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你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

从一个小故事讲起

一条崎岖的山路上,驾车行驶着,心里想着,还有一个小时就到老家了。猛然发现路上落着一只小鸟,刹车,但已然来不急,小鸟并未飞走,车身驶过,从后视镜观察到小鸟跳到了路边,应该是受伤了。下车查看,小鸟受伤无法飞行,但并无明显致命伤。心生愧疚,遂想着带回家养两天,伤好了自然就飞走了。很快回到了老家,家人爱心爆棚,为小鸟搭建小窝,喂水喂食。一夜安睡,不成想,第二天起床发现小鸟自己跳出了小窝,而且被家里的猫抓掉了一块肉。心疼之余,老家是没办法让它养伤了,于是带回了城里,重新安置小窝。又过了一天,早上起床,发现小鸟已经死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你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

你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

不清楚小鸟的死因,或许是受伤、或许是绝食,更或许是认为被捕失去自由,郁郁而终。其实只是因为造成小鸟受伤,想要帮它把伤养好,重返蓝天而已。你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尽人事,听天命。人与动物很难沟通,产生误解难已避免。然而人与人呢?有多少人总是以爱之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学会沟通和表达,倾听对方的想法,同时阐述自己的想法,也许可以让关系更加融洽。

你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

沉默的组织是可怕的

进一步思考,小鸟没办法向人类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人呢?在某些组织中,人拥有表达的能力,但却没有表达的欲望。对组织的失望只能藏在心底,对组织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对组织的安排选择阳奉阴违。然而领导者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因为他的周围只有阿谀奉承,偶尔的铮铮直言也会被当噪音处理掉。古往今来,这种缺少真话,沉默的组织比比皆是。现代公司型组织中更是数不胜数,一言堂的领导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然而站在创始人的角度,公司倒闭了对员工而言只是换个地方重新打工,但对自己而言,却是万千心血毁于一旦,基于这个思考,你还会对员工的沉默视而不见么?公司想要长久,打造一个敢于说真话的组织氛围非常重要。一座大厦是否稳固,打地基的工人是最有发言权的。

你想给的,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

啰啰嗦嗦唠叨一通,只是想告诫自己,沟通和表达是关系融洽的基础,尽量不要让对方猜你想要的,也不要臆断对方想要的。另外,如果有一天拥有决定权,请打造一个敢于讲真话的组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