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20研究生確定擴招,請問對調劑的學生有什麼影響呢?

陌上開心6


研究生擴招以後,會對調劑的考生產生什麼影響?今年初試成績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想要調劑應該選擇那些學校?

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因此分兩個問題來回答。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擴招以後,會對調劑的考生產生什麼影響?

在2月28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的負責人表示:“為了應對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研究生將擴招16.8萬”

按照去年的招生規模來計算,擴招16.8萬以後,預計今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數將突破100萬,加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人數,以及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數將在110萬左右。

就整體而言,擴招以後,意味著有更多的考生有機會進入複試,如果不擴招,按照今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來看,今年的研究生競爭將非常激烈。

按照1:1.2的複試比例,擴招以後就意味著又多了20萬考生有機會進入複試,與此同時,大部分專業,特別是這次擴招重點投放的專業領域,臨床醫學、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教育、工程等專業的國家線,至少會有5—10分的下降。

這無疑是給所有的考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對於那些初試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而言,簡直就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擴招以後並不代表複試會變的容易,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一是,所有的畢業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現在不僅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就業比較困難,名校的應屆畢業生,現在有不少人也在為找到合適的工作而焦頭爛額。

在沒有受到疫情影響時,一些本科畢業於雙一流院校的學生,有不少是一邊準備考研,一般參加招聘,如果有合適的工作,就選擇工作,暫且放棄學業,如果沒有合適的工作,就選擇複試,繼續學業。

但受疫情影響,預計今年錄取之後,或者進入複試以後,放棄預錄取資格、複試資格的考生和往年相比,會大幅度的縮減,絕大部分考生肯定是抱著:“能進一志願複試,就去複試,不能進一志願複試就調劑。”

二是,擴招以後,名校的競爭激烈程度會加劇。

現在大部分考生在選擇考研院系,或者調劑院校時,一般都會優先選擇行業名校,或者雙一流院校,這就導致大部分雙一流院校一般不會接受調劑考生。

即便是臨時擴招,或者其他原因,決定增加招生名額,接受調劑的門檻,以及複試的比例,一般都高於普通院校。

因此,擴招以後,對於打算調劑的考生而言,主要的影響是三點。

第一,在國家線附近徘徊的考生,不要放棄“治療”,如果只能想有研究生讀,多查找信息肯定是有機會的。

第二,擴招以後,如果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是很有優勢,建議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名校上。

第三,今年預計和2017年一樣,對於考研的學生是一個機會,預計2021年、2022年國家線和大部分院校的複試分數線會回調。

接下來說下,題主的第二個問題:調劑選擇那些院校,機會會比較大一些?

其實,之前也回答過類似的問題,為了不增加閱讀負擔,可以關注之前回答的:“考研一志願和本科都是雙非,可以調劑到985或者211嗎?”

這個回答下面對調劑的事項和規則有詳細的解釋。

針對題主的這個問題,直接給出兩點建議。

第一,如果本科畢業於985院校,可以重點關注二區985院校,以及中西部地區實力比較強的211院校,特別是雙一流B類院校。如果本科畢業於普通院校,可以嘗試衝刺下二區211院校,經濟發達地區的在當地參與本科一批次招生的院校。

第二,本科雙非院校,初試成績也比較低,可以考慮二區的一般院校,再或者關注跨專業調劑,選擇一些比較冷門的專業。比如有些學校,金融學是可以調劑到經濟史方向,工商管理是可以調劑到圖書管理之類的專業方向,這需要自己多留意相關的信息。


我是“升學與考試”---分享學習方法,關注教育時事,指導升學規劃。



升學與考試


2020年考研擴招,對於擴招中重點關注的專業(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專業)可能會有明顯擴招的現象;對於其它專業也會有相應的擴招,整體情況而言比例可能沒有前者大,但和前幾年情況相比,擴招名額還是要多出不少的。


2020年研究生擴招,預計擴招比例達22.78%(在2018年擴招比例4.1%,假定2019年擴招比例5%的情況下)

近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透露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相比去年可能會增加18.9萬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其實每一年碩士研究生都在擴招,原計劃在2020年在學研究生數量達到290萬,這在教育部公佈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可以找到依據:

將保持研究生培養規模適度增長,千人註冊研究生數達到兩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290萬人

下圖是1978-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趨勢圖,其中:

(以下數據來源@文都教育)

2017級錄取人數72.22萬人

2018級錄取人數75.25萬人,較上一年增加3.03萬,增幅4.1%

2019級目前未公佈錄取人數數據,假如按5%的增長速度,實際錄取人數為79.01萬人

按此統計,2020年的擴招18.9萬人,擴招比例達22.78%


因此,對於今年的考生來說,擴招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除了接下來的2-3年可以讀研之外,還可以好好規劃一下未來。如果將來繼續深造,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從擴招的政策性傾向看對調劑生的影響

我們只有瞭解擴招的傾向,才能大致確定自己的機會有多少,以下是2020年擴招的內容簡述:

  • 碩士研究生擴招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 根據目前師資力量,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校傾斜

  • 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關

以上3點,可以發現:

1.專業擴招,機會變多,競爭變激烈

調劑的方式可能包括:


  • 一級學科下所有的二級學科之間

  • 對於有的學校由於初試考試科目一致或相似,也可以在一級學科間調劑(詳情可以參考調劑院校歷年的調劑規則)

  • 學碩調劑到專碩,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向。對於同一個一級學科來說下面可能有好幾個二級學科,但是一個一級學科的專碩專業名稱可能是同一個名字,研究方向會以二級學科為準

對於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專業的考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也意味著競爭更大了,有更多的人上線,也有其它相關專業的考生參與這些傾向性專業的調劑。

2.調劑院校選擇可以重點關注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校以及近年來一些新增碩士點的高校

擴招政策中已經明確擴招重點的高校所屬地區,特別是新增的2000多個碩士點的高校。除此以外,還需要多關注學校的專業屬性,比如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北郵等電子信息類院校可能會在電子、通信專業招生更多,這樣機會也就更多;醫學類的院校在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上面的招生人數會更多。


另外,調劑講究一個院校層次的階梯型,比如第一志願報考的是雙一流院校(原985院校),那麼調劑的時候可以選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原211高校)和其它院校。但是反過來調劑可能會比較難一些。


3.關注專業學位的調劑

專業學位也是擴招的重點對象,專碩一般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在《十三·五》規劃中還強調各種類型的研究生協調發展,這意味著在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招生上也會有相應比例的擴大。考生是否願意調劑到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這是一個問題。其實每一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名額都有招不滿的情況,現階段對於一些名校的非全日制還是有一些學生選擇去讀的。


4.擴招並不意味著複試變簡單,相反可能會設置更多的考核方式

擴招政策中指出會嚴把招生質量和培養關.其實這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一下子擴招18.9萬人,對於當前高校的教學資源和國家的培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在招生這一關上面,可能會設置更多考核方式來考察考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考生不能因為擴招就鬆懈複試的準備工作,該做的一項也不能少。因為有更多的人競爭,初試成績高固然有優勢,但此時更需要化整為零的勇氣和智慧。



因此,面對擴招,我們應該心懷希望,因為自己進入複試的可能性更大了;但更應該看到考研複試競爭的激烈程度,做好踏實備考和調劑的準備。


》:感謝您的閱讀,原創不易,期待您的評論和關注

answer-2020-No.011


貝魚


說到這裡,便需要先好好看看官方的通告是什麼?筆者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官網上,看到了關於研究生擴招的最新通告。在通告中,有三點內容是考研調劑學生需要注意的。

其一,通告指出要科學確定分校招生規模,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傾斜。

也就是說,今年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研究生招生名額會增加。要知道,這些地區原本就是考研調劑熱門地區,每年的調劑名額本來就有很多。

那今年便是又在這些名額的基礎之上,增加了更多的名額。由此可見,如果今年考研調劑選擇這些地區的話,成功率會大大增加。

其二,通告指出要重點投放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研究生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

為什麼要投向這些領域這些專業呢?有兩個事件可供大家參考。一個便是今年肺炎的影響,全國上下都意識到了醫學等相關專業的重要性;另一個便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國製造要轉型升級,必定少不了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相關專業的人才。

那如果你今年考研選擇的這些專業,調劑也會容易許多。

其三,通告指出要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那也就是說,這次的擴招啊,可能大部分擴招的都是專碩。不言而喻,這對於今年考專碩的同學來說,是個好消息。而且如果你考的是學碩,相關的專業又有專碩的話。在今年的這種情況下,從學碩調劑到相近的專碩中去,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那好,在說了研究生擴招對於2020考研學生的種種福利之後。大家是不是覺得今年考研會容易許多呢?不過同學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幫研堂


其實,這個政策最重要還是緩解就業壓力,

也有利於壓線的學生進入理想的學校,

重點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比如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

好學校普遍不擴招,基本是雙非一本為主,對於其他專業的優秀學生來說衝擊可能不那麼大,但是臨床醫學恰好是那個特例。但是對於想考研但是沒有考的同學和沒敢報更好學校的學生都是個壞消息。


隨著研究生的進一步擴招,學位通貨膨脹讓職場人太難了。


友情提示:一些沒人選的導師又要開張了,選導師前打聽清楚吧!


有點熱


2020年碩士研究生和專升本將擴招18.5萬人,擴招的規模也較大,這必將給許多考生帶來希望。但本次擴招有一定的傾向性,從專業上來講,主要傾向於醫學及相關專業等(如臨床醫學、護理學、公共衛生等),另外就是對專業碩士的擴招。當然其它專業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擴招。至於對調劑的影響肯定會有的,被調劑錄取的機會也一定會提高,一方面取決於你報考的專業和考試成績,另一方面你所希望調劑的地區和導師也會有影響,所以你要及時瞭解其相關信息,儘可能不要選擇一些有較高名望的學校,以提高你被調劑錄取的可能性。


穿越時空3448384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44fe5d99721445b9ea07316f3bc87d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