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時評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時評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建設恬淡靜謐、優美宜人的美麗鄉村,是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必然要求,也是農民群眾的美好向往。要建設好美麗鄉村,必須實施好以下六大工程,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是實施農村垃圾治理工程。逐步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化運作、減量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數字化管理、法治化保障的工作機制,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能力,推動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探索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總結推廣分類收集的經驗模式。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加快清理路邊、河邊、山邊,特別是村莊內外積存的建築和生產生活垃圾,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等問題。

二是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工程。合理選擇農村改廁模式,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汙染公共水體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衛生廁所,鼓勵建設農村公共廁所。聚焦加快建立並運行農村改廁管護長效機制,堅持建、管並重,把“管”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廣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企業或個人成立農村廁所管護服務站,紮實做好廁具維護、故障維修、糞液收運等服務工作,讓群眾用得放心、省心、舒心,確保把好事辦好。

三是實施農村汙水治理工程。合理確定規劃佈局,按照統籌城鄉生活汙水處理、統籌改水改廁的原則,以縣為單位編制縣域村鎮生活汙水治理專項規劃。對輸水工程沿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的村莊,優先解決汙水治理問題。創新汙水治理模式,推動城鎮汙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城市、鎮區和園區周邊的村莊接入城鎮汙水管網。位置偏遠、達到一定規模的村莊,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操作、易維護、高效率的汙水處理技術,建設經濟實用的汙水處理設施。

四是實施村容村貌改善工程。加快推進農村道路建設,實現穿村公路和村內主幹道路硬化全覆蓋,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為農村群眾出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條件。實施城鄉供水水質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供水同網、同源、同質。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推進村莊綠化亮化,建設綠色生態村莊,在村莊主要街道兩側,文化廣場、學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場所安裝照明設施。穩妥推進農村地區清潔供暖。

五是實施美麗村居建設工程。開展田園建築示範,引導建築師下鄉開展農房設計指導,打造特色鄉村風貌。打造一批體現地域特色的傳統民居,建設一批富有鄉村氣息的田園建築,培養一批傳承古法技藝的鄉村建築工匠。挖掘傳承傳統文化,加大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編制村莊保護髮展規劃,加強對古居、古街、古井、古樹、古橋、匾額等歷史文化要素的保護利用,注重注入旅遊元素,發展鄉村旅遊。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劃定全省鄉村風貌分區、特色風貌帶、田園建築示範點,編制鄉村風貌建設技術導則,保護山水田園景觀,整治美化公共空間,發展體現地域特點、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徵的鄉村建築。

六是實施美麗鄉村管護工程。逐步構建起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以利用促保護,鼓勵採取市場化運作手段,支持環保設備生產企業、第三方環保服務公司、旅遊開發公司等市場主體,通過“認養、託管、建養一體”等模式開展後期管護,有條件的農村新型社區及經濟強村,可以探索建立物業公司。探索建立“建設運營一體、區域連片治理”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運行模式,以縣為單位劃分片區,項目統一打包,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行城鄉垃圾汙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農村垃圾汙水治理農戶付費制度,健全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0619/1004946.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王志國 單位:山東省招遠市委黨校)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email protected],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