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特朗普以商人思維治國,與一般政治家的理念有什麼不同?

空杯子


商人特朗普其實很早就具備了當總統的潛質:他的領導力;對媒體瞭如指掌,使用起來駕輕就熟。更重要的,他能夠確保自己不受任何利益團體的遊說或利用,因為他不缺錢,不會被利益所驅使。

所以,商人鉅富出身的特朗普當總統,能保持清醒和獨立的意識,不受外界利誘。

事實上,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沒有接受過任何特殊利益團體的政治獻金,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一般的政治家都會堅持“政治正確”。這其實是一個因循守舊、循規蹈矩的代名詞。

特朗普說過,其他美國總統都希望卸任後,別人從歷史上審視他們的時候,是一個個不會犯錯誤的人。多做多錯,不做不錯,明哲保身,歷史偉人。

特朗普打破了這一切。

在他當選總統之前的一段時期,美國的治理其實出現了嚴重問題,走到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正在快速滑落。美國陷入與自身利益關係並不大的海外戰爭、大量個人和政府數據被竊取、工作機會減少、經濟下滑嚴重。

奧巴馬政府的移民政策讓那些通過合法途徑申請移民的人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因為非法移民同樣能通過不上臺面的渠道“移民”到美國,還能搶到各種先機,這又導致美國治安的下滑。

有人發出質疑,美國還能當老大麼?所以特朗普喊出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口號其實非常具有“時代意義”。

美國選民當然也把這些問題看在眼裡。所以,對他們來說,希望能換一位新人做總統,能帶來真正Change,而不是停留在口號,一位沒有從政經驗、與利益集團無瓜葛的人做總統。

這個人就是特朗普,所以特朗普的當選是一種偶然,但從以上分析來看,又是美國曆史的必然選擇。

談判、交易、管理是商人特徵之一,也是特朗普當總統的一筆巨大財富。

談判和交易一樣,最高境界是藝術,雙方或多方都獲益。特朗普深諳此道,在國內和對手民主黨交易,在國際層面和對手交易。

對特朗普來說,當總統以後,必然不能全心照顧自己的企業,而且他是一個只領一美元工作的總統。

決定擔任公職,特朗普的企業價值縮水嚴重,他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當然,為了規避利益衝突,也不允許他再繼續經營自己的企業。

上任總統後,特朗普的企業不僅沒有獲利,反而在經濟上是受損的。(完)


蔣曉峰Terry


特朗普是典型的商人,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其政治經驗為零,連像中國的村長級別的小官都沒當過。不過其商場經驗卻是十分豐富,幾起幾落,不僅留下了很多特朗普大廈等資產,還出版了好幾本有關如何生財有道的書。

作為商人執政,特朗普並非先例,比如前韓國總統李明博長期執掌現代集團,前泰國總理他信也曾是商人出身。不過相對而言,作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卻格外引人注目,因為至少從近十任美國總統來看,基本都是政壇老手出身,雖然里根被諷為二流演員,但出任美國總統前也當過地方大員。像克林頓、奧巴馬這樣的政治精英,更是在大學時期就參與公共服務,積累政治經驗。如此的反差和特朗普的獨特個性相結合,使得特朗普的商人標識更加凸顯,在其治國理政中也體現的尤為明顯。

從目前特朗普執政1年多的所作所為來看,其商人治國思維的特點還是比較突出。

一是注重實際利益。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格外關注美國的實際利益,對所謂的美國全球領導地位、軟實力、聲譽等不太關注。在貿易問題上非常關注美國的貿易逆差,逼迫與美國有大額貿易逆差的國家做出讓步。

二是交易思維突出。特朗普在國內外政策中都有著較為明顯的交易主義特點。比如在聯盟關係中將美國的安全保護等同於交易,要向盟國收取保護費。

三是實用主義至上,手段極為靈活。特朗普的施政手段比較靈活,缺少意識形態、價值觀等的約束,甚至在一些歷來被視為美國政治正確的種族、移民、控槍等問題上,特朗普也敢於發表觀點,有違政治正確禁忌。

四是偏好雙邊談判,對高風險——高回報有點執著。特朗普特別喜歡打電話,上任以來經常和各國政要打電話聊聊國際大事。對多邊主義不太感冒,所以推出了TPP\\氣候變化協定等一些多邊機制。而且其酷愛冒險,經驗在談判前虛張聲勢,同時也善於威逼利誘,進而獲取優勢。

總體來看,特朗普的商人特點顯著,對其性格與思維的塑造基本定型,這也不可避免地為其治國理政打上了印記。


凌勝利


他也不全是用商人的思維治國,還包括娛樂明星的思維,因為特朗普本人就是一個商人加娛樂明星,具體哪個更多一些就不好說了!

對於比較傳統的政治家的區別就是他在經濟的第一線幹過,對經濟的實際情況和一些底層的人民是比較瞭解的,而且因為是商人他對資本的損益表示很敏感,對於一些勞民傷財但是又沒有什麼效益的對外項目,他是比較排斥的,這個就可以解釋,他上臺之後一切的退群行為!

這對貿易也大概是如此,他覺得之前美國降低自己的關稅,讓外國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而其他國家沒有對美國相應的降低關稅,覺得很吃虧,認為這傷害了美國人民的利益,所以他上臺之後,在貿易關稅上面比較激進,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選票,另一方面也確實是商人的思維在作怪!

我覺得他上臺的益處基本上就是開吃,向美國人民灌輸一種理念,也就是畫清楚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界限,也要關注美國人自己的經濟權益,但是不能不說,這一種政策轉向過於劇烈,導致了美國人和其他國家的人都很不適應,對於國際環境也確實有一些衝擊作用!


帝國曆史


特朗普上任伊始,馬上就廢除了奧巴馬的醫改法案,退出已磨合成型的TPP協議談判,這些除了是因為兩黨競爭的政治背景之外,表現的也就是濃厚的商人思維治國的色彩。

就拿退出TPP來說,特朗普認為美國帶著一批小兄弟虧得太多,承擔的責任過大,從他的商業頭腦來說,這完全就是個賠本買賣。他就沒想到,TPP一旦搞成,美國看似有些虧,但是總的貿易蛋糕做大了,對各個成員國都是有利可圖的。他就不知道先予再取、先舍後得的道理。而且,奧巴馬搞這個TPP,不單是利用自由貿易手段從經濟上要佔得先機,遏制中國,還在政治、軍事上,有力於形成一個國家集團,這對中國的遏制程度更大。特朗普這麼一輕率退出,使得奧巴馬為美國國家的圖謀完全泡湯,而且還有損美國國家的信譽,造成小兄弟國對美國的怨聲四起。這就是奧巴馬完全的商業頭腦治國,而沒有一點全局、長遠思維的結果。恐怕很多美國人都要籍於特朗普的這個行為,認為他是蠢豬、笨蛋!

再看看特朗普上任後的一系列舉動。不與默克爾握手,這都談不上有無政治家的風度,簡直就像個任性的頑童,沒法評說。到北約、到東亞的日韓,要求美國這幫小兄弟為所謂的共同防務多出錢,時間長了,這也必造成彼此之間離心離德。到中東,拿到沙特和卡塔爾的大筆訂單,簡直就像訛詐,弄得沙特開始向俄羅斯眉來眼去的。在敘利亞縱容支持伊斯蘭國,道義上完全失分,被俄羅斯抓住機會出兵,使得美國在敘利亞嚴重失勢。任性地宣佈支持東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在聯合國大會被世界各國臭臉。如此這般,不一而足,從中看出特朗普頭腦裡的政治思維佔比很低。

唯一干的好像靠譜一點的是,美國公司稅由35%大降到20%,這可能利好美國的企業和投資,但政府十年要多下1.4萬億美元的赤字,也是一個嚴重問題。這個好像世界上獨有美國解決債務問題更容易一些,它可以增發美國國債,開動印鈔機多印美元,讓全世界為美國的債務買單。這個靠譜?好像還是犧牲了美國的國家信義,有可能嚴重降低美元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特朗普正在以商人思維來治國,收取一筆筆眼前的利益,揮霍著美國的國家信義,毀壞著奧巴馬的政治遺產。難怪有人說,特朗普再幹兩年,美國就會迅速從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掉下來,是否真的如此倒很難說,不過特朗普單純以商人思維治國,直率、自私,不顧道義,雖然眼前能獲得一些商業利益,但長遠來看,其政治上對美國國家利益帶來的傷害會越來越大,美國的民粹主義可能終究要給美國帶來嚴重的後果。


空杯子


商人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宗旨,把這個思維移植到對國家的治理上,就是隻以追求經濟指標的增長為唯一訴求,其它的一切皆必須為這個目標讓路。退Tpp,退氣候協定,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砍掉聯合國的會費,砍掉各項援助經費……這為美國省了不少錢;敲詐小弟,推銷軍火,來中國籤大單,減稅促進投資……這一減一增,一年時間賺頭不小,股市、GDP、失業率都很給面子,所以,雖然有很多人在罵他,但目前川普的支持率還是很高的,畢竟多賺些錢,多有些工作機會,是生存的頭等大事呢!老百姓的第一個需求不就這個嗎?

這樣的事情的確只有川普能做得到,他把厚黑學融到骨髓裡去了,不怕毀約,不怕懟人,不怕吵架,不怕丟面子,不怕有辱斯文……杜特爾特總統與他有得一比,他的率性籠絡了不少的粉絲。

更多的中國人意識裡沒把他當成美國總統,而是當成一個喜劇演員一樣來欣賞,川普常常給我們上好戲呢,把金正恩做為互懟的對手,非常奇葩!一個火箭男,一個瘋老頭,兩個人互比核按鈕的大小,就像兩個打架的小孩拿著手裡的石頭互相威脅一樣。一句話把耶路撒冷給了以色列,攪得中東大亂,也讓美國在聯合國丟盡了面子。

川普這一系列看似瘋狂的舉動,讓一些好面子的、政治正確的、不同政見的政客恨得牙癢癢,民主黨抓住通俄門不依不饒,弗林認罪,前幕僚班農出書揭老底……以後的戲會不會越來越多呢?

《大學》曰: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我不認為川普能夠讓美國再次偉大,捨本逐末的做法,會取得眼前暫時的利益,但從長遠看,這是得不償失的。航空母艦再厲害,軍事據點再多,以一國之力來對抗全世界,能夠成功嗎?我認為是不能的。


塵紫茵


首先區分一下什麼是政治家,政客,商人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長期的政治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具有一定政治遠見和政治才幹、掌握著政黨或國家的兩道權力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著重大影響作用的領導人物。“政治家”是褒義詞,其理想是能為國家與人民服務,著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政治家作為一個協調者,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政策。但現實是政治家很多偉大的目標和政策並不能實現。政治家需要有妥協、委婉的手段,讓受益者和利益受損方接受,盡最大可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政策。

政客則是貶義詞,政客以政治活動為職業,追逐權勢,為了個人或團體利益不擇手段,搞政治投機、玩弄政治權術的人。政客為達到目的,不惜犧牲他人利益、社會、國家甚至一切。

商人是指以一定的自身或社會有形資源或無形資源為工具獲取利潤並負有一定社會責任的人,或者是指以自己名義實施商業行為並以此為事業的人。

特朗普當選總統前並沒有擔任過公共職務,其上臺後首先清算奧巴馬政治遺產,退出TPP,修邊境牆,減稅,到處樹敵,批盟友,這一系列手段可謂猛烈又直接,與美國傳統政治人物做法完全不同。特朗普是個成功的商人,但又是一個政治素人,從未經歷過這樣局面的美國精英和輿論只能把他的治國思維歸咎為商人思維治國。

獨到之處

美國從二戰後到今天,一直稱霸全球,但有一個事實是,美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國內外的問題和矛盾重重,美國傳統政治精英的治國理念似乎也挽救不了美國目前的困境。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快刀斬亂麻,清除一切束縛他手腳的枷鎖,來個大破大立。


布衣觀世界



肯定不同!

特朗普在做總統以前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商人的腦海中應該充斥著如何在生意場中擷取利益、獲得財富的方法。可以說在從政以前,特朗普沒有絲毫政治概念。

一位沒有任何政治經驗的富豪“總統″!沒有政治經驗是他的缺陷,但反過來說,又是他極大的“政治資本″。也許美國民眾已經對所謂的政治家失望透頂,期盼有這樣一位毫無經驗的人治理國家,希望他敢說敢做、無所顧忌,為美國社會注入一絲生機,挽回頹勢。瞧瞧,這就是事物的極端兩面性!

當前的美國缺政治家嗎?回答是: 肯定不缺!缺少的就是這種狂放不羈、粗中有細、敢於拳打腳踢的“狂人″。

作為商人,“美國利益優先一切″是他的治國宗旨。一位成熟政治家是不會、也不敢有這樣的思路。但唐納德.特朗普敢這樣做!因為他的腦袋中少了政客的條條框框,“無知者無畏″就是這個意思!


在政治家還在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時候,他已經敢於雷厲風行,大刀闊斧的下手。

一切,都要為國家服務,這裡包括國家名譽,包括被包裝好的個人政治理想,政治榮譽與遺產,這是政客追求終極目標。

而特朗普沒有這種概念,他拋棄虛名,只要國家利益,只圖實惠!

政客會把美國當成控制、征服世界的機器。

特朗普會把美國當成賺取世界利潤的機器。

每打一場仗,政客顧及的是政治影響、國際環境。

特朗普顧及的是要花多少錢,這筆買賣值不值得做。

政客,要做的是領導各國做世界總統。

特朗普要做的是美國聯合經濟董事長。

政客把美國看作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管理工作。

特朗普把美國看做是一個運營的大公司經營…
身份不同,思維也不同,治理國家的方式肯定也不盡相同。最後給美國社會帶來的結果也不一樣,給國際社會造成的衝擊力和影響力肯定也不一樣!


夢裡青山1




特朗普是一個純粹的啇人,當總統之前跟政治毫不沾邊,一輩子追求的是真金白銀,至少不要做賠本買賣,對美國建制派“政治政確”的空洞理念很不以為然。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能當選美國總統,這確實也成了美國曆史上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但我們仔細想一想,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二戰的勝利,特別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隨著美國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美國政治精英們的所謂普世價值在美國也得於深入人心,這也促使美國在全世界的野心不斷膨脹,完全拋棄了原本孤立主義的政策,上世紀九十年代前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隨即在全世界掀起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這也直接驅使美國希望在經濟上能通過金融霸權和對高科技的壟斷來坐亨其成;軍事上積極參與對世界資源的控制和爭奪,地緣上加緊對地區大國的遏制和削弱,以保持自已世界老大地位永遠屹立而不倒。但沒有讓美國人想到的是,前者使美國經濟逐步空心化,大部分實體企業都去了新興發展國家,造成國內實體經濟大幅下滑,這時候的美國除了滿大街的金融和科技精英外,中產階級急劇萎縮,失業率連年攀升;而後者又使美國政府財務負擔日異加重,只至財政赤字達到目前的20萬億美元,比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18萬億美元還要多,然而獲利的除了華爾街的金融大鱷以外,就是軍火商和能源大亨們。平民階層根本無法獲利,不但窮者越窮,還跟著國家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就業的嚴重不足,分配的嚴重不公,造成了美國社會嚴重的兩極分化,社會矛盾也日異突出。可以說美國中產階級的急劇萎縮是促使美國社會尋求改變的根本原因,這在當初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時就能看的出來,否則,他根本就無法擊敗同為民主黨人的希拉里,當上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任黑人總統。然而,奧巴馬的八年任期還是重回了華盛頓“政治精英”的老套路,對內對外無法擺脫財閥們和“政治正確”對他的裹挾,美國民眾期待的“改變”並沒有真正的發生,這就直接導致了政治素人特朗普2017年的上臺。當然,現在在許多人看來,商人總統特朗普也確實是個“異類”,這一年來,除了他完全甩開了建制派們“政治正確”的包袱、滿口大炮以外,更多的還是反應在他對國家管理的商業模式之上,去除了不少美國傳統政治中的“務虛”、多了些商人的“務實”;少了些“政治”說辭,多了些“直來直去”。一年來,特朗普對內,他希望通過退除巴黎氣候協定和減稅法案使資金以及實體企業迴流美國、還以美國國家安全為由搞起了“禁穆令”和美墨隔離牆,以阻止非法移民搶美國人的飯碗,他還提倡僱美國人、賣美國貨,以擴大本土居民的就業;在政府管理上,他企圖照搬“公司化”管理模式,縮小政府規模,消除繁文縟節,去除冗餘人員,削減政府“不必要”的開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搞小政府大社會;對外,他逆全球化而行,在經濟上嚴重傾向於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在軍事上強調盟友要承擔更多責任,要交更多的保護費、銖緇必較,任何國際關係都是用赤裸裸的金錢來衡量,撇出了不少作為世界第一大國對國際社會的擔當和義務。而這些在建制派們看來,特朗普無疑是在削弱美國在世界上的軟實力,重回美國過去孤立主義的老路上去了。


十八子功


川普從大選開始就用赤裸裸的商人理念來推銷他的治國方略。在川普看來,美國如今的衰敗完全是奧巴馬的錯——美國花出去了太多的銀子,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所以,必須由他來使美國再一次偉大。

川普一把撕破了美國政客們“政治正確性”的面具,大嘴一張,滿口跑火車。這不正是商人的慣用手法——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嗎! 講什麼人權,說什麼意識形態,盈利才是硬道理。

先不說川普在國內的政績如何。看看川普在與外國領導人是怎麼打交道的吧。川普在競選總統演講時就揚言退出TPP,要日本與韓國增加軍費開支。否則美國就要撤軍。“自己的防務自己負責”。聽罷此言,安倍著實嚇得不清。忙不迭跑到川普大樓(此時川普還未就職)一來獻忠心,二來交錢。還有韓國總統,也是打電話保證按時交錢。

還有歐盟,川普的一番話,嚇得默克爾不得不說,歐洲的事還要靠歐洲自己。

川普上臺後,一一落實競選的承諾“買美國貨,僱美國人”。在川普看來,只有一對一的談判才能做生意,而TPP是美國對11國家談判的結果——先退出,再來一個一個收拾,免得在一起鬨抬物價,壞了規矩。

還有聯合國,繳費不辦事,撤資。 美國援助了那麼多國家,花了那麼多美元,關鍵時刻投了反對票。 停止援助,名字記下來,秋後算賬。

川普商人治國理念很簡單,投資必須有回報。不幹賠本的買賣,美國的利益才是第一。


閒看秋風999


治國理政需要治國理政的方法。有過從商經歷的人治理國家,當然不能用商人的思維來辦事情。特朗普總統出身於大富商,是資產過億的億萬富豪。她曾經是精明的商人,不然不可能擁有豐厚的資產。但是也不要把他看成商人,如果沒有過人之處,他不會被共和黨推舉為總統候選人;如果他不能與時俱進,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也不會面對多次的民意調查落後的情況下,異軍突起,最終獲勝。

特朗普總統執政一年了,他從商的經歷也許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思路),比一般政治家治國又缺少了執政的套路,但是他由於更真誠,把自己表露淋漓盡致,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也許沒有忌諱,政治底線和原則又不能框住他狂野的心。所以他大膽設想出其不意,什麼政治原則都是可以商量的。讓人感覺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