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覺得電動車是偽環保嗎?

老許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我們大幹快上很多新能源的項目包括電動汽車實際上對環境帶來的傷害比我們繼續保留傳統能源汽車讓它們自然淘汰要嚴重很多。

因為對環境的傷害,對空氣的汙染並不僅僅是從汽車排氣管中釋放出來的汙染物。本來汽車可以通過到達自然壽命進行淘汰,但對在用車的各種限制,補貼報廢,補貼新能源汽車勢必加快了汽車的更新換代,要知道報廢一輛汽車,再製造銷售一輛新能源汽車對環境的壓力、碳的排放、空氣和環境的汙染要比繼續使用已經達到國II或國III排放標準汽車的尾氣汙染物大不止一個數量級。

新能源汽車雖然不少使用的是電力代替燃油驅動,但咱們國家仍然有很多電力來源於火電,每年在火電方面仍然還要有超過1000億的補貼,隨著電動汽車和充電樁的不斷增加仍然需要有很多火電來進行支撐,這勢必是將汙染前移。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動汽車補貼銷售5-8年之後,電動汽車電池的大量壽命到期,對電池的處理同樣壓力巨大,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勢必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

今年電動汽車的補貼按照續航里程的多少來進行補貼,我就特別注意觀察了一下國產的某些升級續航里程的電動汽車,發現其實車輛的技術並沒發生什麼本質變化,但車子的自重卻增加了不少,所以可以感覺到一些企業為了賺取補貼並不是積極的去研發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而是針對補貼進行簡單的應對,我們的電動汽車電池密度依然很低,自重卻越來越重,續航雖然長了一點,但能耗比卻有可能降低了。


老倪DIY


這個問題要看一個前提,就是能不能處理好汽車廢棄電池。如果不能處理那麼就是偽環保。

雖然表面上使用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減少很多的汽車尾氣汙染,可以更好的改善空氣環境,解決不少大氣汙染破壞問題。

但電池呢。眾所周知,電池內含有汞、鉛等多種具有強烈毒性,對人體神經破壞很大。上世紀的水俁病就是汞汙染造成的。如果不能有效的回收,流落在外,混入生活垃圾或進入水中,不僅會破壞地下水資源和土壤環境,也會威脅人類的健康。

如此看來,電動車目前採用串聯鋰電池作為驅動電池,如果不能回收解決電池為題,那麼下一個由電池汙染引發的病災,離我們也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