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說乾隆是中國歷史第一罪人?

用戶58671180003


說起乾隆,大多數人想到的自然是二十多年前熱播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了,裡面的乾隆不僅是一位愛子情深的慈父,還是一位風流倜儻的情種,更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塑造的乾隆盛世那可不是蓋的。


因此說他是歷史第一罪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緣何由此一說呢?下面有書君為大家解說解說。


一、乾隆大興文字獄,導致中國文化遺產的流失。


清朝是個比較重視文德的朝代,但卻也是文字獄興起的嚴酷時代。到了乾隆掌權時期,因文字而帶來的冤假錯案更是屢見不鮮,多少文人墨客因文字而被迫害。


在那個一不小心就因文字而身陷囹圄的時代,大部分文人自然會收斂鋒芒,默默無聞。這樣一來,清朝時期的文化遺產自然被保留下來的不多了。而這,都是乾隆因文字獄而帶來的後果。



二、乾隆固步自封,拒絕接受西方產物,導致中國發展落後。


乾隆年間,就已經和外國人有所來往。外國使節前來覲見時,為表示友好,自然會大獻殷勤,他們向乾隆推薦一些自己的發明,比如蒸汽機,織布機,手槍等等,一來引薦給乾隆,以便這些發明可以在中國發揚光大;二來,也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如此一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然而,乾隆老爺子想的卻是中國已經有四大發明了,論經濟實力,絕對是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因此拒絕引入新發明。


而就是因為乾隆的這一個決斷,導致中國後來一直在落後的經濟道路上苦苦掙扎,且早已被眾多西方國家碾壓。



三、乾隆揮金如土,寵信貪官,導致民不聊生。


乾隆在接過雍正的這把交椅時,國庫充盈,農民安居樂業。乾隆登基後,多次下江南微服出巡,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國庫日漸空虛,百姓的日子自然今非昔比了。


更令人頭疼的是,乾隆極愛聽好話,他身邊有名的貪官和珅又是個慣會阿諛奉承的人,乾隆對他寵信有加。和珅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中飽私囊,收受賄賂,自然不在話下。


乾隆揮金如土,加之錯信奸佞,導致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民怨四起。



這就是為何說乾隆是中國歷史第一罪人的原因了。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乾隆縱然做過有悖長倫的事,但他為歷史所做的貢獻也不能否認,歷史上著名的圓明園就是他下令修建的。


所以說公道自在人心,相信我們大家用公平公正的態度來評價乾隆這位千古帝王!


幸生


以上各位的回答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一味的對乾隆皇帝求全責備,不能不說是書生之見,這些都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也不是科學分析歷史的方法。比如把殺害岳飛的罪名算到秦檜頭上,把禍國殃民的罪名算到嚴嵩頭上,把清朝衰敗的罪名算在慈禧、李鴻章,甚至乾隆的頭上。他們固然不能超越歷史的侷限,但畢竟也是當時的杰特之士,如果換成別人,不一定能做的更好。

乾隆自稱是十全老人,並親自編著十全書,所謂十全是: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這些功績雖然是有好大喜功,濫用民力的嫌疑,但畢竟是功績擺在那裡,其他的統治者不一定做到。而且乾隆皇帝能夠當政六十年,在清朝歷史上和康熙皇帝並稱,不是沒有道理的。比如他對和紳的處置,他只當60年皇帝卻不願意超過康熙等處在這樣一個位置上還能做出這樣的舉措,可以說是很不容易的。

乾隆和康熙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皇帝,但是偏向卻不同,康熙皇帝偏向的主要是武,乾隆皇帝偏向的主要是文,乾隆皇帝的漢化修養非常高,武功也不弱,在其任上,他真正的完成了對江南文化的馴服,成為大清皇帝、八旗旗主、蒙古監護、西藏佛主等,集多種角色於一身,可以說達到封建王朝的極致。

但是其實早在萬曆年間,中西之間的天平就已經轉變了,這不是一個乾隆能夠改變的。其實按照黃興濤教授的說法,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之後,乾隆皇帝除了說了“中華無所不有”的話之外,還說過“此夷未來必為中國患”的說法,也就是在這次,馬嘎爾尼使團開始有攻打中國的提議,不能把鍋都讓乾隆去背。


青年史學家


我就知道,但凡說到“乾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罪人”這個話題的時候,肯定十個人裡面有九個人會拿1793年的“馬嘎爾尼訪華事件“說事。由於當時乾隆以及整個清王朝的傲慢,使得原本可以把中原王朝拖上“西方科技快車道”的“馬噶爾尼訪華”失敗,乾隆更是下令將雍正時期的三個大型通商港口(福建,寧波,廣州)關的只剩下廣州港一個,並徹底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這才導致了清朝後期的軍事實力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整整差了一個文明,更導致了中華歷史上長達近200年的血淚。

但是,如果我們從更深的層次去考慮“馬嘎爾尼訪華事件”為何會失敗,其實在當時的情景下,也許並不能全是壞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馬嘎爾尼訪華開出的要求。

1:允許英商到寧波、舟山和天津貿易;

2:准許英商像以前俄商一樣,在北京設立商館;

3:將舟山附近一處海島讓給英國商人居住和收存貨物;

4:在廣州附近劃出一塊地方,任英國人自由來往,不加禁止;

5:英國商貨自澳門運往廣州者,享受免稅或減稅;

6:確定船隻關稅條例,照例上稅,不額外加徵。

其實最早當乾隆聽到英國政府要以祝壽為名對大清展開貿易外交,他是非常開心的,而後來乾隆態度急轉而下就是因為英國政府提出的這幾條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四兩條中將舟山島外圍海島讓給英國商人,在廣州劃租界。

這兩條有什麼問題呢?

大家應該記得當初葡萄牙人是怎麼在明朝時期侵佔澳門的吧,就是借上岸為名,這一“借”就是數百年。不僅如此,在馬嘎爾尼訪華的時候,有兩件事是在該訪華之前發生的,其一是法國大革命,整個權力階層易主;其二就是英國同樣以貿易為名殖民全印度,莫臥兒王朝由此滅亡。這對乾隆來說他是無法為了一點貿易而冒這個險的,他無法承擔一旦答應馬嘎爾尼的後果,也就是說不管是與公還是與私,是為了整個中國的穩定還是他自己清王朝的統治,當馬嘎爾尼提出三四兩個條件的時候,乾隆在合作開放和封閉兩者之間選擇了後者,並由此影響了整個清王朝的生死。

所以,乾隆思想不開化這是不爭的事實,沒什麼好說的,他的閉關鎖國政策是給之後的中國造成了數不盡的苦難,這同樣也不可辯駁。但是,如果歷史重演,當初乾隆答應馬嘎爾尼提出的條件,是把中華苦難提前50年還是如大家所願成為世界強國,繼續清王朝的統治,這個並不一定吧。


三觀粉碎機


作為國家領袖,乾隆皇帝最讓人不齒的是把中國引向了錯誤的歷史方向,從而失去了通過自身變革走向現代化的可能。

英國人培根說“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輕視的,愚蠢之人所豔羨的,謅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時他們也是自己所誇耀的言語的奴隸。”乾隆就是這樣的模範。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把 “文字獄”發揮到了極致,比及大明,乾隆間的文化政策也是歷史性倒退。試想如果李贄生活在所謂“康乾盛世”,怕是有一萬個腦袋也不夠乾隆這小子砍。

在整個清160餘起文字獄案中,乾隆時就有130餘起,佔全部案件的80%。乾隆時的文字獄主犯都被處以極刑,親屬男15歲以上斬,15歲以下及女性為奴。浙江仁和縣人卓長齡亦因詩中有“可知草莽偷垂淚,盡是詩書未死心”等句,被乾隆判為逆詩,卓被開棺戮屍,其孫被斬立決;乾隆21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常熟人朱思藻寫《吊時語》抨擊貪官,被乾隆認為“侮聖非法,實乃莠民”,不但朱被殺,凡看過《吊時語》而未告發的也被嚴懲;翰林院學士胡中藻因其作《詩抄》中有“一世無日月” 、“一把心腸論濁清”等句,被乾隆認為是“悖逆詆訕怨望之詞”指斥胡詩“加濁字放在國號(清)之前,是何心肝?”胡詩中“穆王車駕走不停”之句也被乾隆認為是諷刺他南巡,結果不言而喻。如此等等,真是罄竹難書。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文字獄頻興,學者漸惴惴不自保,凡學術之觸時諱者,不敢相講習。”魯迅也說:“為了文字獄,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在文化獨裁恐怖下,中國的知識分子終日戰戰兢兢,怎麼可能解放思想,探索社會的革新,尋找新的發展出路。沒有思想創新,國家又怎麼可能走向新的方向。在這一點上,晚明社會就強得多,可惜在當時中國已經燃起的社會變革的星星之火,被清徹底給滅了。乾隆這個文化屠夫,竟然被後人特別是當紅的偽文化精英吹捧為文化楷模,真是無恥至極!我們真的覺著臉跟良心都是多餘的東西,可以不管不顧嗎? 跟唐宋帝國不同,儒家政治思想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嚴重製約著中國經濟與政治變革,成為實現現代轉型的絆腳石。閹割的儒家道德倫理使知識分子失去了批判的自覺和勇氣,沉醉於文化“醬缸”中無心自拔。文化本位主義嚴重阻礙了精英們的視野,對世界變化麻木不仁,表現出驚人的無知、偏執、自大與自閉。

在明代末期,已經有不少優秀的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了時勢變化,提出了新的批判性思想,儘管有點粗糙。如思想家黃宗羲提出 “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鳴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呼籲廢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唐甄更不客氣:“自秦以來,凡為帝王者皆賊也。殺一人而取其匹布鬥粟,猶謂之賊;殺天下之人而盡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謂之賊乎?”但滿清入關後,真正實現了“萬馬齊喑究可哀”,繼續以已經不合時宜的狹隘的道德或者偽道德作為帝國統治的依據,徹底消滅新思想,新科學與技術根本得不到重視。

明亡後100多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水平幾乎沒有任何進步反而大踏步倒退。而同時莫斯科大學、美國科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等相繼建立,科學與人文建設日新月異。與此對照,清1795年參加會試的舉人中竟然有116個80多歲的老頭,乾隆為此龍心大悅,把這作為太平盛世的重要符號,讓人啼笑皆非!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感慨地說“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經濟上乾隆除了強化“小農經濟”模式和閉關鎖國的政策,基本上無所作為,最終因愚蠢的清貴族“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變為泡影。太平盛世實際上是農業文明的迴光返照,嚴重阻礙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乾隆時全國合法的鐵礦廠只有93處,甚至落後於明代的水平。乾隆爸爸雍正要求只能在“不可以種植五穀之處”種植經濟作物,理由是“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則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實際上人口大量增加已經超過了土地的承載能力。國家對工業與商業發展的抑制使就業崗位有限,無法消化多餘的農業人口,更多人陷於貧困,或離開土地後成為遊民,造成嚴重的政治危機。嘉慶初年的白蓮教等一系列社會暴動,就是乾隆送給兒子的禮物。在中國繼續頑固推行幾千年前的古老生產模式的同時,英國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並迅速崛起。從英國特使馬嘎爾尼送給乾隆皇帝的禮物與乾隆的回禮中,就可見一斑。

由於嘉靖年間的海禁引發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如“倭寇”事件。迫於壓力,隆慶皇帝解除了海禁,對外通商。可是清入關後,又逐漸恢復了海禁政策,實行閉關自守,乾隆時達到極致。在給英皇的信中,乾隆皇帝傲慢地宣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自詡“撫有四海”的乾隆是否看到,在他統治的年代,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建立,法國大革命革命取得成功並發表了著名的《人權宣言》,帝王的腦袋也被砍下幾個,彼得一世剪掉了俄國人的大鬍子,一個強大的帝國正在崛起。所謂的“天朝上國”只是自欺欺人而已。1793年,英國特使馬嘎爾尼來到中國,希望與大清帝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並通商,但乾隆根本不買賬,因為不願磕頭,乾隆皇帝甚至拒絕接見馬嘎爾尼。被羞辱的馬葛爾尼其實並沒有把這位太平天子當什麼東西,他認為所謂的天朝大國,只不過是一艘古老而殘破的大戰艦而已,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的狀態。閉關鎖國使中國喪失了重要的機遇,“天朝大國”災難性的命運已經不遠。

康乾盛世表面的繁榮加快了政治黑洞效應的膨脹並導致嚴重的社會與經濟危機,使社會處於一種極為不平衡的狀態,矛盾空前激化。乾隆年間,吏治腐敗到觸目驚心的程度。乾隆寵臣和珅被抄家時,其家產估計超過11億,足抵得上清王朝15年的財政收入。和中堂肆意妄為貪腐,竟然欺騙了乾隆一輩子。一個小農社會的財政收入畢竟是有限的,無法滿足乾隆六巡江南、窮兵黷武、大興土木、奢靡生活的驚人開銷,只能依靠和珅這樣的奸臣酷吏來搜刮民財,或通過捐輸、商人報效、鹽斤加價、公攤養廉、賣官鬻爵等非正常的收入來滿足。有了乾隆、和珅這樣的表率,皇親國戚、八旗子弟、文武百官的作為,就可想而知了。腐敗總是與政治黑洞效應相輔相成,一方面造成了國家權力不能完整、有效地實現,同時導致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從嘉慶開始,帝國的財務狀況就江河日下,直至滅亡。據清末薛福成《庸庵全集》中《查抄和珅家產清單》的記載,和珅被查抄的部分家產有:

房屋3000間,田地8000頃,銀鋪42處,當鋪75處,赤金60000兩,大金元寶100個(1000兩一個折十萬兩),小銀元寶56600個(100兩一個,折566萬兩),銀錠900萬個,洋錢58000元,制錢150萬文,吉林人參600餘斤,玉如意1200餘柄,珍珠手串230串,珍珠10粒,大紅寶石10塊,大藍寶石40塊,銀碗40桌,珊瑚樹11支,紗緞綢羅,綾羅綢緞一共有14300匹,毛呢嗶嘰20000板,狐皮550張,貂皮850張,還有其他的皮又各種粗細皮56000張,銅器和錫器361000件,名貴瓷器10萬件,鏤金八寶炕床24座,西洋鍾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婦女600名。查抄時曾經把和珅的家產編為109號,其中26號已估價的價值兩億六千四百萬兩白銀,剩下的83號沒估價。若以前26號的平均價值記,其餘83號總共八億四千萬兩白銀,和珅的總家產可達十一億。

與權力階層的浮華奢靡相對照的是,下層勞動者生活艱難,貧富分化加劇,從而導致了尖銳的社會矛盾。詩人魏來朋筆下的太平盛世是:“濰北邑當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煙。無麥無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懸。膝下嬌兒莫能蓄,百許銅錢即便鬻。但令得主免飢餓,寧甘下賤為人僕。交錢交兒說分明,錢交兒不隨人行。翁亦無奈強作色,驅之使去終不能。望兒揮手頻頻打,旁觀誰是解救者?頻打頻來懷中藏,兒聲長號翁如啞。”


傳玉人翡翠


乾隆的罪狀太多了。

一、驕奢淫逸

他一生的六次南巡的花費是其祖父康熙南巡的數十倍,以千萬兩白銀計。

除此以外他又大修各種皇家園林和自己的陵墓,極盡奢華、奇巧之能事,勞民傷財。

為皇太后和自己過壽誕也是熱熱鬧鬧,極盡排場。

另外他還愛好收藏,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和心思在各種珍玩、書畫、古董上。

二、縱容腐敗

這位萬歲爺下江南除了上述的面兒上的花銷外,還走到哪兒,吃到哪兒,官員們對這位皇上也是想盡辦法逢迎討好,順便自己也撈點兒。這筆冤枉債還不都是老百姓掏錢還的。

另外,對於宮中的一應用度也是一慣心裡沒數,大手大腳,內務府的賬上一個雞蛋都值十兩銀子,其他的花賬還不知道已經誇張到什麼樣子了。但這位一概不管。連像他孫子一樣查問查問都沒有。只知道再多想花錢的主意。

最可惡的是設立了議罪銀製度,不僅是縱容官員犯罪,而且是在把國庫裡的錢洗成他私庫的錢。

別人不談了,從那個富可敵國的和珅身上,乾嘉兩朝反腐的嚴峻形式便可見一斑。

三、閉關鎖國

在康熙年間為了國內戰事有過短暫的閉關。但到了他手裡,閉關則成了常態,中西貿易受阻,中國近代化進程大大落後於西方。

四、驕傲自大

在他的眼裡對別國毫無尊敬,從他給英使的旨意中就暴露無疑,儘管我們從今天總結的數據來看他有這個驕傲的資本,但他自己其實並不真正瞭解他國的情況就沒來由的自信滿滿。即使他的詩和語錄裡多次提到他自知沒有祖父的勤學,沒有父親的努力,但這位爺依舊不慌不忙地玩兒自己的,私毫沒有愧悔之意。這是他所有罪狀的源泉。這就足以帶壞後人。

五、窮兵黷武

他有十全武功,但仔細看看似乎並不是每場仗都有打的必要,可他每次都要武力解決,浪費國力。

六、武備廢馳

在軍事方面,乾隆有極其矛盾的兩面,一方面他極其崇尚武力解決問題,有赫赫十全武功,另一方面,他卻對武器的更新換代絲毫不感興趣。英使送來的大炮他也看不懂,沿海的炮臺直到邪片戰爭之時用的還是康熙爺置下的傢伙,怎麼跟人家比?難怪道光要說那句“武備廢馳,一至於斯。”

七、焚書坑儒

秦始皇和乾隆比這一點簡直仁慈得太多太多了。哪怕是康熙、雍正那麼敏感的時期也不像乾隆搞得這麼喪心病狂。

乾隆時的文字獄和銷燬的書籍數量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大的文化災難,其時長和惡毒程度比古往今來的任何時期都強得太多太多了。

另外,在乾隆朝唯一一件大家還比較推崇的文化盛事,也就是編訂《四庫全書》,其實也不像大家想象得那麼美好,其實在這個編訂過程中有著大量歪曲、篡改古籍的痕跡。

甚至對於本朝的歷史,對於自己祖先留下的文件,乾隆也進行了大量加工和刪改,比如“皇太極”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乾隆時的史書上,收回並銷燬《大義覺迷錄》,給多爾袞平反(可能趁此銷燬了大量不利於皇家臉面的各類文件)等等。

八、教子無方

如果乾隆本人還湊合,他的繼承者嘉慶則昏到了骨頭裡。

但孩子本來都是無辜的呀,乾隆可以先考慮好一個好繼承人的標準,從小好好地教育他的兒子們,再選個優秀的來繼承皇位,給大清留個好未來。

可他既無教子之方,又無識人之明,讓他的繼承人用虛胖的體格接下他留的爛攤子後只能留下這樣的名言來總結自己治理的國家:“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娛樂圈小電臺


近代中國有著百餘年的民族恥辱史,原因其實就是落後就要捱打,那麼近代中國衰落的源頭在哪裡呢?其實就是開始於乾隆時期,並且可以說問題就出在乾隆皇帝弘曆這個人身上。



人格影響國格,性格影響國家命運,這話在乾隆皇帝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乾隆皇帝弘曆這個人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又窮奢極欲愛講排場,貪得無厭注重個人享受,於家而言他直接帶壞了清朝皇室的優良傳統,與國而言則直接造成了大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導致大清國很快衰落。

還在乾隆皇帝繼位之前,歐洲的主要大國如英國、法國、西班牙等都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些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科技水平已經遙遙領先於大清國。但是由於大清國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十分龐大,所以乾隆繼位前期的國力還是領先於世界的,但是此時的西方列強都在奮勇發展、科技發展助力社會生產力一日千里,但是乾隆還沉醉在他的江南繁華夢中,只想著江南的美景和美女,一生中六次下江南,耗費無數,國庫都被他揮霍乾淨了,猶然不滿足,還要建圓明園。



當英國訪華大使馬嘎爾尼伯爵在1800年前後帶領幾百人的使團來到中國訪問的時候,自稱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仍舊沉醉在自己天朝上國的幻象之中,對馬嘎爾尼帶來的先進科技儀器和軍事裝備不屑一顧,據說英國人為表示和中國通商交流這種示好的誠意,把當時西方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帶了過來,不料乾隆皇帝看了說,這和我們小孩子玩的萬花筒一個樣子,並且英國人也帶來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作為禮物送給乾隆皇帝,但乾隆皇帝仍然至高至大,明明人家的火炮很先進,他卻說我們大清國家家戶戶都會放炮(鞭炮),而且他對不遠萬里過來造訪的馬嘎爾尼使團也很不禮貌,曾經因為下跪的禮節計較了很長時間。

馬嘎爾尼滿懷希望而來,卻滿懷失望而去。100年後的1900年,英法聯軍的長槍短炮攻破北京城,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往西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在圓明園的某個倉庫裡,發現馬嘎爾尼訪華時帶來的火炮仍然安放著,連箱子都沒有打開過。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正是由於乾隆皇帝的至高至大自以為是固步自封,才使中國錯過了和西方同步發展的機會,也正是從乾隆皇帝開始,清朝從“康乾盛世”滑向了“道鹹衰世”,之後一蹶不振,並走向了滅亡的結局,而對中華民族而言,也正是由於乾隆皇帝的不良表現,才導致了百年民族恥辱史的出現。


超能博士


第一罪,編纂《四庫全書》,編纂中實行狹隘的文化方針,銷燬了很多文化典籍,成為一次“盛世”中的文化浩劫。魯迅說“全毀,抽毀,剜去之類也且不說,最陰險的是刪改了古書的內容……我以為這之後,則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

第二罪,乾隆是個文化屠夫,大興文字獄,整個滿清160餘起文字獄案中,乾隆時就有130餘起,佔比80%。乾隆時的文字獄主犯都被處以極刑,親屬男15歲以上斬,15歲以下及女性為奴。乾隆朝中國的知識分子終日戰戰兢兢,只好甘做奴才,阻斷了中國思想界的創新之路,因此乾隆朝所謂的太平盛世成為中國實現現代化轉型的絆腳石。

第三罪,因為所謂的乾隆盛世,中國的軍事力量迅速走向衰落,八旗子弟只知養鳥、鬥蛐蛐、逛窯子、捧戲子,成了正兒八經的紈絝子弟,“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明朝時火力強大的紅衣大炮,在乾隆朝是廢鐵一堆,棄如草芥。明朝時中國造船世界一流,乾隆朝“帆船很不結實,由於船隻吃水淺,無法抵禦大風的襲擊”,正是乾隆朝的科技倒退造成了未來八國聯軍進中國的恥辱。

第四罪,乾隆朝強化“小農經濟”模式和閉關鎖國的政策,重農抑商,在歐美崛起,工業革命,西方大步邁向資本主義社會時,乾隆大帝自詡“天朝上國”,帶領中國走向了歷史的退步。而且,乾隆帝執政長達六十年,退休後仍當太上皇,成為阻礙中國歷史進步的罪人。


歷史春秋網


一個人,如果剛愎自用,冥頑不化,好大喜功,極端自負,殘忍嗜殺,冷漠無情,窮奢極欲.......這都不可怕,哪怕他當了皇帝也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這樣一個皇帝,還活的可長,那就十分可怕了。

乾隆貪不貪?貪!他不僅僅貪財富,全天下都是他的,他才無所謂。他更貪名分,他給自己上了一系列的稱號,最有名的就是十全武功,十全老人。十全武功裡有徵討緬甸這一事件。這次戰爭先不說是否勝利了,緬甸軍隊已經裝備了英軍火槍,對清軍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基本讓中國人見識了熱兵器的威力,他呢,視而不見,只把這事算作自己的功勞,對先進武器仍然持打壓態度。

乾隆狠不狠?狠!納粹曾經用現代的毒氣室等工具想要滅絕猶太人,成功了嗎?沒有,猶太人還在!乾隆滅絕準噶爾人成功了,準噶爾一族高過車輪的男性全部被殺。當然,站在我們的角度,準噶爾頻繁叛亂不得不除,但這件事可以看出乾隆之狠。有句話說,康熙三年一次文字獄,雍正一年一次文字獄,乾隆一年三次文字獄。他爹雍正對曾靜等不滿文人的做法是親自下場跟他們辯論,還把辯論內容寫成《大義覺迷路》給全天下人看。乾隆就利索多了,殺,把當時已經七十多的老頭曾靜又拉出來殺了。乾隆一朝,因為文字獄掉腦袋的太多了,羅列在這裡你們看不完的,百度去吧。

乾隆俗不俗?俗!乾隆一生寫了四萬多首打油詩,沒錯,全是打油詩,一首有文學價值的都沒有,而且他不是寫在普通紙上,他寫在各種文物明畫上,比如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全是他的打油詩。他還喜歡在名畫字帖上蓋章刷題記,一蓋就是一大片,看這幅,上面那個最大的“神”,還有周圍一圈印章都是乾隆乾的,文物界的一朵毒瘤。

一個人製造垃圾不可怕,可怕的事製造了一輩子垃圾,更可怕的很多寶物被他變成了垃圾還有一堆人在誇他。

明朝正德皇帝去江南玩了一圈,被文臣各種痛罵,說他是煬帝第二,貪圖享受的昏君,乾隆去了六次江南......現在你去南方吃小吃,連路邊的蔥拌豆腐都恨不得來一句,當年乾隆爺吃了,讚不絕口......但是沒有文臣敢罵他,為啥?罵正德最多打打屁股,乾隆那一個字說錯都是要砍人的。

乾隆修四庫全書的時候,會銷燬一些書籍,《四庫全書》總共三千五百多冊,銷燬書籍共計15萬冊,這哪是修書啊,就是燒書,把燒剩下的釘起來也比修的多。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跟他比起來差不多是螞蟻到大象的差距。毀滅文化之首功,乾隆當居第一。

如果要給乾隆朝評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禁錮”。文化禁錮,思想禁錮,科技禁錮,地理禁錮,從乾隆朝開始,已經落後西方的中國失去了最後的超越機會,為中國後來百年屈辱的歲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乾隆那位置跟常凱申一樣,就算放頭豬上去都能比他們強,因為豬不會外行指揮內行,可以讓能幹的人發揮自己的本事,不拖後腿,而不是什麼事都要插一腳,插好了給自己記個十全xx,插不好就把當事人砍了。

就這麼一個玩意兒,活了87歲,當了六十多年皇帝你說氣人不氣人!!!


扣毛


清朝乾隆皇帝是滿清入關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自公元1735年8月23日即位至1795年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即嘉慶帝),乾隆在位六十年

乾隆在位期間,清朝的吏治腐敗,尤其是在乾隆晚年寵信和珅,導致和珅專權,貪贓枉法,嚴重破壞了吏治。和珅短短數年之內就從內務府鑾儀衛中一個低級武官,直至位居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和大學士,而且前後專權達24年之久。自和珅以下,各級州府道臺無不貪腐。許多地方因貪官汙吏豪強橫行,民怨載道,部分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百姓離心。中央政府的支出主要靠封疆大吏上供,經濟收入入不敷出。吏治腐敗是清朝政府各項制度內部淪喪的開始

公元

1757年,乾隆自詡為“天朝上國”頒佈禁海令,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其他港口的對外貿易,實際上關閉了當時中國發展經濟和世界共同進步的大門。。。。。。。

乾隆帝中年以後,開始好大喜功, 大興土木,六下江南,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乾隆的老子雍正去世時,給他和國庫留下五千多萬兩白銀,到乾隆中後期,國庫就嚴重入不敷出。以致於出現官員犯罪可以花錢免罪的“議罪銀”制度

乾隆帝在位時,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常以他的爺爺康熙為標杆,乾隆在位60年間,先後兩平準葛爾丹、平回部、兩平金川、平緬甸、平臺灣起義、平安南、兩平廓爾喀。晚年自詡為“十全老人”。乾隆在位60年,就有四分之三約四十五年在進行戰爭,耗銀幾千萬兩。乾隆所進行的戰爭,有鎮壓民變,有平息叛亂,有揚兵耀武,也有小題大做,有得不償失。

乾隆的“十全武功”,不少是湊數的,比如緬甸、安南之役損兵折將,純屬小題大做,最後是對方懾於清朝帝國的強大,主動議和才勉強讓他找到了臺階可下;二徵大小金川是維護國家統一雖然有較大意義,但損失巨大;況且其中有的武功並不正義,例如殘酷鎮壓林爽文起起義和出兵安南

乾隆帝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正處於近代前夜的中國和西方的差距


看春天來了


乾隆是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罪人這個確實很難說,不過如果對比一下和乾隆同時代的另外一個人,乾隆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乾隆出生於1711年,卒於1799年;華盛頓出生於1732年,卒於1799年。也就是說,乾隆的活躍的年代和華盛頓活躍的年代有著很大的一段重疊。


但是事實上,我們總會下意識的認為乾隆和華盛頓是兩個時代的人,乾隆生活在古代,而華盛頓生活在近代。

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覺,我們看一下兩人的生平就能有所瞭解。

乾隆自號十全老人,立有十全武功:

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首先一點,乾隆在領土統一方面還是有貢獻的,平定準噶爾叛亂和大小合卓叛亂,以及平定金川,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領土控制。至於說降緬甸安南,姑且就當乾隆在吹牛逼吧,勞民傷財卻基本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說完了貢獻,接下來要說乾隆的黑點了。

首先一點,乾隆在位期間,編撰了《四庫全書》。這個所謂的全書,其實就是一次對於中華文明的閹割。乾隆的操縱下,他的御用文人們大肆毀壞古籍,只挑選那些利於自己統治的書籍。

其次,乾隆在位的晚年,沉迷於享受,任用和珅這樣的大貪官為其斂財,六下江南也是勞民傷財,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已經是最後的餘暉!


再者,乾隆固定自封,還依舊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舊夢中,拒絕同世界接軌,當西方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時,乾隆還沉醉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中無法自拔。

另外,乾隆長期霸佔著皇帝的寶座,導致國家領導層缺乏活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華盛頓:

華盛頓最大的貢獻在領導北美十三洲的殖民地人民發表了《獨立宣言》,打敗了英國,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而美利堅合眾國在日後成為了世界霸主。


乾隆並不是沒有一點貢獻,但是他的格局和同時代的華盛頓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在時代的浪潮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乾隆就是那個固步自封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