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觀察|我樂家居:市值最迷你的定製傢俱,但經銷商更換的有點快

文 | Emay

在定製家居行業整體業績快速增長之時,有一家公司公佈的業績卻出現大幅度的虧損,這家公司就是市值最為迷你的我樂家居(603326.SH)。

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25.98%;而家用輕工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6.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9.01萬元,同比下降121.41%,而家用輕工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19.80%。

在營收尚可的情況下,我樂家居的淨利潤表現卻很糟糕,這主要還是和費用高企有著較大的關係,背後是公司在向定製家居轉型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

與此同時,翻看公司前幾年的數據可以發現,公司經銷商減少的數量一度相當大,比增加的數量還要多,而和其他公司相比,則可能存在經銷商管理體系較混亂的問題。

年報業績低於預期

此前,我樂家居公佈了2017 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5 億元,同比增長35.3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77萬元,同比增長21.86%;扣非後淨利潤7742 萬元,同比增長12.36%。儘管看起來還算不錯,但是,券商發佈研究報告稱,我樂家居的這一業績略低於預期。

觀察|我樂家居:市值最迷你的定製傢俱,但經銷商更換的有點快

公司2017 年加大全屋定製業務的推廣力度,並不斷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提升產能配置等,全屋定製市場培育初見成效。從產品類別來看,本期廚櫃業務收入57,754 萬元較上期增加5.57%,而全屋業務收入33,747 萬元較上期增加161.34%,實現快速增長。由於全屋定製業務仍處在導入期,因此毛利率僅為31.8%,要低於廚櫃業務40.0%的盈利水平。

公司持續加強經銷商銷售網絡的建設,在增加一、二線城市銷售網點佈局的同時,繼續優化三至五線城市銷售網點。

截至2017 年12 月31 日,公司共有經銷商740家,全屋專賣店362家,廚櫃店700 家,整體較2016 年增加300家左右門店;同時公司自2016 年開始啟動直營業務,2017 年報告期直營實現7,073 萬元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26 倍。

公司2017 年完成南京直營渠道的佈局及優化,圍繞廚櫃及全屋定製展開營銷及推廣活動,為公司打造品牌標杆城市開啟第一步。

2017 年完成南京直營渠道的開拓和佈局,公司為優化和拓展加盟渠道,對銷售隊伍人員進行了擴充,同時為支持經銷商加大了品牌運營以及業務宣傳投入,導致公司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69.09%,銷售費用增長遠大於收入增長,導致公司淨利率有所下滑。而費用的大幅度增加,正是公司業績下滑的原因。

定製家居業務佔比加大

如果說在去年年報公佈的時候,公司的業績只是低於預期的話,那麼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業績則是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我樂家居今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25.98%;家用輕工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6.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9.01萬元,同比下降121.41%,家用輕工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19.80%,公司每股收益為-0.02元。

對於公司整體收入增速水平偏低,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公司所在地南京一季度雪期持續共約一個月,期間公司物流停運,從而影響訂單實現所致。

原來以廚櫃業務起家,我樂家居於2015年開始涉足全屋定製業務,主要擁有整體廚櫃、定製衣櫃和全屋定製三大系列產品。其全屋定製業務2016年開始實現營收,收入為7466.49萬元,佔全年營收的11.05%,至2017年我樂家居全屋定製及衣櫃業務為3.37億元,同比增加161.34% ,佔全年營收的36.88%。

可見,定製家居業務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

觀察|我樂家居:市值最迷你的定製傢俱,但經銷商更換的有點快

據瞭解,2016年、2017年公司全屋業務端實施讓利經銷商的政策,因此導致其毛利率水平偏低。直營門店擴張使公司的房租、薪酬、廣告促銷費用投入加大,又因今年初公司將廚櫃和全屋業務拆分成兩個獨立事業部,並增設特渠事業部,增招了200多員工,人員費用增加,致使2018年第一季度銷售費用大幅增長,銷售費用率同比提升4.56個百分點,至24.54%。

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略有降低,最終期間費用率同比提升4.27個百分點,拖累了淨利率水平。雖然理財產品貢獻收益168.65萬元,淨利率仍降低1.03個百分點(為-2.58%),虧損較去年同期有所擴大。

公司為業內相對年輕品牌,近兩年仍然處於全屋定製業務培育期,是導致淨利潤增速低於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

經銷商體系不穩定?

對於我樂家居來說,除了轉型定製家居需要面臨費用高企的問題之外,從公開的數據可以發現,公司的經銷商體系相當不穩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樂我樂家居的管理成本。

截至2017年底,公司共有經銷商740家,相較於2016年的706家門店增加34家,相比2015年的807家門店,有所降低。降低的原因是,2015年和2016年我樂家居分別有101家和201家經銷商退出。雖然,2015年、2016年分別新進了124家和100家經銷商,但退出的數量還是相當大的。

觀察|我樂家居:市值最迷你的定製傢俱,但經銷商更換的有點快

可見,公司的經銷商體系相當不穩定。這也就意味著我樂家居可能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和時間,用來重新招商和新建店鋪。

經銷商的退出也會存在本身的因素,但是如果長期都存在經銷商大量退出的情況,則能說明公司在管理上是存在問題的。

從過去的數據來看,我樂家居是相當依賴於經銷商渠道的,從2015年—2017年,這一佔比都要超過80%,比例相當高。

事實上,經銷商高佔比在行業中也是比較同行的做法,比如索菲亞,也是採用以經銷商為主,以直營專賣店和大宗用戶業務為輔的複合營銷模式。不過,相比我樂家居,索菲亞的經銷商呈現了穩步上漲的態勢。

在2017年底,其中經銷商的渠道佔比91.23%,“索菲亞”全屋定製產品擁有經銷商1200多位,全部店面超過2200家。在2016年底,“索菲亞”全屋定製產品擁有經銷商1000多位,全部店面超過1900家。在2015年底,擁有的經銷商是950多位,經銷商專賣店1600間。

從其他幾家龍頭公司的經銷商情況來看,也基本上處於穩步增長的態勢之中。可見,對於我樂家居而言,可能不僅僅是費用增長的問題,經銷商管理體系是否能夠穩步前進,也是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