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陽城縣繪出加速“四高”進程路線圖


陽城縣繪出加速“四高”進程路線圖

直面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中前期、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剛剛起步的現實,陽城縣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重大戰略機遇的“窗口期”,把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在日前召開的全縣經濟工作會上,一張融入現代思維和前沿科技信息加快“四高”進程的路線圖躍然而出,給人以新的希望和美好向往,在全縣上下產生強烈反響。這一路線圖,可用數字概括為“4245”,即:四輪驅動、兩路並進、四箭齊發、五城同建。

四輪驅動,提速工業高質量轉型。一是鞏固拓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挖掘無煙煤優勢,打造“中國民用清潔無煙煤”第一品牌,深耕民用市場,推動煤轉煤粉應用、納米級煤粉替代散煤燃煤技術等,開發高端應用市場。推進礦井減量重組,應用5G和機器人技術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推進發電與煤炭企業聯營合作,拓展劣質無煙煤和煤泥綜合利用新途徑。嘗試CDM機制等方式合作開展電廠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同時穩步推進陽電三期各項前期工作。鼓勵發展農藥、橡膠溶化促進劑、選礦用藥劑、人造絲等二硫化碳下游產品。加快無煙塊煤加壓氣化技術在陽城實現工業化應用,推動向乙二醇、甲醇、烯烴及其下游產品延伸,重點發展煤層氣勘探、開發、壓縮、液化、管輸等裝備製造業,引導推進物流、工程服務等配套產業發展,密切跟蹤煤層氣制金剛石等新技術項目。

二是加快升級、做強做大陶瓷產業。積極把握好省市“晉材晉用”的政策機遇,引進多家在國內外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家級陶瓷工藝大師工作室,申請“陽城陶瓷”商標註冊並廣泛宣傳。實施振興琉璃計劃,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豐富文化內涵的琉璃品牌,啟動建設琉璃製品特色產業園區。抓住“山西三寶”的市場效應,加大陽城琺華器的研發和宣傳力度,創作一系列琺華文創產品,讓陽城琺華器再現光彩。圍繞汽車陶瓷剎車片、納米陶瓷成形、生物功能陶瓷等企業的引進和培育,形成陽城陶瓷產業高端發展的新支撐。

三是抓緊佈局、做優做特新興產業。抓住東部沿海中低端產業梯度轉移的新動向,瞄準煤電化工裝備升級、煤層氣裝備、光伏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物流成套設備、工業固廢和垃圾處理設備等,不失時機尋求引進國內裝備製造業先進企業落地。既要培育和引進電子信息產業、智能製造裝備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更要引進智能終端、3D打印、數據標註等高成長性企業,加快推廣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並應用發展新產業。在新能源產業上,持續擴大光伏產業產能,加快制氫站建設。在大健康產業上,抓緊與全科盟的全面深度合作,在藥食同源功能產品、植物藥萃取、生物製藥等行業培育和引進一批企業,推動在細胞技術、基因檢測等生命健康、生物科技以及醫美管理領域拓展。

四是創新理念、全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重構物流運營模式,藉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建立智慧物流,新上一批專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現代物流園。扶持引導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租賃業在陽充分發展,鼓勵在陽新設分支機構。大力推行資產證券化,活躍金融市場,支持保險公司在陽開展各類保險業務,創新證券機構服務地方經濟新模式。

兩路並進,加快城鄉高水平崛起。一是提速城市發展,推進大縣城戰略。抓緊啟動建成區整治規劃,有效實現建成區“有機更新、疏密有度、提升品質”的目標。挖掘陽城文脈、歷史記憶的有機聯繫,並將其活化到街巷風貌設計中,形成獨具山城特點的街巷風貌管控方案,推動具備條件的街巷規劃發展后街經濟。持續加大“雙違”拆除力度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路網改造和公共服務實施,提升城市品質和承載能力。建好濩澤古城,打造六福客棧知名品牌。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逐步形成以主城區為中心、“五鳳朝陽”組團式發展的格局,集中精力向南擴展主城區和建設演禮新城。

二是提速鄉村振興,推進城鄉一體發展。加強脫貧幫扶政策和工作舉措精準落實,以全面小康為目標實現高質量脫貧。借鑑“麗水山耕”品牌運行模式,打造陽城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促進產業興旺。加大與溫氏集團合作力度,做足做大“豬”文章。支持相府蜜酒、徵弘食品、源源醋業等本地龍頭食品、以桑葉枝果、潞黨參、連翹、山茱萸等為重點發展中藥材深加工業。做精蠶桑產業,推動桑園向蠶桑大戶合理流轉,逐年壯大蠶桑生產規模,加快建設蠶桑現代產業園,重塑“陽城蠶桑”品牌。做好中國農業公園,打造形成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田園觀光、農耕體驗、民宿旅遊、創意農業、農學科研等等涵蓋一二三產業的農業產業集群。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激發農村活力,抓牢“三變”改革這個抓手,激活鄉村振興各類要素。以生態宜居為目標改善人居環境,引深美麗鄉村分類示範創建。同時,把全域旅遊作為促進城鄉融合的重要紐帶,擦亮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金字招牌,在揚品牌、舉龍頭、聯全域、瞄市場、促改革、優環境上持續發力。

四箭齊發,實現生態高標準保護。

一是大力實施藍天工程,堅持減煤、治汙、降塵、管車、控煙“五管齊下”,讓“陽城藍”成為新常態。二是持續推進碧水工程,加快推進張峰水庫引水二期工程建設,全面開工建設沁河生態景觀治理二期工程,讓陽城清水長流。三要紮實開展綠野工程,實施新一輪全域增綠計劃,提升城鄉綠化美化水平,讓縣城建在公園裡、縣域掩在森林中。四要深入實施淨土工程,加強土壤管控與修復,推進城鄉垃圾分類,加強固廢、醫療廢物、危廢品收存處置,讓陽城一方淨土永續發展。

五城同建,提升全民高品質生活。一是建設教育名城。鼓勵興辦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推動行政村普惠性學前教育全覆蓋。加快教育資源佈局結構調整,持續擦亮教育品牌。二是建設健康陽城。加強縣鄉村防控應急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體育設施投入,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開展多樣化、差異化老年服務。三是建設書香陽城。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動陽城鄉村文化記憶工程建設,搭建多形式、多層次的讀書分享交流平臺,讓“陽城,讀書人的家”成為新名片。四是建設便捷陽城。抓好智慧城市建設、快捷交通、便民服務,合理佈局公廁,真正讓群眾省心、方便。五是建設平安陽城,紮實推進縣、鄉、村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打造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

為推動“路線圖”的實施,陽城縣委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解放思想,對標一流,敢幹幹成,走好高質量發展新徵程。要堅持三個“兩手抓”:一是抓好“兩個戰場”,就是開發區和雙創園區。二要抓好工業項目投資和項目產出。三要抓好企業家和政府兩個積極性。(白軍社 慄園園)

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