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在人工智能創業公司融資方面,全球主要研究機構的數據並不一致。CB Insights、Venture Scanner、Statista、麥肯錫、PitchBook的報告分別顯示,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融資約為152億美元、70億美元、70-90億美元、90-135億美元、108億美元,較2016年增速分別為144%、94%、62%、50%、89%。不過,雖然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數據差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人工智能行業成為鉅額融資的重點青睞對象。

根據融資規模,我們最近還整理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TOP10創業公司,其中有一般來自中國。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世界上最大的AI創業公司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中國創業投資公司Toutiao(今日頭條)成立於2012年,籌集資金來自Sequioa Capital等高達31億美元 的資金,使其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並且其價值最高達200億美元。Toutiao是北京公司ByteDance的新聞聚合平臺,專注於中國市場,並使用AI來管理用戶的新聞饋送並自主撰寫新聞故事。在世界其他地方,Facebook似乎成了當今新聞的選擇,在中國本土公司正在為成千上萬的人尋找策展新聞提供服務。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今年早些時候,Toutiao與clickbait巨頭Buzzfeed合作,向Toutiao的中國觀眾分發了1.2億的娛樂內容,大概是由該公司的內部審查人員審查的。該公司也在尋求向新興和發達地區擴張,並正在考慮製造自己的AI芯片 來支持這一努力。今年4月,Toutiao和其他一些競爭對手被命令暫時停止部分服務。

中國第二大AI創業公司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中國創業公司SenseTime(商湯科技)成立於2014年,籌集16億美元用於開發面向人臉識別的計算機視覺算法。今年2月份以來,他們已經收到了總計12億美元的兩輪新融資,由阿里巴巴和富達領導,該公司估值45億美元。除了自拍應用程序,個性化購物和天氣預報外,SenseTime算法在中國地方政府也有應用,佔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該公司在R&d投入巨資並聲稱其最新的算法可以對審查和過濾網頁內容達99.5%的準確率。幾天前,SenseTime宣佈與其合作伙伴和投資者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一個非營利實驗室,以培養香港的AI人才。

美國最大的AI創業公司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成立於2017年的匹茲堡創業公司Argo AI 已從福特汽車公司籌集10億美元 ,用於開發自2021年開始推出的新一代4級自主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2017年2月,福特的鉅額投資使該團隊顯得無所作為,並且自此以後已經發展到包括320多名員工。根據該公司的書籍,福特現在擁有多數股權,但該團隊的運營獨立性保持不變,而且Argo管理團隊與福特公司平分秋色。該公司仍然願意與其他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及未來有可能進行IPO。

中國製造的機器人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中國創業公司UBTECH(優必選科技)成立於2012年,已籌集9.4億美元 用於各種應用的消費和商業機器人設計。今年5月份,由互聯網巨頭騰訊(Tencent)領銜的這筆資金中,最大的份額是8.2億美元,騰訊對UBTECH的估值為50億美元。公司的使命是“將機器人帶入每個家庭,並將智能機器人真正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創造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雖然任務聲明可能含有Engrish的暗示,但公司似乎正處於一個陡峭的增長路徑,有許多看似酷炫的產品。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UBTECH計劃利用其新資金大力投資研發,產品計劃包括名為ROSA的機器人操作系統,雲服務以及將於2021年發佈的新一代家庭和商業機器人。該公司現已擴展為Murica在洛杉磯設有辦事處,並在亞馬遜設有300美元的衝鋒隊機器人。根據創始人周健的說法,他們2018年的收入目標將達到3.1億美元。

沒錢花?沒事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舊金山創業公司Affirm成立於2012年,籌集了7.2億美元,其中3億美元是最近一年實現的 。投資者包括摩根士丹利,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和彼得泰爾的創始人基金。Affirm團隊開發了一種銷售點消費者融資技術,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對客戶進行即時信用檢查。換句話說,這項服務可以讓人們在電子商務網站上以“快速,簡單和安全”的方式花費他們沒有的錢。去年確認的貸款超過10億美元,並迅速擴大到實體店Apple Pay並提供財務諮詢服務。他們的貸款期限為3至24個月,取決於信用檢查的結果,百分比在10%至30%之間。對於那些不瞭解利率如何運作的千禧一代來說,數字越低越好。除非你是借錢的人,在這種情況下,越高越好。別客氣。

總是會認出你的人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中國創業公司Megvii(Mega Vision的簡稱,曠視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另一家面部識別提供商,因此是SenseTime的競爭對手。該公司共籌集6.07億美元 用於開發基於雲計算的視覺服務。他們已經從中國國家創業基金螞蟻金融(阿里巴巴子公司)和富士康集團額外籌集了4.6億美元的投資。目前,阿里巴巴的在線支付平臺使用Megvii的Face ++臉部掃描服務。今年4月,Megvii 收購了他們的名為Ares Robot的前客戶,以便向零售業的機器人用例擴展。

德國最大的AI創業公司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德國初創公司Kreditech成立於2012年,已經從包括Peter Thiel的創始人基金在內的投資者手中籌集到4.973億美元 ,用於開發機器學習算法,利用客戶的社交媒體和瀏覽數據來確定信譽。Kreditech可以為信用歷史很少或沒有信用的人提供信貸。他們的專有算法每個應用程序檢查高達20,000個數據點,並在一分鐘內提供客戶信用評分。該服務目前在墨西哥,西班牙,波蘭,捷克共和國,俄羅斯和印度提供,提供各種面向消費者的信貸產品。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在商業領域,Kreditech提供他們的技術和服務,作為其他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合作伙伴,提供像Affirm這樣的銷售點貸款,並將其技術提供給銀行。對於最近擴展到印度市場的公司來說,該公司與PayU--一家在新興市場上的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合作,無需銀行卡即可為電子商務客戶提供每月分期付款。

英國最大的AI創業公司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成立於2015年的英國創業公司ACORN OakNorth籌集了 4.485 億美元。ACORN正在開發一個在線中小型企業(SME)借貸平臺,該平臺使用專有貸款發起和評分算法ACORN機器。該公司於 2017年底加入英國獨角獸俱樂部,最近投資1.25億美元投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OakNorth 擁有兩項主要收入來源: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及向其他機構出售ACORN技術。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截至今年3月,OakNorth已發行16億美元貸款,並在2017年獲利1400萬美元。除了ACORN機器之外,他們的成功應歸功於以前缺乏銀行業務的中型企業部門。OakNorth首席執行官Rishi Khosla證實,該公司正計劃擴展到中國市場,目前尚未考慮上市 。

更多中國人的面部識別材料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CloudWalk Technology(雲從科技)是另一家使用AI進行面部識別的中國公司,迄今為止他們已經籌集了超過3.89 億美元的資金。除了當地的金融機構和中國警察部門之外,CloudWalk還在中國各地的機場推出了其技術,並正在試行一種預測性犯罪緩解系統,該系統將在短短几年內使電影少數派報告成為現實。中國警方正在利用CloudWalk瞭解公民的活動和活動,並將這些信息與人們過去的記錄結合起來,以預測誰可能犯罪以及何時發生。該公司最近與津巴布韋政府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將其出口到非洲 。

隱形模式機器人汽車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硅谷創業公司Zoox成立於2014年,已籌集2.9億美元 資金用於開發全自動汽車車隊,該車隊將提供出租車服務,以“改變交通運輸方式”。該公司仍然以隱身模式運營,他們的網站目前僅列出了118個開放職位。該團隊著手設計不需要任何人為疏忽的運輸機器人,專門研究專有算法,汽車設計和製造以及充電和維護站網絡。根據澳大利亞聯合創始人Tim Kentley-Klay的說法,他們對於產品非常隱秘,根據澳大利亞聯合創始人Tim Kentley-Klay的說法,他們的產品只會在2020年展出。他們用豐田來教AI算法。

毫不奇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中有一半來自中國:

全球人工智能創業公司TOP10 一半來自中國

在技術方面,30%的公司正在從事計算機視覺工作,30%的公司正在研究金融科技。20%正在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我們也考慮了Wish這個電子商務網站,它使用AI來個性化購物推薦,並將中國產品放到美國消費者手中,迄今已籌集了13億美元 的資金。我們的想法是,使用AI作為推薦引擎現在已經被商品化了。Traveloka也是如此,在線旅遊聚合商目前已籌集5億美元 ,目前正在開發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法來推薦更好的旅行套餐。使用AI進行搜索和提出建議現在是一個老消息,否則就是已經落後於時代的企業。

(本文編譯自:NANALYZ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