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改革開放40年|擁有42個全國馳名商標,這座縣級市如何繼續向前?

改革開放40年|擁有42個全國馳名商標,這座縣級市如何繼續向前?

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品牌經濟、實體經濟,走出了一條具有晉江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道路。

晉江擁有“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中國鞋都”“世界茄克之都”等15個區域品牌,持有中國馳名商標42枚,品牌企業專賣店、直營店超過25萬家;規上工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已有兩個超千億產業集群(製鞋、紡織服裝),7個超百億產業集群(製鞋、紡織服裝、建材陶瓷、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紙製品、新材料);有46家公司已經完成上市,數量居全國縣域首位,總市值超1800億元;“新三板”、天交所、海交所掛牌企業達78家。

新舊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40年|擁有42個全國馳名商標,這座縣級市如何繼續向前?

△ 福建海峽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

晉江佈局的這些新興產業,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騰籠換鳥”,而是想要助力“鳥兒”飛得更高。

選擇發展集成電路,是由晉江的傳統產業基礎所決定的。在集成電路產業園建立初期,晉江市就開始積極撮合傳統鞋服行業與芯片產業融合發展,把芯片技術植入到傳統鞋服的製造之中,還組織相關企業家出國學習智能鞋服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包括安踏、361度、柒牌等晉江本土傳統企業都參與其中,讓智能化可穿戴設備成為紡織服裝、體育用品等行業的新選擇。

在晉江市創意創業創新園,晉江市石墨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許志向《中國報道》記者展示了石墨烯在鞋面、鞋底材料製作上的運用。

許志表示,石墨烯材料具有輕薄和強韌的特點,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在鞋服、箱包等多個產業都能進行運用。“比如石墨烯鑲嵌鍍膜處理技術,可以在鞋服、箱包等人造皮革表面純金屬鍍膜,解決了傳統鍍膜技術在耐彎折、抗撕裂等性能上達不到要求、無法商用的難題。”許志說。

許志又舉例,製鞋中用到的“爆米花”材料易黃化、不耐髒、不耐水解、顏色單一,但經過TPU等離子體石墨烯表面處理技術後,可以實現抗黃化、耐水解、顏色豐富、可清洗,彌補了缺陷,“這一項技術也經過了阿迪達斯所有的測試,將在下一季的‘爆米花’材料中大規模推廣。同時,我們還在與晉江的鞋服產業全面合作,為傳統產業的技術轉型提供核心技術。”許志說道,“在政府的前線搭橋下,我們正在和貴人鳥在石墨烯抗菌鞋墊上進行合作,已研發出重量僅120克的超輕跑鞋。”

跨界合作讓傳統產業跳出禁錮,芯片、新型材料的運用讓傳統鞋服產業換髮新的生機。晉江企業家相信,“傳統企業也可以是高新企業。”晉江市政府不斷加大力度引導企業增強研發創新收入,在各個細分行業打造一批差異化的“獨角獸企業”,有效推動傳統企業高新化。

更為可貴的是,晉江企業注重從小處著眼進行創新,貼近用戶需求心理,快速出擊,不斷試錯,讓技術能力快速轉化為產品創新,成為“微創新”的典範。

抱團出海的國際化之路

改革開放40年|擁有42個全國馳名商標,這座縣級市如何繼續向前?

△ 盼盼食品生產線。

你也許品嚐過盼盼集團生產的“梅尼耶”雙層夾心蛋糕,但你知道這個品牌背後的故事嗎?羅蘭•梅尼耶其實是白宮前首席糕點師,給5屆美國總統做過糕點。梅尼耶退休後,盼盼食品集團就聘請他為技術總顧問,讓他把最棒的美國糕點口味和製作工藝與中國百姓的口味相結合,研發出適合中國人的本土化糕點產品——“梅尼耶”雙層夾心蛋糕。

近些年,從金磚國家會議到博鰲亞洲論壇再到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盼盼不僅激發著千萬中國民眾的味蕾,也不斷走向國際舞臺,成為其指定用品。此外,盼盼食品還不斷學習日本、意大利等國的食品生產技術及工藝,讓盼盼的口味更具國際範兒。

走出去,請進來,各取所需,共同發展。在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具有僑鄉開放基因和“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泉州及晉江的企業家們也早已把佈局瞄向了海外市場。

不僅是盼盼,安踏集團僱傭的外籍員工數量約佔到總體的1/4,他們多來自於美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安踏的研發團隊素有“小聯合國” 之稱。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表示:“預計到2025年,安踏的海外銷售額將佔市場銷售額的20%。安踏要從一家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成為一家世界級的令人尊重的企業。”

九牧廚衛帶動海絲泛家居產業聯盟,因地制宜抱團發展,目前已和澳大利亞、印尼、阿聯酋、印度、埃及等國家開展泛家居海外項目對接,合理開拓海外市場。

“國際化”已成為晉江城市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多年來,晉江的外向型經濟迅猛發展,成功落地一大批國際化平臺、項目,綜合保稅區、國際郵件互換局分別獲批設立運行,晉華、矽品、芝奇等國際項目成功落地,國際馬拉松、洲際沙排、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論壇等系列重大賽事、商務活動成功舉辦。有50多家企業到境外設立商務機構,恆安、安踏、361度等紛紛在海外設立營銷中心、設計研發中心。

採寫:《中國報道》記者 王翔 發自福建晉江

攝影 :王翔

改革開放40年|擁有42個全國馳名商標,這座縣級市如何繼續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