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疫情期間,依靠“遠程庭審”打造“智慧法院”

2月28日,廣州互聯網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YUE法庭”

。據瞭解,“YUE法庭”是該院互聯網審判創新實驗室的最新研發成果。依託該法庭,法官和人民陪審員在疫情期間均可實現不同場域同框開庭。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

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審判工作兩不誤

遠程庭審成為全國各地法院

“智慧法院”建設的一次大練兵

而隨著技術發展與完善

“互聯網+遠程”的廣泛運用將推進庭審方式的變革

“網上開庭”大幅增長

“上訴人,請您對準鏡頭出示你方提供的新證據。”

“被上訴人,請您對上訴人出示的證據發表質證意見。”

2月5日10時,在佛山市中級法院“互聯網+”跨域審判法庭內,只有合議庭。此時審判席前方的LED大屏幕上顯示的案件雙方代理人,一人在佛山順德,另一人遠在天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本定於年後現場交換新證據的庭審眼看要“泡湯”,好在佛山法院運用成熟的遠程庭審系統,幫助雙方代理人實現這次隔空對話。

說起這場特殊的庭審,源於一起買賣合同糾紛。2018年7月,佛山順德一家貿易有限公司以天津某包裝容器公司未付清貨款20萬餘元為由提起訴訟,一審法院判決支持了其訴訟請求。天津公司不服判決,上訴至佛山中院並提供了新證據。鑑於該證據可能對案件結果產生重要影響,該案二審主審法官禤敏婷早就安排好年後庭審的時間。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庭審計劃。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案件審判有序進行,禤敏婷和其他法官一樣提前到崗,逐個與當事人電話溝通,提前摸查當事人的應訴和健康狀況。

在與天津公司代理人李律師的通話中,禤敏婷瞭解到李律師目前人在天津,且受疫情和交通管制影響,無法赴佛山開庭。眼看一場本可快速審結的案件,卻可能因疫情而延期審理,禤敏婷深知這樣不利於案結事了。在綜合考量案情後,她向雙方代理人支招使用線上庭審。“這樣既可解決人在異地的問題,又可減少疫情傳播的幾率。”禤敏婷的建議馬上獲得李律師的響應,順德公司方也表示同意線上庭審。

開庭當天10時,雙方代理人如約出現在大屏幕上。在法官細心詢問雙方身體狀況之後,隨著法槌敲響,庭審正式開始。證據展示、雙方質證、法官詢問……短短30分鐘,這場同步錄音錄像的線上庭審順利結束。

李律師庭後談及庭審體驗時,連連“點贊”。“這是我第一次使用線上庭審,真切感受到它的方便快捷。雖然是網上開庭,但程序非常規範,很好地保障了當事人的訴訟權益,也解決了我的難處。”

據佛山中院立案庭庭長楊帆介紹,2019年佛山中院已使用遠程庭審系統審理案件近600起。在特殊戰“疫”時期,遠程庭審發揮了更大作用。按照廣東高院部署,除遠程庭審外,佛山法院還廣泛運用網上立案、線上調解、電子送達等方式,讓當事人實現訴訟“零跑腿”。

據瞭解,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全國推行網上審案的法院不在少數。

疫情期間,依靠“遠程庭審”打造“智慧法院”

2月14日,陝西首例涉疫情妨害公務案被告人通過遠程庭審受審。新華社 發

2月5日,青海省海東市中級法院首次採用網絡庭審方式審理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這也是戰“疫”期間青海省法院合議庭首次採用網絡“隔空”審案。

2月4日,山東省濟南市法院系統首次通過互聯網開庭審理案件。濟南市歷城區法院速裁團隊法官劉明通過互聯網共用時1.5小時,開庭審理了2起民間借貸糾紛。庭審結束後,當事人在法官指導下,在屏幕上進行簽名操作,完成了庭審筆錄的校對和簽字確認環節,真正做到“人在千里之外,庭審就在眼前”。

日前,杭州共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其研發的“新一代互聯網智慧法庭”供各地法院免費使用,“直到疫情徹底控制”。該公司副總經理祝文明告訴記者,2月3日當天,全國法院使用“新一代互聯網智慧法庭”開庭116場次。1月1日至2月10日,全國開通“新一代互聯網智慧法庭”的法院達286家,開庭1324場次。

阿里巴巴集團阿里雲智能及其合作伙伴近日也宣佈為全國法院提供免費的“雲間”互聯網庭審服務。據其最新公佈的數據,截至2月26日19時,全國已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法院申請開通了“雲間”互聯網庭審服務,覆蓋超過全國一半的法院。自2月3日起,已累計開庭14280場次。

不同平臺 技術先行

疫情加快了法院運用新技術進行“智慧審判”的節奏,各地法院紛紛啟動網上開庭的“無接觸”審判模式。但記者發現,目前各地法院採用的網上開庭方式並不統一,所運用的平臺也非常多樣化。

疫情期間,依靠“遠程庭審”打造“智慧法院”

“YUE法庭”可通過搭建虛擬仿真法庭與當事人隨時隨地在線“雲開庭”。通訊員 供圖

“‘YUE法庭’以視頻分割技術為基礎,集成虛擬直播平臺系統、視頻系統、音頻系統、錄製系統、綠箱系統等,僅需一塊綠幕,即可將計算機模擬的三維法庭場景與攝像頭拍攝的人物活動圖像進行數字化實時合成,能夠實現全場域在線開庭,並保證全環節的司法嚴肅性。”在2月28日的“YUE法庭”上線發佈會上,廣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田繪向記者介紹。

據瞭解,“YUE法庭”利用5G超高速網絡,解決原有場景佈線困難、成本高等痛點,在虛擬空間為法官和人民陪審員搭建了豐富的場景分區,如法庭區域、調解區域等虛擬仿真區域,能夠有效滿足不同工作場景的快速切換需求。

此外,“YUE法庭”有效解決了法院法庭數量有限的問題,方便法官以更加靈活、自主、多元的方式進行庭審排期。法官只需選擇一處安靜的場地,即可“憑空”搭建一個虛擬仿真法庭,與當事人隨時隨地在線“雲開庭”,大幅提升案件審理效率和審判質量。

2月13日,湖南高院下發《疫情防控期間案件開庭審理有關事項的通告》,提出各級法院開庭審理的案件,具備網上開庭條件的,一律採用網上開庭方式。通告中提出,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可通過“湖南移動微法院”、北京華宇“雲間法庭”、杭州共道“智慧庭審”及江蘇新視雲“雲上庭審”等4種方式辦理網上立案、調解、審判和執行等司法活動。

“開通互聯網庭審系統之後,各法院只需自備互聯網電腦,案件當事人則可通過電腦、IPAD、手機等終端方便快捷地參與到庭審活動中。”據阿里雲智能業務發展專家塔拉介紹,依託互聯網庭審服務平臺,全國各法院可在線上開展審判調解工作、開庭審理活動以及信訪接待工作,為法院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不間斷、高效率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提供了科技手段。

“對於當事人來說,手機裝上APP或小程序就能參與庭審,而對於法官來說,也能提高審判效率。”相關技術專家表示,互聯網庭審服務平臺目前支持電腦和手機多種方式接入,已實現案件信息關聯、審理案件全程留痕,對形成的音視頻資料、庭審筆錄及電子簽名進行存儲,系統支持語音識別自動生成庭審筆錄、庭審舉證示證等服務。此外,系統還可通過人臉識別在線驗證當事人身份信息,有效解決互聯網開庭無法驗證當事人真實身份的情況。

5G時代將迎“庭審變革”

“互聯網庭審系統在抗疫期間的使用具有特殊意義,不僅拓展了法院司法為民的渠道,也打破了時空限制,免去當事人往返法院的奔波之累,避免了人員聚集可能引發的安全和健康隱患。作為企業,我們希望能夠用技術和資源為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助力全國各地法院開展網上庭審。”祝文明說,在這場疫情考驗中,“網上審案”的廣泛運用無疑推進了庭審方式的靈活性。

“我們本來就計劃將公司研發的‘智慧法庭’作為2020年重點產品去打開市場,根據之前對互聯網庭審發展趨勢的預判,未來3-5年,隨著5G時代的到來,預計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案件能實現網上開庭。”在祝文明看來,此次疫情期間全國法院“網上開庭”數量的劇增,源於數年來“智慧法院”建設打下的基礎,也使他對“網上開庭”普及的預判時間大大提前。

值得關注的是,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開庭,“網上開庭”仍有多個問題待解決:儀式感、嚴肅性如何保持?技術上如何識別證據的真偽?

祝文明認為,隨著5G時代的來臨,可以輔之以其他技術手段,如VR、虛擬空間等,增強庭審的現實感,廣州互聯網法院“YUE法庭”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與開始。“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未來電子證據會越來越多,結合區塊鏈技術和多個技術的融合,肯定會有越來越多案件適合‘網上開庭’,但這還需要一個過程,讓我們拭目以待。”

記者 林鎮佳 李曉東 通訊員 劉文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