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今天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講講什麼是區塊鏈

2016年,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團、高盛集團、納斯達克等在內的金融巨頭,都表達了對區塊鏈技術的熱衷。這些巨頭們熱衷的區塊鏈技術,又被稱為分佈式賬本,那麼分佈式賬本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先從另外一件事說起。


今天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講講什麼是區塊鏈

在成立之前,人們用自行車馱著裝滿債券的包,在華爾街騎來騎去,目的就是儘快完成清算。後來業務越來越多,自行車就忙不過來了。20世紀60年代,華爾街每週只交易4天,每天4個小時,就是為了能讓清算速度跟上交易量。

今天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講講什麼是區塊鏈

這樣發展下來,大家覺得不行啊,自行車肯定跑不過計算機。1971年,有人就開會說,咱們想想辦法吧,於是提出了DTC(美國存管信託公司)清算系統。這個系統的辦法就是所有的交易都要在系統內進行,包括經紀人也要接入這個系統,現在納斯達克還在用。

很明顯,它的問題只是換了一輛可以踩油門的電動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影視劇裡,皇上、一家之主的去世導致整個國家和民族陷入混亂甚至崩潰,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央集權這種系統是沒辦法長存的,當交易足夠多、經紀人足夠多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系統也有癱瘓甚至崩盤的危險。

於是專家們想,自治式、分佈式的系統會不會好一點呢?答案是肯定的。區塊鏈就是一個分佈式的賬本,每個節點都可以顯示總賬,然後維護總賬,而且不能篡改賬本,除非你控制了超過51%的節點,但這是不可能的。

再簡單一點,假如你們家裡有個賬本,讓你來記賬。在以前,就是爸爸媽媽把工資交給你,讓你記到賬本上——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的。中間萬一你貪吃,想買點好吃的,可能賬本上的記錄會少十幾塊,然後你想買個手機,賬本上就少記錄幾千塊。這只是舉一個例子,我相信小時候大家都想從爸爸媽媽的口袋裡拿點錢來花。

今天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講講什麼是區塊鏈

但有了分佈式賬本後,這些問題就不會有了,因為你在記賬,你爸爸也在記賬,你媽媽也在記賬,他們都能看到總賬,你不能改,爸爸媽媽也不能改,這樣想買菸抽的爸爸和想貪吃的你都沒辦法啦。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其本身是一系列使用密碼學而產生的互相關聯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條經比特幣的網絡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