漳縣群眾的熱愛,正是由於這份熱愛,大家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了這裡,齊心為當地的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辦法,幹實事,一件接著一件做。他們堅信,脫貧致富只是時間問題。

和諧

初到漳縣,晚飯後和其他扶貧幹部一起在縣城街道上散步。漳縣縣城是建在兩座山之間的川道里,縣城面積狹小,所以最初縣城只有一條街道,叫一馬路(武陽路)。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漳縣老縣城的一馬路,

據說十幾年前還是條土路

後來經濟發展,在川道里又修建了二馬路(貴清路)。相比於一馬路(武陽路)的老舊,二馬路(貴清路)周邊都是新建的很漂亮的居民小區。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漳縣縣城貴清路

三三兩兩的當地群眾慢慢踱步,悠閒而自在,絲毫看不出匆忙和焦慮。

和全國各地一樣,凡是有廣場的地方,一大群中老年婦女歡快的跳著廣場舞。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新建的漳縣體育中心裡,一副生龍活虎的熱鬧場面。綠茵足球場地還正在鋪設並未對外開放,但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門球場地上全是健身的人們。

幾個中學生在半場足球場裡玩起了男女混合賽。他們告訴我們,他們是漳縣二中的學生,每週會有一兩天來這裡踢足球,並沒有老師組織,只是自發行為。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走著走著路過縣委和縣政府大院,兩個院子相隔不過百米,但相同的是,居然大院門口沒有任何保安,老百姓可以隨意出入,車輛也可以隨意出入。這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料。如果對幹群關係沒有足夠的自信,會有這樣的安排嗎?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希望

去看望和幫扶貧困戶是扶貧小分隊的重要工作任務。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走訪了十幾家貧困戶。

與我們想象中的貧困不同的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和國家扶貧攻堅政策的逐步落實,那種窮的揭不開鍋的貧窮在漳縣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因為2013年的6.5級地震,漳縣因禍得福,國家20億元的震後重建款項極大地改善了全縣的基礎設施建設。所有鄉鎮的村民告別了土坯房,住進了抗震的磚瓦房,自來水也通到了每一戶,村村道路都實現了硬化。漳縣的老百姓說地震後,漳縣的基礎設施改善速度至少提前了十年。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十幾年前住的土房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如今,漳縣農民家裡既有磚房也有土房,土房主要用作倉庫和牲口棚。

即使是貧困戶,家家戶戶的院子也打掃的乾乾淨淨,麥垛和柴火碼放的整整齊齊,在院子裡種滿了蔬菜和鮮花。 屋內的陳設乾淨整齊,一些常用的家電傢俱該有的也都有。很多貧困戶表示,窮只是暫時的,只要活得有精氣神,肯努力,日子總有過好的一天。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我們走訪的貧困戶趙金衛家,家裡五個孩子,最小的唯一男孩12歲,在縣城上學,男主人患腦瘤剛做完手術,全家靠著低保和女主人的種地收入維持生活。但即使是這樣的貧困家庭,家裡最醒目的位置上卻貼滿了孩子們的獎狀和畫作。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當我們正要走時,在他們家的煤爐上,突然發現了一簇剛剛採摘回來的狼毒花,在陰暗空蕩的房間裡居然閃著耀眼的光。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煤爐上的狼毒花

無論身處何種處境,仍然保持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還有什麼坎兒是過不去的呢?

漳縣人的精氣神還體現在對教育的重視上。漳縣雖然經濟不發達,但是當地尊師重教的風氣卻十分濃厚。相當一部分貧困戶是因學致貧,家裡孩子多,但是再窮也要供孩子讀書。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漳縣鹽井鎮中學教學樓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在漳縣的校園裡不少孩子還是穿著媽媽做的布鞋

據介紹,十幾年前漳縣由於貧困,漳縣學齡兒童尤其是女童的入學率並不高。經過十幾年各方的不懈努力,現在的漳縣很少有輟學的孩子,縣城裡最好的建築都是學校。不少村民甚至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到縣城裡租房子,或者到教育質量更好的隴西縣去上學。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十多年前,漳縣的孩子還揹著媽媽手工製作的荷葉書包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現在的孩子們都揹著買來的多功能書包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愛讀書的孩子隨處可見

村民們說,孩子就是希望。

重視教育,脫貧就有了希望。

婦聯情節

20年的持續幫扶,不僅僅讓婦聯人有了漳縣情結。同樣,漳縣人也有婦聯情結。

在春蕾女童助學金髮放活動儀式上,我們扶貧小分隊有幸認識了縣教育局副局長李崢嶸。

“我對全國婦聯非常有感情,因為我就是全國婦聯資助的第一批定向委培師範生”剛一見面,這位年輕的副局長就非常熱情的自我介紹起來。

原來他在全國婦聯的資助下,從漳縣一中考入天津師範大學讀地理學專業,上學期間還在全國婦聯的組織下,到全國婦聯人才培訓中心進行過參觀培訓,至今印象深刻。畢業後他返回家鄉,從普通教師成長為教育局領導。談起漳縣教育的現狀和國家的各種教育扶貧政策,他一連串數字脫口而出,有觀點有論據有數字,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足以看出這些數據和政策都裝在他的腦子裡。他說這些年全國婦聯通過兒基會、婦基會,在教育領域為漳縣捐助了大量物資,很多貧困女童都是春蕾計劃的受益者,很多漳縣的孩子都從不同渠道受到過來自全國婦聯的資助。

的確,當我們扶貧小分隊走村入戶,和婦女們聊天時,不少人都能說出全國婦聯的一些公益品牌和工作內容,例如母親水窖、健康快車、春蕾計劃、最美家庭等等,這些內容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拉近了我們和當地婦女群眾的距離,也讓我們這些婦聯幹部的職業自豪感油然而生。

甚至我們時常能在大街上看到有小學生揹著有健康快車字樣的書包。

在馬路上冷不丁的也能碰到寫有“全國婦聯關愛貧困婦女”的車輛。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看到我們的工作在中國的大西北,在最最基層的鄉村生根落地,能夠幫助到千千萬萬的婦女兒童,還有什麼比這個能激勵我們努力工作呢?

正是藉著中央群團改革的春風,像我這樣的年輕幹部才得以有機會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從辦公大樓走到田間地頭,真真正正的沉到基層,感受農村,感受農民,感受這個國家的真實所在,這樣的經歷和感受必將對我們今後的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與其說我們是去扶貧,但其實我們自身的收穫更大。

離開漳縣的那天是高考首日,漳縣下起了雨。和一個月來並肩作戰的當地同事們一一告別,他們開玩笑說這雨是在為考生降溫,也是在為我們送行。

一個月不長,但足以讓漳縣情結在我這個新婦聯人心裡紮根。

點滴總關情,一位全國婦聯扶貧幹部的漳縣情結

真心祝願這片土地越來越好,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