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歷史上的楊廣究竟有沒有殺兄弒父?

酷酷的郭先森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各類史書、小說、戲劇、段子等都說隋煬帝有過弒兄殺父的“精彩表現”。

這篇不引拒史料了(反正最近悟空問答在玩bad coin expel good coin的game,世界已經是你們的了…),直接聽車邏輯講故事吧~這次不管他修京杭大運河是出於什麼目的,也不管他徵高句麗造成了多大的損耗,我們只談他疑似殺父弒兄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有好幾個版本,大家覺得哪個可信就自行判斷吧…

版本一:楊堅死前靈光一閃

人們常說人將死之時能明白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事情,楊堅即使如此。早年間楊堅改立楊廣就是因為覺得楊勇有些奢靡而楊廣極為樸素,而楊廣為了奪太子之位也對自己進行了包裝,知道楊堅要上天了,他才覺得有些愧對楊勇,同時他也發現了楊廣殘忍的真面目。於是乎在臨終之前楊堅又想改立太子,但是一切都已經太晚了,楊堅擬好的聖旨壓根就傳不到楊勇那裡,畢竟自己身邊都是楊廣的耳目。楊堅到死也沒完成意願,而繼位後的楊廣更加決絕,他假傳父親遺詔讓楊勇自盡,楊勇覺得有貓膩當然不肯,於是楊廣直接派人殺了楊勇。

這個故事你信嗎?

版本二:男人好色導致的激情殺人

我很奇怪為什麼歷史上有很多男人都好人妻啊,說到這一點上東漢末年的曹操算是最著名的。而楊廣在這方面也很激進,在得知父親病重後,楊廣色心大發去挑釁楊堅的妃子宣華夫人,宣華夫人誓死不從逃回了宮內向楊堅告狀,楊堅聽完後頓時血壓升高招楊廣進宮就是一頓罵,父親罵兒子天經地義,但正在氣頭上的楊堅還是費了楊廣改立楊勇。楊廣心想我這皇帝位置還沒坐呢你就要廢我,不如先下手為強。於是楊廣一個衝動弄死他的爸爸,登基之後一不做二不休又弄死了大哥,至此朝堂再無對手。

同樣的,這個故事你信嗎?

版本三:宮女有點坑…

話說楊堅病重,但畢竟還沒駕崩,這時的楊廣也知道自己即將繼承大統,畢竟作為新君還是有很多困惑,於是楊廣給楊素寫了封信,大致內容是我好高興啊,我要當皇帝了,還望素叔能夠指點一二什麼的。之後楊素同樣回信一封,交給宮女遞與楊廣,但半路被出來遛彎的楊堅看到了信,楊堅大怒,大罵楊廣,這時候又發生了版本二那裡的宣華夫人告狀事件,楊堅聽完之後更是怒火中燒於是召來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安排改立楊勇之事,但由於宮內耳目眾多,詔令還沒頒佈出去這事就被告知了楊素,楊素又告訴了楊廣。於是二人就派兵圍殿,捉拿柳述、元巖,銷燬詔書,又令張衡進入楊堅寢殿把殿內所有人都趕了出去,不一會,殿內就傳來了楊堅的哀鳴聲,文帝就這麼去了,之後殺兄的過程也和上面的版本如出一轍,還把楊勇的兒子們也殺光了。

這次你信不信?

版本四:純屬自己編的

楊堅病重身亡,楊勇病重身亡,沒楊廣什麼事…

你信嗎?

所以真相究竟是什麼,無從考證,但按照史書上的記載,楊廣確實是殺父弒兄的罪魁禍首。

哦當然,如果你認為有關楊廣一切的黑歷史都是李世民派人編的…這個就不在我能討論的範圍之內啦啦~


看來京杭大運河的功績遠遠抵不過他的“罪過”啊…


邏輯文史游


公元604年8月13日,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隋文帝楊堅去世。圍繞楊堅的去世,一直籠罩重重迷霧,很多史書都暗示隋文帝的去世與隋煬帝楊廣有關。

64歲的隋文帝楊堅當時已經病入膏肓,即使皇太子楊廣不謀殺他,楊堅剩下的日子也已經屈指可數。楊廣根本用不著背上弒君弒父的惡名,只耐心等待就可以順利接班,但隋文帝楊堅的去世一直眾說紛紜真相撲朔迷離。

在隋文帝楊堅病入膏肓的最後時刻,主要有六個人陪伴在他身邊:皇太子楊廣,隋文帝的女婿兵部尚書柳述,宰相楊素,相當於中央辦公廳主任的黃門侍郎元巖,還有隋文帝的兩位寵妃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

毫無疑問,在隋文帝楊堅的心目中,這四男二女是自己最為親近與信任的人,其中皇太子楊廣與兩位大美女的待遇更高一些,可以進入寢宮陪伴隋文帝楊堅。

公元604年8月10日,隋文帝楊堅已經明顯感到自己不久於人世,他搞了臨終告別會,把朝廷中的重要大臣全部召集來,言辭非常誠懇悲涼,群臣都感動得一塌糊塗涕淚橫流。

公元604年8月13日,是隋文帝楊堅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根據《資治通鑑》等史書記載,在這隋文帝生命的最後一天裡,兩位最有權力的人物皇太子楊廣與他的頭號親信宰相楊素卻犯了一個低級失誤。宰相楊素回覆皇太子楊廣關於隋文帝死後國家大事如何安排的密信卻被太監誤送到隋文帝楊堅那裡。

隋文帝楊堅看到宰相與皇太子的密信勃然大怒,我還活著你們就揹著我討論我死後的事情,是要迫不及待搶班奪權嗎?

隋文帝楊堅氣得痛不欲生,不久迷迷糊糊昏睡過去,兩位大美女不知道怎麼回事嚇得花容失色。

宣華夫人抽空去一趟衛生間方便一下,沒想到正好遇到皇太子楊廣,於是皇太子楊廣又犯了一個低級失誤。

宣華夫人是陳朝亡國之君陳叔寶的妹妹,她雖然是皇太子楊廣的庶母,卻只有27歲,比35歲皇太子楊廣還要年輕。



皇太子楊廣與美若天仙的宣華夫人長期在一起照顧隋文帝楊堅,難免日久生情,就像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病重時,皇太子李治與李世民年輕漂亮的妃子武則天勾搭成奸一樣。

皇太子楊廣雖然覬覦宣華夫人的絕世美貌,但一直沒有機會得手,現在看到心愛的仙女一個人上衛生間,楊廣迫不及待地一把抱住她。

宣華夫人雖然平時對英俊瀟灑的皇太子楊廣有好感,但因為她急著上廁所,而且剛剛看到老皇帝氣得要死要活讓她心煩意亂,她根本沒有心情與楊廣調情。

於是兩人拉拉扯扯爭執起來,宣華夫人一氣之下掙脫楊廣,跑到隋文帝楊堅面前告狀“太子無禮!”

隋文帝楊堅看到心愛的小仙女宣華夫人哭得梨花帶雨控訴皇太子楊廣,他一下子什麼明白了,自己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作為自己接班人的皇太子楊廣不但不關心父親的死活,卻去調戲父親的愛妃,真是孽子畜生啊!

隋文帝楊堅至此才發現自己選擇接班人選錯了,他廢掉忠厚仁義不拘小節的嫡長子楊勇改立聰明乖巧文武全才的次子楊廣,是多麼巨大的失誤,他發出“獨孤伽羅誤我”的怒吼,對已經去世的妻子獨孤皇后偏袒次子楊廣充滿抱怨。

此時的隋文帝楊堅後悔莫及,他對皇太子楊廣與宰相楊素恨之入骨,他只能召見身邊另外兩個大臣即女婿兵部尚書柳述及黃門侍郎元巖,讓他們召廢太子楊勇來皇宮,一場宮廷政變箭在弦上。

可柳述元巖這兩個書呆子沒有發動宮廷政變的經驗,他們不是利用手中的兵權調動禁衛軍,而是商量寫一道皇帝的聖旨。

就在柳述元巖磨磨嘰嘰商量對策的時候,沒想到隔牆有耳,一個太監聽到了他們的計劃,立即報告了宰相楊素。

皇太子楊廣與宰相楊素得知隋文帝楊堅想召見廢太子楊勇以後,當機立斷決定發動宮廷政變搶班奪權。

當時首都長安完全被隋文帝楊堅與柳述元巖領導的禁衛軍控制,皇太子楊廣於是命令親信宇文述與郭衍帶領自己的東宮衛隊控制皇宮,來鎮壓柳述元巖的所謂謀反。

宇文述帶領的東宮衛隊如狼似虎,柳述元巖這兩個書呆子只能束手就擒。

皇太子楊廣又派另一個親信張衡去寢宮控制隋文帝楊堅,此時隋文帝楊堅已經奄奄一息,張衡氣勢洶洶地趕走了陳宣華與蔡容華兩個隋文帝的寵妃,自己單獨控制了隋文帝楊堅,不久隋文帝楊堅駕崩。

因此隋文帝楊堅之死,很多人都懷疑是皇太子楊廣派親信張衡殺害了隋文帝楊堅。

但《資治通鑑》並沒有明確記載張衡殺害隋文帝楊堅,只是記載“張衡入寢宮侍疾,盡譴後宮出就別室,俄而上崩。”

《隋書》也認為隋文帝楊堅是病重而死,是自然死亡。

後來的唐朝君臣也沒有人提出隋煬帝楊廣弒父。可見隋煬帝楊廣弒父的說法查無實據。

另外據《隋書》記載,隋煬帝楊廣在博陵曾經說“我從前跟隨先帝在這裡,年剛八歲,不知不覺已經三十多年。”話沒有說完,楊廣就哽咽流淚,可見楊廣對父親楊堅還是有感情的,不至於在父親奄奄一息之際痛下殺手。

何況隋煬帝楊廣與父親楊堅母親獨孤伽羅都是虔誠的佛教徒,而佛教中殺害父母是最嚴重要下地獄的五大罪惡之一。博學多才的楊廣在穩操勝券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犯下弒父的重罪。

綜上所述,隋煬帝楊廣弒父的說法正史並沒有記載,並不可靠。

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皇太子楊廣派張衡進入隋文帝楊堅的寢宮,只是想控制隋文帝。當時楊廣的親信主要是楊素宇文述郭衍張衡四個人,楊素宇文述郭衍都是武將,而張衡是文官,由他來控制隋文帝楊堅最合適。

張衡在寢宮趕走了隋文帝楊堅心愛的寵妃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一個氣勢洶洶的大男人代替兩個千嬌百媚的大美女“服侍皇帝”,讓奄奄一息加上換儲失敗而絕望的隋文帝被活活氣死。

值得一提的是,在隋文帝楊堅去世六年以後的公元610年,作為謀害隋文帝兇手嫌疑人的張衡被隋煬帝楊廣賜死。

據說張衡在被隋煬帝楊廣賜死之前曾經說“我為人作何等事,而望久活”。

張衡臨死之前的這句話非常隱晦,為隋文帝楊堅之死更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當年張衡在皇帝的寢宮究竟對奄奄一息的隋文帝楊堅做了什麼事,導致隋文帝楊堅含恨而死,真相只有隋文帝與張衡兩個人知道,隨著隋文帝與張衡的去世,已經成為永久的歷史之謎。

另外,在隋文帝楊堅去世以後,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兩位絕色美女都被隋煬帝楊廣霸佔,失去了隋文帝作為依靠,她們投入新皇帝楊廣的懷抱也在情理之中。

但28歲的宣華夫人一年多以後就病死了,隋煬帝楊廣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寫了一首著名的《神傷賦》懷念宣華夫人。

隋煬帝楊廣繼位以後,這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並沒有完全結束,隋煬帝楊廣又派宰相楊素的弟弟楊約殺害了裝瘋賣傻苟延殘喘的大哥廢太子楊勇。楊勇的十個兒子後來也大都被隋煬帝楊廣殺害。

另外兩個仁壽宮政變的失敗者柳述元巖都被隋煬帝楊廣流放廣東海南一帶,柳述的妻子蘭陵公主楊阿五是隋煬帝楊廣最小的妹妹,蘭陵公主與柳述結婚15年,感情很深,她要求與柳述一起流放,但隋煬帝楊廣不但不同意,還逼妹妹蘭陵公主改嫁。32歲蘭陵公主不久鬱鬱而終。


厚德載物49847


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第二個皇帝,一些史料上經常說楊廣是弒父奪位的暴君,並把楊廣即位後開鑿大運河、三徵高麗、平定楊玄感變亂等事件全都貼上反面的標籤。那麼,楊廣是否弒父奪位了呢,我來淺談一下,希望大家來指正。

首先來說,楊廣篡位是事實,楊廣雖然通過陰謀詭計謀奪了太子之位,但他知道,只要一天沒有當上皇帝,就皆有翻盤的可能。楊廣勾結楊素,實行了一系列的篡位準備。而楊廣是否弒父,現在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或是證據並不充分。

第二,公元604年,隋文帝楊堅病危。楊廣給楊素寫信詢問楊堅病死以後的大事安排,楊素回信逐條作答,但是信使卻誤把信送到了文帝那裡,文帝看後大怒,遂產生更換太子的想法。楊堅命令柳述、元巖起草詔令,宣長子楊勇進宮。楊素得到消息立刻報告楊廣,楊廣隨即率領東宮衛隊入宮警戒,抓捕柳述、元巖。假傳文帝詔令,逼楊勇自殺。同時驅散所有宮女、太監。在這不久,文帝去世。當時輿論對文帝去世一事有很大疑問。從這個情況來看,楊廣發動政變屬實,逼死前太子,控制皇宮,做好篡位的整個準備。

第三,從現有史料來看,楊廣發動政變篡位,得位不正。隋文帝楊堅是病死還是他殺,沒有見證者,因此存疑。說楊廣殺了隋文帝,只能是一些史學家的臆想和猜測,並無直接證據。當然,楊廣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奪取帝位,使其惡名在外,在篡位之後,也沒有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而是繼續為惡,殺功臣,興土木,窮兵黷武,一步步耗盡了隋朝自文帝以來開創的盛世。楊廣以陰謀陷害哥哥楊勇開始,繼之發動政變篡位,由此可見其人品,隋文帝楊堅原來是北周宰相,後來篡位建立隋朝,為了掩蓋自己得位不正,又將北周皇親貴胄全部殺光,所以俗話說,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楊隋王朝短命的寫照。


優秀的米老鼠96


在這件事情上隋煬帝楊廣是清白的,因為史書上記載很明確,隋文帝楊堅是在獨孤皇后死後縱慾過度,身患重病不治身亡的。

怕老婆的皇帝。

隋文帝楊堅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能夠貫徹一夫一妻制的皇帝,這主要是由於他的皇后獨孤氏太過霸道,結婚當天就逼他發誓不許納妾,結婚後對楊堅管的也十分嚴,因此楊堅即便做了皇帝,仍然只有獨孤氏一個老婆。



獨孤皇后先於隋文帝楊堅去世,沒有了管束楊堅開始放縱自我,但很快就染上了花柳病不治身亡了。

楊堅在臨終前十分後悔,心想如果獨孤皇后還在的話,自己也絕不會落得如此的下場。


楊廣已經坐穩了太子的位置。

除掉楊勇之後,楊廣已經坐穩了太子的位置,再加上他偽裝的確實十分巧妙,朝中的文武百官甚至他那英明的母親都沒有看出他險惡的用心。

楊廣是個極度聰明的人,明明可以穩穩拿到皇位,為什麼又要鋌而走險去弒父呢。

一點個人的小見解,歡迎評論和關注。


趙公


隋文帝死後,後世的史料中確有不少對楊廣不利的記載,把楊堅之死寫得神秘和可疑,其目的是暗示後人:隋文帝並非壽終正寢,而是死於一場宮廷政變,楊廣就是這場政變的主謀。

到底真相如何?歷代官修正史對於楊堅之死大致這樣記載的:正月二十七日,楊堅抵達仁壽宮。正月二十八日,楊堅下詔,將朝廷的財政、賞賜之權以及一切大小事務全部交給太子楊廣。四月,楊堅開始感覺身體不適。六月,朝廷宣佈大赦天下。七月初十,楊堅病勢突然轉沉,緊急召見文武百官。彌留中的楊堅躺在病榻上,用盡最後的力氣和他的大臣們一一握手話別。場面無比傷感,君臣皆唏噓不已。七月十三日,楊堅死亡。

當時,隋文帝63歲,病入膏盲,死只是時間的早遲,但楊廣沒有盡到孝道,如救治、安慰等,心只有父親的皇位,說句難聽的活巴不得父親早日殯天,自己好坐上去,所以隋文帝的死應該屬於正常死亡。

隋文帝與獨孤皇后有5個兒子及其後代,但都被趕盡殺絕了,無一善終,隋朝皇室是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皇室。

隋文帝駕崩,楊廣設計陷害哥哥楊勇,謀得太子位。繼承皇位後賜死楊勇,包括楊勇的7個兒子也被他殺害,可謂殘忍至極;

隋文帝三子楊俊病逝,兩個兒子被宇文化及殺害;

隋文帝四子楊秀因不滿二兄楊廣謀取太子之位,被楊廣誣陷使用巫蠱害隋文帝,隋文帝深信不疑,將楊秀軟禁,後來楊秀和7個兒子都被宇文化及殺害;

隋文帝五子楊諒也對二兄楊廣非常不滿,於是起兵造反,但被楊廣派兵擊潰而被俘,遭軟禁抑鬱而亡,僅有1個兒子被宇文化及殺害。

從以上可看出,除直接賜死楊勇,四弟楊秀、五弟楊諒之死,與他都有關係,他負有無可推卸的重大責任,所以楊廣殺兄罪名應該成立。

楊廣萬萬沒想到,自己也與兄弟們一樣的悲慘結局,在“江都兵變”中被宇文化及所弒,他的2個兒子(長子楊昭,次子楊暕,三子早夭)和7個孫子也被宇文化及殺害。

隋煬帝一生有過兩大功業:一是開鑿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發展和交流。如此浩大的工程利在千秋,可是史書上沒有列舉它半點好處,卻過分渲染它的勞民傷財,時至今日也只是"客觀上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一句帶過,秦始皇修建長城沒有完全否定,那麼楊廣開鑿大運河也該給予肯定;二是隋文帝創立了科舉制,設進士科,正式確立科舉,這有楊廣的一份功勞,打破門閥作法,成為隋唐到明清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對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影響。隋煬帝組織編修了《長洲玉鏡》400卷、《區宇圖志》1200卷,規定藏書分為甲已丙丁為目,分經史子集四類(四部分類法),這都是煬帝的創舉.它促進了用人制度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隋煬帝楊廣屬於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行列,“隋二代”楊廣與“秦二世”胡亥何其相似乃爾,當然不可否認與後世編史者的觀點有關,但人們仍然認為都是最壞最壞的皇帝。其實,評價楊廣應該譭譽參半,才比較符合歷史事實。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天寧閣


可能性99%以上。

在《隋書》裡有多處記載楊廣老爸楊堅死的不明不白這件事,而《隋書》的主編是魏徵,為人以耿直敢言著稱,副手們也都是文學史官,這些人很多人都是生在隋朝,親身經歷過隋朝大事件的,因此在二十四史裡,《隋書》相對的可信度和真實性是很高的。

①楊素傳。

據此記載,楊廣在楊堅彌留之際,寫信問楊素,他老爸死後該怎麼辦,楊素回信,卻被誤交給楊堅;又有陳貴人說楊廣無禮,楊堅大怒;楊堅意欲傳前太子楊勇。

在此情形之下,楊廣矯詔,任何人不得進出,獨令心腹張衡侍疾,楊堅駕崩。

及上(楊堅)不豫,(楊)素與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入閣侍疾。時皇太子入居大寶殿,慮上有不諱,須豫防擬,乃手自為書,封出問素。素錄出事狀以報太子。宮人誤送上所,上覽而大恚。所寵陳貴人又言太子無禮。上遂發怒,欲召庶人勇。太子謀之於素,素矯詔追東宮兵士帖上臺宿衛,門禁出入,並取宇文述、郭衍節度,又令張衡侍疾。上以此日崩,由是頗有異論。(《隋書列傳第十三》)

②楊勇傳。

高祖寢疾於仁壽宮,徵皇太子入侍醫藥,而奸亂宮闈,事聞於高祖。高祖抵床曰:“枉廢我兒!”因遣追勇。未及發使,高祖暴崩,秘不發喪。(《隋書列傳第十》)

③張衡傳。

據《隋書》記載,楊廣指派張衡給他老爸楊堅侍疾,最後張衡被楊廣所殺,臨死前喊“我都做了什麼事呀,那裡還希望能活的長呢?”行刑的人捂著耳朵不敢聽。

八年,帝自遼東還都,衡妾言衡怨望,謗訕朝政,竟賜盡於家。臨死大言曰:“我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監刑者塞耳,促令殺之。(《隋書列傳第二十一》)

④后妃傳。


初,上寢疾於仁壽宮也,夫人與皇太子同侍疾……上怪其神色有異,問其故。夫人泣然曰:‘太子無禮。’(《隋書·后妃列傳》)

綜合以上的史料,《隋書》裡並沒有明確的說楊廣把他老爸殺了,但是顯然楊堅死的蹊蹺,楊廣到底有沒有弒父的動機呢?

絕對有。

①暗通大臣,問及老爸死後怎麼處理。此為大逆不道的不孝之罪。

②調戲母妃,有違人倫。

③老爸召喚廢太子,這才是引起楊廣弒父的致命動機。

楊勇581年為太子,600年被廢。楊廣600年為太子,楊堅死於604年,也就是說楊勇做了9年太子,而楊廣才做了4年太子,而且楊堅立楊廣為太子還是在老婆獨孤皇后的半強迫要求下才同意的,是以楊堅廢楊廣重立楊勇是極有可能的,楊勇做了九年太子,又是長子,一旦起勢,支持的他的人可能比楊廣還要多,因此楊廣完全有理由先下手為強。

楊廣有沒有弒父的條件呢?

①楊廣當時為太子,獨掌宮中大權。史書裡也明確記載他門禁,只留下心腹張衡給他老爸看病。

②張衡臨死前喊的一番話,行刑的人塞住耳朵不敢聽,那是什麼話?最有可能是是張衡說出當年在楊廣的授意下毒殺楊堅的事情。

再看楊廣登基之後,矯詔殺死兄長楊勇,其後楊勇諸子皆在流放中全部死掉,也可以作為楊廣弒父的心虛的證據。


師明禮


隋煬帝楊廣弒殺父親隋文帝楊堅這個歷史記載,主要見於《隋書》、《大業略記》、《資治通鑑》等史籍。

《隋書·后妃傳》 、《隋書·楊素傳》、《隋書·柳述傳》等魏徵主編的《隋書》列傳、唐趙毅撰寫的《大業略記》、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記載了楊廣弒父的過程大致有如下幾個步驟:

1、楊廣認為父親隋文帝楊堅已屆彌留之際,便與楊素書信往來密謀一旦文帝龍馭上賓如何應變處理,結果楊素回覆楊廣的密信被宮人誤送到了文帝這裡,文帝看了之後非常生氣(大恚)。

2、楊廣調戲宣華夫人陳氏(《大業略記》說是容華夫人蔡氏),宣華夫人向文帝舉發,文帝痛罵楊廣:『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然後召柳述、元巖撰寫敕書,召此時早已被廢為庶人的前太子楊勇覲見——隱含再次廢立的意思。

3、楊素聞訊,遂與楊廣協謀,偽造詔書逮捕柳述、元巖關入大理寺獄中,並迅速調來東宮的兵士來宿衛楊堅當時所在的仁壽宮,派宇文述、郭衍負責仁壽宮門禁出入的節制指揮,同時派右庶子張衡進入仁壽宮『服侍』楊堅,後宮人員都被趕到別的房間。

4、不久,隋文帝駕崩。

認為隋煬帝並沒有弒父的看法主要有以下這些:1中的密信誤送給文帝的情況不可能發生;2中楊廣調戲宣華夫人的事情子虛烏有(宣華夫人與楊廣本身就有政治同盟關係,楊廣既不至於如此急色,識時務的她更不會舉發;另一個說法說不是宣華夫人而是容華夫人,說明故事的主角都不清晰);2中文帝作為成熟的政治家不會貿然去召前太子楊勇;3、4中的說法只是疑似之詞;以及,隋煬帝弒父的說法隋煬帝的反對者都沒有提及過,是李唐王朝建立後官方主導黑隋煬帝的產物。

最後一點首先是不成立的,祖君彥起草的《檄隋文》(《瓦崗軍李密討隋煬帝檄文》)中隋煬帝的第一條大罪就是弒父,原文為:

先皇大漸,侍疾禁中,遂為梟獍,便行鴆毒。禍深於莒僕,釁酷於商臣,天地難容,人神嗟憤!

隋煬帝弒父的說法在隋朝時期就存在,魏徵等大唐臣子在《隋書》中並不是為黑而黑向壁虛構,就算是說隋煬帝的壞話,至少也是通過對史料的選擇而進行的。

而另外幾種否定隋煬帝弒父的說法,其實在邏輯上存在一些問題:誤送密信事件(A)、楊廣調戲庶母事件(B)與文帝擬召回楊勇事件(C)以及文帝被弒殺(D)實際也有可能是不同層級關係乃至於完全獨立的事件,A不存在不說明B不存在(反之亦然),A、B不存在不說明C不存在,乃至於C不存在不代表D不存在——簡單說,即使AB不存在,可能也發生過召回楊勇事件(只是未必出於楊堅本心),即使ABC都不成立,也不代表D不成立。

隋煬帝倉促間不顧至親關係(柳述是文帝女婿、煬帝妹夫)第一時間將柳述免官謫貶並致使其死於流放之地,也差不多在第一時間賜死楊勇父子,都或多或少反映出當時的仁壽宮大概率發生過重大變故,史筆如刀,不能堵住當時天下人的以及後世史家與民眾的悠悠之口(中外頗有異論)。

然而,D這個文帝被弒殺的事件,就目前而言確實沒有證據指向隋煬帝,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不能徑直指認他就是兇手或幕後黑手,回到本問題,就是隋煬帝弒父沒有什麼證據。

值得一提的是,隋煬帝還曾經在文帝駕崩的當日任命長孫晟為內衙宿衛、知門禁事,即日拜左領軍將軍,這位長孫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長孫氏與長孫皇后同母兄、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的父親,如果隋煬帝弒殺父親是包括用自己的親信武裝宿衛宮禁等在內的一套組合拳,那麼李世民的岳父就很難逃得了幫兇的罪責(說起來罪魁隋煬帝也算是李世民的岳父),因此如果我們細究《隋書》中的內容,雖然有的列傳或明或暗地指出隋煬帝弒父,但是總體的說法還是指出隋文帝是正常死亡,只是在文帝死亡的當日,隋煬帝為了更穩妥地控制政局,有過所謂的『匿喪未發』的行為。

『匿喪未發』雖然不合乎禮法制度,但是有事急從權的因素,這與隋煬帝弒殺父親隋文帝,還是完全的兩回事。

『匿喪未發』或許與柳述等楊廣楊素的政敵試圖支持可能包括楊勇等在內的其他皇子有關,但是這一點根據目前能夠掌握的史料更無從考辯,也超出了本問題的範圍,姑置不論吧。


談古論金


世人對隋煬帝楊廣的印象多是昏庸荒淫,隋煬帝的確不能算是個盛世明君,但是歷史上的他真有大家口中所說的那般的殘暴昏庸嗎?至今還有許多關於隋煬帝弒父的傳聞,楊廣殺父是真的嗎?隋煬帝究竟有沒有做出弒父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下面就來了解一下。

隋煬帝楊廣,把父親隋文帝楊堅辛苦一生經營的強大帝國送入了墳墓,招來了後世不盡的罵名。在亡國之君位置上,他最令人詬病的除了好色、暴虐,就是殺害了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隋煬帝殺兄,這是不可磨滅的事實,但是父親隋文帝楊堅是否真的死在他的手裡,就不那麼好說了。隋文帝楊堅已經是不可救藥,岌岌可危,跟大臣交託事後事,跟子孫已經是告辭過的環境下,楊廣為何要冒險背上千古罵名去弒父!所以我不認為隋煬帝弒父,原因是:

一、爭權奪利

楊廣因為在統一戰爭中功勞在楊勇之上,又自恃得到父皇的寵愛,他處心積慮地準備要把大哥楊勇從太子的位置上趕下來。楊廣一邊在獨孤皇后面前搬弄是非,一邊與大臣宇文述商議,聯繫重臣靠山王楊素,陸續清除支持太子的大臣們,隨後又出面謊稱太子楊勇企圖謀反,終於迫使隋文帝楊堅下定決心把楊勇貶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

二、辱母

宣華夫人是衰退貴族身世,受過極高的教誨卻並不自豪,很是受文帝的痛愛,是文帝暮年在他枕邊說的上話的人,良多人爭著趨承她,楊廣也不破例,給宣華夫人送了良多金銀珠寶,宣華夫人也都收下了,是以沒少在文帝眼前說楊廣的好話——文帝老了,宣華夫人不可不為後路著想。有了這一層干係,即使楊廣真的調戲了宣華夫人,宣華夫人會抉擇去楊堅眼前起訴嗎?老天子即刻要死了,她往後的日子要如何過呢?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們之間早就產生了感情,不存在任何強迫的可能性。

三、叛逆臣子沒有以討伐弒君篡位者為藉口 這在古代動不動就找藉口發動反叛的權臣來說,很不可思議。當初南北朝劉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弒殺,天下群起而攻之。如果楊廣真的殺父,那不可能楊堅一死就發動反叛的漢王楊諒不以此為藉口。

四、歷史功績 實現了南北統一,開挖京杭大運河,開創科舉制度。楊廣此生作為,和秦始皇頗為相似,都是在建立功業後,不惜勞民傷財,修建了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不過他們所作所為都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所以說就憑楊廣生前為後人留下的三大功績,如果不是亡國之君,肯定會成就一個盛世。



總之,疑點重重,楊廣弒父是不可能的,不僅歷史記載的含糊其辭,而且邏輯也不通,讓人不能信服。


大聖看古今


的確如此!

因為隋煬帝接手的盤不是亡國之君的盤,而是太平盛世的盤。

可以說,隋煬帝只要不折騰,隨便吃喝玩樂。基本上是可以平安到老甚至浪的嚴重些最多也就是給子孫留個盛極必衰的開局而已。可這樣一副好牌都能玩砸了。可見隋煬帝的水平!



隋煬帝開局的條件,歷朝歷代真的沒幾個能比的。漢武帝之前雖說有個文景之治。再加上他爹平了七國之亂,多少加強了中央集權。可畢竟北方還有個大匈奴呢。

至於其他能比的。也就是唐高宗、明仁宗、乾隆帝這三位能比比了吧?

唐高宗接盤的大唐,除了高句麗也就是吐蕃有威脅。

明仁宗時期,貌似周邊都被朱棣給打出翔了。那時候東北還沒有高效率政權建立。北方蒙古也分家內訌中彼此消耗。總得來說,比唐高宗時期要好。

至於乾隆時期,能和高句麗、吐蕃類比的就剩準格爾這個殘餘勢力了。乾隆帝還完成了對這個殘餘政權的打擊和滅亡。在這方面,分數比唐高宗和明仁宗強。


至於隋煬帝。把他換成以上三位任何一個,估計,都是妥妥的可以傳承下去。就隋煬帝……

楊堅留給楊廣的是一個統一的天下,既沒有外戚專權,也沒有吏治腐敗,更沒有嚴重的土地兼併。

隋王朝正處在蒸蒸日上的鼎盛王朝,楊廣十三年硬是給給玩沒了,也是歷史上少有的敗家孩子了。


北方最強悍的突厥“控弦且百萬,戎狄熾強,古未有也”。東北的高句麗更被楊廣的三個超級大禮包送的強悍如斯。或許沒有李世民的橫空出世,只怕楊廣打開的將是一個五胡亂華的全新副本。


讓我來幫楊大帝洗白一下。

楊廣的大運河開鑿是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盛唐的繁盛依靠的就是楊廣的一條河。

楊廣三徵高句麗是為了打擊門閥世家的影響力,鞏固大一統局面。

隋朝的滅亡是因為科舉制度的實行,遭到了門閥世家的背叛。 (得了吧,科舉制在適應的初期,一直到唐王朝的中期,都基本唄門閥世家所壟斷)


不慫歷史


隋煬帝楊廣,是我國隋朝的亡國之君,也是歷史有名的暴君之一。楊廣即位之初確實是想“慕秦皇、漢武之功”、“誇三皇、超五帝,下視商周,使萬世不可及”,做出一番偉大的功績,只是他為了實現自己的這些理想,而實行了嚴苛暴政,最終導致身死國亡,評其好大喜功甚為恰當。

楊廣即位的過程,即其在宮內弒父,然後繼位,也是後世小說、演義所津津樂道的一個段子,那麼,楊廣到底有沒有弒父呢?

先來簡單敘述一下演義裡這段廣為人知的隋文帝臨終的故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文帝病重,太子楊廣和隋文帝的寵妾均在隋文帝身旁服侍。

這些寵妾裡有一位便是宣華夫人陳氏,她本是陳宣帝的女兒,陳國滅亡後,因她姿色無雙,而被選入隋文帝的後宮為妃。在南北朝一百多位後宮嬪妃中,大多數自然是美女,但在史書中被稱為“姿貌無雙”,卻是隻有陳氏一人。

隋文帝的原配獨孤皇后去世後,宣華夫人以貴人的身份獲隋文帝獨寵。而楊廣在其父皇病重之時,常調戲宣華夫人。

在隋文帝去世那晚,楊廣趁宣華夫人去內殿更衣時尾隨而至企圖非禮,宣華夫人左右掙扎後,總算擺脫了楊廣,但云鬢散亂,衣冠不整,被隋文帝發現,詢問是怎麼回事,宣華夫人低頭說:“太子無禮。”

隋文帝聽後大怒:“這個畜生,我怎麼能將帝位傳給這樣的人!”他隨即命人起草詔書,準備廢了楊廣的太子之位,而宮裡早已佈滿楊廣的心腹,楊廣見勢不妙,乾脆直接指使心腹把隋文帝殺死在了病榻上。至於如何死的,有的說是楊廣讓人強灌毒藥,也有說的是“血濺屏風”,總之,隋文帝死的很慘。

這個故事說的有聲有色,十分逼真,甚至一些史書上也是這麼說的,至於小說、演義則更是大肆渲染。

可是,當年反抗隋煬帝的各路起義軍以及後來以隋為鑑的唐太宗李世民君臣雖然對楊廣大加撻伐,卻並無一人指責隋煬帝弒父,由此可見楊廣弒父的說法很不可靠。

隋文帝在臨死之時,留下了著名的遺詔,在遺詔中談到楊廣:“皇太子廣,地居上嗣,仁孝著聞,以其行業,堪成朕志,但令內外群臣,同心戮力,以此共治天下,朕雖瞑目,何所復恨?”

在這份遺詔中,隋文帝認為自己的兒子楊廣是很好的,這份遺詔收在唐初魏徵所主編的《隋書》中,《隋書》成書於貞觀三年(629年),距離隋文帝去世僅僅二十餘年,這充分說明魏徵認為這份遺詔所反映的情況是真實的。日本的歷史學家也把這份遺詔看做是古代傑出天皇的遺詔,並收錄在《日本書紀》中。

《隋書》中關於隋文帝最後的記載:“甲辰,上以疾甚,臥於仁壽宮,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寶殿,時年六十四。”

從上面這些情況來看,關於楊廣弒父的故事完全是後世演義小說中添油加醋的謠言,如果楊廣弒父,作為同時代的魏徵等編修史書之人,豈能放棄這一攻擊隋煬帝楊廣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