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全國首例“村村掛”瀘州簽約 宅基地改革試點縱深推進

瀘縣農村宅基地指標流轉

昨日下午,瀘州市瀘縣農村宅基地退出節餘指標跨市州“村村掛”簽約儀式在瀘縣喻寺鎮譚壩村辦公室成功舉行。

全国首例“村村挂”泸州签约 宅基地改革试点纵深推进

此次簽約,是由瀘縣喻寺鎮譚壩村、雷壩村與邛崍市羊安鎮仁和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成都田園東方和盛旅遊管理有限公司平等合作開展的,邛崍市羊安鎮仁和社區以每畝28.5萬元的價格購買喻寺鎮譚壩村農村宅基地退出節餘指標300畝。這標誌著瀘縣宅基地改革試點由指標調劑的初級階段向指標落地作為集體建設用地、支撐鄉村產業發展的高級階段進行轉變。

據瀘縣國土局局長張懷華介紹,所謂“村村掛”就是村與村之間不改變集體建設用地的性質,不作為國有土地來使用,這次“村村掛”的簽約是全國33個三項制度改革試點縣實現跨市州的全國首例。張懷華說,目前瀘縣農村宅基地退出復墾節餘的建設用地指標已有9228畝,節餘的指標是非常多的,而村上又暫時用不到那麼多,但是村上發展、鄉村振興又需要錢,剛好成都在鄉村振興中又需要這種指標,所以說兩地一拍即合。

此次簽約,創新地將瀘縣閒置宅基地復墾整治出來的指標跨地市州落地到有產業發展需求的大城市近郊鄉村,既支持了成都地區的鄉村振興,又進一步顯化了瀘縣的節餘指標價值。

下一步,這些指標將在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雙方地市州政府及區縣國土資源局的指導及審批後,分別落地到邛崍市羊安鎮仁和社區及青白江區福洪鎮杏花村,用於特色小城鎮和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

記者 柯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