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跳出舒適區太難了,那就試著找到你的甜蜜區

跳出舒適區太難了,那就試著找到你的甜蜜區

01 要不要跳出舒適區?

“舒適區”在個人成長領域的書籍裡,向來不是一個積極的詞。

舒適意味著穩定、停滯,也意味著毫無改變和前景。

有研究表明,按照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處事的領導者,通常表現不盡人意。

谷歌的領導力總監大衛·皮特森(David Peterson)說:

“要為今天做準備,呆在舒適區裡是個好方法,但如果要為明天做準備,那就糟糕了。”

《能力陷阱》這本書裡同樣指出:不是我們不會的能力限制了我們,反而是擅長的能力限制了我們。

舒適區是我們擅長的技能、習慣的事情,當我們做這些事情時,就會獲得成就感,激活大腦的獎勵機制,然後我們會繼續追尋這種成就感。

——於是我們會遵循既定的“自動模式”,重複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很少有動力去實現新的可能。

美國密歇根大學商學院教授諾爾·迪奇(Noel Tichy)將我們的認知世界概括為“三圈理論”:

跳出舒適區太難了,那就試著找到你的甜蜜區

1、【舒適區】Comfort Zone

最內層的圈是我們習慣的行為模式,熟練掌握的技能,已經學會的知識等。

在舒適區,我們會感到非常穩定和安全,一旦走出去,會感到無所適從。

2、【學習區】Learning Zone

中間的圈層是學習區,其中是我們尚未涉足的學習領域。

我們在這個區域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迎接一些有難度的挑戰。

3、【恐慌區】Panic Zone

最外層的區域是恐慌區,在這個區域是我們全然陌生、無法掌控的事情,會讓我們感到無比焦慮和不安。

比如,你不擅長公眾演講,並且很害怕在大家面前演講,這是你的恐慌區,而你的舒適區就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做聽眾。

但是從舒適區轉換到學習區乃至恐慌區,並不是一件易事,這個舉動一定會引發焦慮和牴觸情緒。

這取決於我們的自我防禦機制,它會牴觸陌生、具有挑戰性的東西。

一旦我們脫離穩定狀態,進入到學習區和恐慌區,它就會識別陌生的信號,“危險”的信號燈就亮了起來。

警戒狀態下,你只能束手就擒,乖乖退回到舒適區裡。

但是,我們的舒適區是否沒有任何價值呢?

是否能在以不耗費大量意志力的情況下,找到自己舒服的狀態,利用已經掌握的東西進行突破呢?

——找到自己的甜蜜區,選擇一個已經熟悉的技能繼續精進,拓展新的可能。


02 找到你的甜蜜區

在股神巴菲特的辦公室裡,掛著一幅波士頓紅襪隊著名的擊球手“泰德”的畫。

被稱為“史上最佳擊球手”的泰德,有一個鮮明獨特的觀點:不要迎面而來的每個球都打,而是隻打那些處在“甜蜜區”的球,這樣才能保持高擊打率。

所謂甜蜜區就是他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小區域,只有當球進入核心區域,也就是甜蜜區時才揮棒擊打,以保證0.4的擊打率。

而對於非甜蜜區的球,他的原則是絕不揮棒。

這樣,他才成為了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中,最後一個年度擊打率保持在0.4以上的球員。

他說:“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擊球手,你必須等待一個好球。如果我總是去擊打甜蜜區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選棒球名人堂。”


跳出舒適區太難了,那就試著找到你的甜蜜區

“只打甜蜜區高價值的球,捨棄低價值的球”這個原則,被巴菲特運用在投資領域:他只投資高價值、有護城河的公司,其他的根本不看。

他在一部紀錄片中說:“我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圈子,我就待在這個圈子裡,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定義你的遊戲是什麼,有什麼優勢,非常重要。”

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裡,精準的投資就像是一次精準的揮棒擊打,只打落在甜蜜區裡的球。

放在個人發展裡,甜蜜區給我們的啟示是:在發現自己優勢的基礎上,在舒適區內找到你的甜蜜區,選擇你最擅長的那件事去精進,再去拓展其他可能。

很多人的探索路徑是這樣的:

離開舒適區→探索未知區→拓展新的領域

但是貿然地離開舒適區,放棄自己已經熟悉的技能和優勢,一個一個領域去探索,可能就會什麼都學了一點,但什麼都沒有掌握要領。這樣做很容易“跨界”失敗。

而理想的路徑可以是這樣的:

在舒適區尋找甜蜜區→聚焦目標,投入時間→持續精進,施展能力

也就是說,與其毫無目標地離開舒適區,一味想改變自己,探索新的領域,還不如在自己已經熟悉的領域深耕下去,找到自己的甜蜜區。

反問一下自己,是不是經常三分鐘熱度做事,一會想學翻譯,一會又想學學攝影,結果卻什麼都沒有做得特別好。

硅谷投資人吳軍說:

跨界不是說“我不喜歡,沒做成,我再換一個領域試試,也許有一天一不小心蒙對一個呢”。跨界前,你要在某個領域裡先做成一件事。不管跨不跨界,都要按照專業水平去做。

說到底,“甜蜜區”強調的核心是聚焦的力量,投入的力量以及選擇的智慧。



03 在甜蜜區內聚焦

如何在自己的舒適區內快速定位到甜蜜區,源源不斷地產出結果呢?

在我們的舒適區內的技能,大致可以分為你喜歡的、你擅長的、有價值的三類,而甜蜜區就是這三類的重合之處:

跳出舒適區太難了,那就試著找到你的甜蜜區


  • 喜歡的

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即使沒有人誇獎你,即使失敗了很多次,你仍然願意堅持去做的事情。

不需要外在的獎賞,做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獎賞,這就是你喜歡的事情。

比如說,你特別享受在寫作中思考的過程,即使沒有什麼讀者,也能夠堅持做下去,那麼寫作一定是你非常喜歡的事情。

  • 擅長的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個技能你做起來上手很快,經常能夠快速進入心流狀態,幾乎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做得很好。

還可以從周圍人的反饋來看,如果在他們的印象裡,一想到你就能聯繫到某件事或某個技能,那大概率就是你所擅長的事情。

  • 有價值的

光是滿足“喜歡的”和“擅長的”兩點,還不足以稱之為甜蜜區。

這件事,必須能夠為你帶來收穫,無論是精神上的享受還是物質上的收益。它必須長期對你有幫助和益處。

比如說,玩手機是你喜歡且擅長的,可它長遠看來並不能為你帶來益處,它就不是你的甜蜜區。

甜蜜區是你喜歡的、擅長的,並且長期能為你帶來價值的事情,是值得你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深耕的領域。

找到甜蜜區後,如何優勢幫助你取得成績,把你的熱愛轉換為一項事業呢?

《現在,變現你的優勢》這本書裡,作者本田健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套裝化你的才能。

如果在定位優勢以後,還是感到無從下手,可以嘗試從下面10個方面去思考:

①“做”喜歡的事

②“寫”喜歡的事

③“說”喜歡的事

④將喜歡的事“商品化”

⑤“出售”喜歡的事

⑥“傳播”喜歡的事

⑦“教授”喜歡的事

⑧“組合”喜歡的事

⑨“製作”喜歡的事

⑩為做喜歡之事的人“提供服務”

比如說,秋葉做ppt很厲害,那麼他從自己鑽研做ppt(做喜歡的事)、製作教程(傳播喜歡的事)到教授課程(教授喜歡的事),再到出書(寫喜歡的事/出售喜歡的事)。

雖然他如今也擴展到其他的領域,但始終甜蜜區還是聚焦在ppt上面。這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甜蜜區,做最有價值的事情。

總結一下,這篇文章主要說了這些:

  • 舒適區也並非毫無價值,在你所擅長的事情中尋找甜蜜區。
  • 用“你喜歡的”、“你擅長的”、“有價值的”三個維度來定位甜蜜區。
  • 甜蜜區能夠為你帶來長遠的價值和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