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辣評:攜程做旅遊內容變現靠譜嗎?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辣評:攜程做旅遊內容變現靠譜嗎?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大家好,這裡是《TBO新聞辣評》欄目。這裡將為大家呈現沒有廢話的旅遊商業新聞,以及專業人士的精彩點評。

OTA想玩內容變現

「氫氣球」能讓攜程如願以償嗎

老大哥這次“石樂志”

4月20日,攜程發佈「氫氣球」旅遊生活垂直內容聚合分發平臺——類似頭條號,面向生產端聚合官方資訊、旅遊及生活方式類媒體、KOL及達人等內容,並進行分發輸出到去哪兒、同程、藝龍等旅遊平臺及生活方式頻道。

在攜程的願景下,“氫氣球”平臺將為旅行用戶提供決策信息;為內容生產者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和流量;為旅行機構精準觸達用戶開展營銷提供幫助。這也是攜程未來打造旅遊垂直領域內容生態圈的基點。

辣評:攜程做旅遊內容變現靠譜嗎?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辣評人:@一隻蹦蹦跳跳的尤物 Starmall首席內容官

就目前來看,攜程所推出「氫氣球」的內容質量,還處於整個內容生態量的底端;更重要的是,其缺乏內容製造者。如果嚴格一點說,這是一款沒有什麼競爭力、但具備多種顯而易見缺點的產品。如果我說「氫氣球」未來會有強悍的KOL轉化率,或者是龐大的優質內容堆砌,你會信嗎?

辣評人:@吃貨旅行家子江 新浪微博大V

我覺得這是一個肯定要涼的項目,不看好。

自助遊用戶在內容消費方面已有相對固定的渠道,例如TripAdvisor、窮遊、馬蜂窩等等。而且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說,在一個新平臺積累粉絲也有明顯的風險——同樣的內容發在用戶量大、流量更開放的平臺上,通過積累人氣獲取的廣告收益,會比與攜程分成的收益來得更加直接可見。

具體來說,一篇遊記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但也就曝光一次在目標讀者面前;一旦失去類似置頂或精華位置,閱讀量則會直線下降。而對於KOL來說,粉絲量、互動量和閱讀量三個數字都十分重要。

另外,這麼重的閱讀模式是屬於85前的人群,90後、00後傾向於從輕閱讀和短視頻獲取信息,例如微博、抖音。

南航突然“放大招”

叫停第三方平臺的值機業務

一刀切還是一陣風?

近日,南航發佈《關於規範南航網絡選座、值機業務的通告》,稱未授權任何第三方網絡平臺開展值機選座業務,並意在結束因第三方平臺介入相關業務,導致的個人信息洩露、旅客投訴等亂象。通告同時稱,旅客可通過南航官網、APP、官微、小程序及制定值機櫃臺辦理選座、值機業務。

4月22日晚,航旅縱橫官方公眾號也發佈公告稱,已下線南航手機值機功能。據悉,此前曾有東航、國航在內多家航空公司相繼發佈過類似聲明。

辣評:攜程做旅遊內容變現靠譜嗎?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辣評人:@章魚 投資人

數據安全等理由只是官方說辭,真相是靠別人養肥了自家的豬,是時候來收穫了。

首先,南航的電子客票系統是自建的,不像國航、東航那樣完全依靠中航信系統,所以南航不給中航信及航旅縱橫授權“在線選座”功能,是有底氣的;其次,南航此招是從售後向售前的反向壓迫式營銷,是提直降代策略的延續。在線值機在OTA的精心培養下已經成為多數出行者的常規動作,而此番叫停後,想要完成在線值機則必須登錄南航官網,從而帶來一部分可能的機票預訂銷售。過去即便南航在其官網放出機票最低價,客人也未必會來官網預訂,但現在情況或許會由此改變。

但南航並未在截斷第三方服務的同時,向旅客提供同樣水準的可替代服務;而且這樣的比較會一直持續,所以南航很可能暫時贏得了銷售,反而失去了口碑。

目前看來,OTA暫時都會配合南航的要求先下線該功能。但就像火車票在線預訂,12306發佈後也多次強調從未授權給任何第三方平臺在線預訂火車票,攜程等也都按要求暫停過,可目前的情況大家也清楚。

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脫攜”後活得怎麼樣

毛利不到10%的定製遊公司

近日,6人遊發佈2017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收1.44億元,同比增長144.17%;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4012.36萬元,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基本每股收益虧損8.40元。

在2017年2月“脫攜”之後,6人遊著重發力直客業務。據其CEO賈建強介紹,公司年銷售費用2095.69萬元,直客收入佔比80%,主要通過自主研發運營的網站、微信公眾號、APP等獲取直客,其中,自有APP獲客佔比超35%;渠道訂單也從50%佔比降至15%。

公司已將IPO作為公司未來3年的奮鬥目標。

辣評:攜程做旅遊內容變現靠譜嗎?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辣評人:@和也 匿名定製遊業者

要獲取直客,從而加大廣告投放和品牌推廣的費用,確實可能導致淨利為負。但他們的毛利連10%都不到,這點確實令人生疑:畢竟這類型的定製遊,毛利普遍在15%左右。除非他們在定價上玩價格戰、完全不賺錢地去做。

相比平臺合作模式,做直客業務雖然在主動性上佔據優勢,但獲客增速明顯不足;而且to C業務比重較高的情況下,由於低頻、高客單價產品的市場分散,銷售起量和營收減虧都比較困難,這或許也是他們投入大量成本做品牌和鋪廣告的原因。

關於2017年虧損加大的情況,如果其虧損增長主要是因為做品牌,則需要進一步看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在該年內有無質的飛越、後續ROI轉化效果如何。若有明顯效果,且公司資金非常充裕的情況下,那麼短期性戰略虧損是比較良性的;反之則不看好。

個人認為,與平臺合作或者做直客的效果都沒有絕對的好壞,雙方不一定非要撕破臉,同在一個圈,難免有交集。

寺庫×凱撒

高端旅遊果然要有「奢侈品」基因?

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近日,奢侈品電商品牌寺庫宣佈,以增資擴股的方式控股凱撒旅遊旗下北京旭日旅行社有限公司,由此跨界佈局生活旅行業務。

據悉,合作雙方將打通會員權益、進行資源互換、共同設計產品,並將進一步打造寺庫生活方式IP、在國內主要城市建立生活方式體驗中心等。此外,寺庫消費金融產品也將介入旅遊分期市場並在凱撒旅遊全線應用。

在“寺庫•生活方式”版塊,璞緹客、鴻鵠逸遊、碧山旅行、青普等中高端旅企的旅遊產品已於平臺進行銷售。

辣評:攜程做旅遊內容變現靠譜嗎?6人游去年虧損超4000萬

辣評人:@羅洛 匿名業者

寺庫其實很早之前就嘗試過做旅遊相關的事情,他們比較看重高端旅遊客戶的消費能力,也期望自身流量能夠多重消費。

之前寺庫納入了好幾家高端旅行機構的產品,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旅遊的服務鏈條比較長、對接起來較複雜,只作為平臺的話很難深入到業務中,因此其旅遊板塊的實際發展可能與其當初的預期有些差距。這次和凱撒戰略合作,一是希望深入旅遊業務,二是雙方的客戶資源可以置換,尋求一些增量。

想做旅遊的非旅遊平臺很多,像京東和美團都有過切入高端旅行市場的嘗試;但寺庫本身高端奢侈品消費屬性所帶來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只是實際轉化如何,還不好做判斷。我個人並不十分看好該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