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原创:杂谈《我的蟋蟀情结》(一)--连载

一、 童趣时期

五十三年前。那是1966年的秋季,那时我大概只有八、九岁吧,我哥比我大六岁。我们家就住在无锡市北塘区,江阴巷,石灰弄,石灰场,呵呵,巷套弄,弄套场的,这样看起来大家就会知道我们就住在这个城市典型的大街、小巷这个地方了。

原创:杂谈《我的蟋蟀情结》(一)--连载


原创:杂谈《我的蟋蟀情结》(一)--连载


那个时候生活很单调,经济很落后,生活很清苦。记得有一次我哥抓到了一条白牙青蟋蟀,那天晚上到石灰弄口一个斗蟋蟀的高手家,人家叫他陈陪豁嘴,40多岁。印象中我哥那条虫很厉害,反正我很小,豁嘴家里也很小,很暗,那些人都鬼鬼祟祟的。哥每次都带我去看,但是都被大人围着看不到,他们神秘兮兮的,我很着急啊,心里很不舒服。事后得知,我哥那条虫把排队围殴打它的那些虫都打败了。结束,豁嘴要求把我哥那条虫买下来。印象当中。我哥赢了五块钱,还得了一个蟋蟀盆。这件事在我小时候的心目当中觉得哥很厉害的,这个虫好像不得了。

后来长大些了,慢慢自己平时也想去抓虫啦。也想可以得到一条好虫,换取一些钱。在以后的这些年当中。我们曾经在铁路旁边,红旗公社附近、老轻院、惠山烈士墓附近,还有大街小巷里面游荡抓虫。那个时候的虫多,也大,但是自己人小也不懂,又没有好的工具,没有手电筒,甚至抓网都没有,辛辛苦苦到家纸管都压扁了,虫也死了。纯属是一厢情愿,瞎折腾抓不到好虫的。

记得我表哥玉良也喜欢抓虫、养虫。他偷偷的养在鸡窝里的。我每次要偷偷的去看他的虫。因为不懂,虫跑了几次,表哥知道后发火了。过了几年,随着兴趣转移就打球去了。但是,玩蟋蟀这件事在我心中印象很深,由于专注玩蟋蟀。把学习耽误了,把家务也耽误了。我妈有几次大发雷霆,把我的蟋蟀罐从屋里搬场外都摔了,非常可惜啊,现在想想那些老盆无处觅啊。从此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玩虫....................


二、 秋日私语之1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那个年代的人意识形态很重的,就是说玩蟋蟀是封、资、修的东西,尤其是我们现在这种斗蟋蟀,被人举报就是赌博行为,娱乐都不让,派出所要管的,他们不认为这是中华蟋蟀文化的传承,所以一般人都禁忌这个东西。好在当时我的兴趣爱好都在音乐,体育这一块了。

原创:杂谈《我的蟋蟀情结》(一)--连载


十年以后,就是说到1976年也就工作了,由于思想观念的顾忌关系,那么工作过程当中就是秋虫季到了也不会去碰。后来恢复高考啦,改革开放啊,经商下海,生活、工作压力还是蛮大的。大概到1996年前后稳定一点,条件也许可,当时也就到无锡市南禅寺市场去看看,买了一点装备,虫季来了这个闲情雅趣就开始了。那个时候40几岁,体力,眼睛,耳朵还可以,还能到乡下,郊区去自己抓一晚上,尽管一屁股的蚊子包,往往有五六十条虫的收获,回来选一选,养一养,兴趣浓起来了,又玩了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玩虫,抓虫是一种对小时候童趣的回忆,纯属是娱乐休闲,心情非常健康。秋季里听到蟋蟀的呼雌声,过蛉声神情会非常安静,有意境,所以说它可以陶冶心情,一天工作下来,虽然很累,但是听到虫叫,有一种别样的心情,会打开罐子看一看,用草溜溜,加食、点水,早熟的配对对抗几局,心情非常开心快乐的,因为这种虫自己抓的,自己养,自己斗了完了可以再去抓,一个虫季里不断的循环是非常好的一个过程,我就自娱自乐,休闲愉情。

其实,我对蟋蟀这个生物当它是宠物养的,它具有天生的一种不服输,好胜、好强的品质,我认为是一种励志,给人是一种精神,通过蟋蟀的选、养,到配对,到对抗可以给人们得到新的生活启示和工作动力。比如说蟋蟀在打斗过程当中,它们就是典型的角斗士,它们的角力非常有机巧性和专业性,人们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生物的现象来向它们学习。比如说我们在乒乓球训练过程当中的专业发力,可以得到参考,借鉴到好蟋蟀的一个发力现象,通过它们的角力点会知道怎么来合理的利用人体生理结构来建立专业运动架构来发力,而我们人类大部分不经过专业的训练,这方面好像是差多了。

它们在空旷野田的叫声类型,种类很丰富,都不一样,给捉虫人心旷神怡的状态,虫儿们鸣叫的信息代表着各自的军团........蟋蟀进盆里它们彼此起伏呼雌,过蛉声那个情景真的是妙不可言。 尤其外面烈日当空,微风飘柳,知了声声,虫主人中午客厅午休时,那盆中虫鸣声和鼻鼾声成一派风景,再加梦乡云云,可谓是秋日私语。

秋日私语是经典名曲,音乐这个情调的东西可以说每个人可以欣赏不同的这个意境和内涵,会产生丰富的想象。由此,显然玩虫人对蟋蟀声音信号的敏锐和憧憬也是令人神往的!所以每年的虫季是我生活中很投入时间的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