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以泉州本土书画艺术鉴藏为例

彭新国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泉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洛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从事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评论写作多年。出版有书学文集《兰亭问学》。(彭新国:艺学两不倦)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实条件下,人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现代生活,但普遍缺乏有品位的文化生活和高尚精神追求,因此人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肤浅与贫乏,与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当下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这种反差,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既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和优秀传统审美思想的缺失有关,也与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浮躁而重功利的心理等因素有关。在这里我们暂不赘述。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指出:“艺术是生命最强大的动力,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也说过:“艺术作为时代生活的晴雨表,走在理论认识的前面……从而它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便不是智力结构(认识)或意志结构(道德)所能替代或等同,它却可以帮助这两种心理结构的发展。”确实,对于陷入精神困惑或渴望丰富精神生活的现代人来说,艺术的确是最好的心灵慰藉和精神寄托,因为艺术审美是一种超功利、非概念性的、可以自主的精神活动,它会引导人进入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人的生活美学,使人生过得充实而富有生活情趣。

在当下正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去帮助人们构筑一个丰富的现代生活美学体系,不断陶冶人们的生活情操,甚至于适当地运用一些市场的手段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显得尤为重要。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在当下,书画艺术是人们最喜爱的传统艺术,非但在文化圈,即使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实,当今的商界,不少科技、互联网、房地产等商业大佬们也都对传统书画艺术情有独钟,成为传统书画艺术鉴赏和收藏的爱好者,如王健林、马云、李嘉诚等等,有的甚至成为书画艺术收藏界的大佬。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因此用传统书画艺术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甚至于经济生活,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需,又关系当下民生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泉州本土传统书画艺术鉴藏为例,就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艺术基因来丰富现代经济文化生活,让书画艺术融入市民现代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和水平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悠久灿烂的书画艺术历史成为丰富人们现代文化生活的坚实基础

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泉州依山面海,山川锺灵毓秀,地杰人灵,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在这片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和这片曾经“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热土上,自古以来人文荟萃,文风昌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过彪炳青史、留芳百世的名人名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书画艺术,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更是代不乏人,历久不衰。正如大家所熟悉的朱熹的对联所描述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蔡襄《万安渡石桥记》(图/林培养)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张瑞图 行书杜甫诗(桑莲居2015秋拍拍品)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弘一 行书(桑莲居2017春拍拍品)

泉州书画艺术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溯其源,当于魏晋之际。历代的翰墨丹青名手见诸典籍者不少,当不下百数十家。“南渡衣冠留晋俗”,南来晋士大夫与泉郡文士雅集兴会,就留有翰墨于九日山上,现有高士峰等石刻为证。唐代有欧阳詹、林蕴、韩偓,宋代有陈文顼、蔡襄、蔡京蔡卞兄弟、朱熹、郑奂、王十朋、石起宗、陈登等,其中蔡襄书画皆精,但画名为书名所掩,蔡襄从法度上对尚意中的狂俗之气进行一种矫正,努力回归着书法理想审美风格——“和”,其为“宋四大家”之一,现遗存在蔡襄祠内的《万安桥记》为其代表作。明代有书画双杰的张瑞图,其书法作品里的倏忽变化,奋斫异势,与董其昌并称“南张北董”。绘画方面的有山水画家王朝佐、黄克晦,“四君子”画家李钟衡、蔡一槐等,职业画家以王建章、庄心贤、蔡应锦等影响最大,书法方面的有李贽、黄吾野;清初文人士大夫多因袭吴门画风,受吴门画风影响的泉籍画家有黄彦标、何腾蛟、张植人等人,而民间画家则以仙佛题材及写真为主,反映了人民祈祥纳吉的心理。书法方面有庄俊元、吴鲁、林翀鹤,民国时期有弘一法师、曾遒、龚植等。近代高僧、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弘一法师的僧腊生涯有14 年是在闽南,法师把人、艺、道三者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已达到书艺的上乘境界,画作罕见而珍贵,其造型严谨端庄,显露出深厚的传统功力。泉籍画家龚植以写真花鸟画名噪闽南与台湾。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龚植 百寿图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林翀鹤 行书(桑莲居2017春拍拍品)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吴鲁 楷书(桑莲居2016秋拍拍品)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曾遒 墨梅(桑莲居2017春拍拍品)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曾遒 墨梅(桑莲居2017春拍拍品)

在新的历史时期,秉承优秀传统基因的当代泉州书画艺术家们,继承这些优秀文化并发扬光大,苦学中西,再创辉煌,形成一支具有雄厚创作实力的书画人才队伍,引起了海内外书画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泉州书画界更是人才济济,既有李硕卿、蔡展龙、黄达德、丁明镜等老一辈书画家,又有郭宁、陈立德、林坚璋、王乃钦等新一辈艺术家,同时泉州拥有一大批具有创作实力和文化底蕴的年轻的书画家,成为泉州书画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未来必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当然泉州艺术家的创造具有本土色彩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这块土地走出的艺术家如蔡国强、黄永砯等人,在全球化的背景里,代表着泉州籍艺术家在当代艺术上与世界对话。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李硕卿 雁荡奇峰(桑莲居2016秋拍拍品)

二、传统书画艺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日益紧密

书画艺术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鉴赏和收藏的主要项目,是多文化人广大市民、收藏家,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艺术品板块之一,一直以来也是最重要、最活跃、最具成长性的收藏和投资板块之一。最近一两年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资十分不稳定,风险较大,已经让大多数投资者失去信心,相对来讲包括书画市场在内的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正在逐渐热起来,成为多数投资者关注的热土,因为虽然我国艺术品市场整体上还不是十分成熟,但一直比较稳步发展,不断成长。纯粹从市场的价位来看,艺术品市场不但没有股市和房市那样大起大落,而且一直基本稳步上升,没有太大的回落。近一两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特别是八项规定以后,当代的艺术品市场总体上有些微小的回落,但近现代书画市场依然基本保持适度的增长。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小旋山房墙上悬挂蔡展龙《写竹》及朱孝臧行书条幅(图/王建强)

目前,书画鉴赏与收藏还没有真正走入泉州普通老百姓的家。经常去参观别人的新家,尽管装修得挺漂亮,极其奢华, 还是会有一种感觉,缺乏内涵与品味,因为房子里就缺几件艺术品或者说几张字画。如果请几个有见识懂品味的朋友来评价和打分,就一定只是及格。当然,在一些办公场所和不少泉州市民家中,也经常能看到墙壁上挂着一些字画,但不少是一些“行画”,不但没有档次,也缺乏品位。因为与“行画”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相比,作为原创书画艺术作品,能表现出书画家通过长时间的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语言,更蕴含着作者的艺术心血。张挂原创字画不仅能增加艺术感,而且能够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正如在2016 年4 月初在北京举办的《家居文化与书画文化相结合》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家居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晨就曾提出:“讲究性价比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对于高端家居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受众群体开始强调视觉消费、文化品牌,书画作品恰恰满足了这几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书画作品还能满足精神消费。可以说书画是将装饰、文化、精神合而为一的载体,将家居文化与书画艺术相结合在当代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高端消费人群来说,好房子、好家具再加上好的艺术作品才更能体现生活水准。”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董桥的客厅(墙上挂着董其昌、齐白石等人的字画,樟木箱子里,放着父亲留给他的和他早年收的线装书。)

泉州书画艺术收藏市场是近些年来才真正兴起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和全国的收藏热潮相比,泉州的书画市场整体上仍偏于理性,市民的关注度不高。而从福建的几大城市的书画收藏和市场比较而言,特别是与福州、厦门、漳州等城市相比较而言,泉州的书画市场的发展和艺术品价格整体上也还是比较低的,这和泉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因此,在当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这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传统书画艺术与泉州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将日益紧密。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书画越来越多进入家居生活(图/王建强)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书画越来越多进入家居生活(图/王建强)

三、通过本土书画艺术的鉴赏与收藏,丰富和提升现代文化和经济生活的内涵

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乡土情结,都想留存一份身边的文化记忆。因此近些年来,本土书画家的艺术作品更是本地市民关注喜爱,鉴赏收藏和投资的重点。字画的鉴藏,要做到由小到大、由本土到全国、从普品到精品,循序渐进。针对泉州目前书画收藏市场的实际,从传承和弘扬本土传统文化的角度,笔者认为要以关注度高、流通性好、成交率高的本土书画艺术家作品应作为市民和藏家关注的重点。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新时期,艺术已不再是小圈子的孤芳自赏。人们开始整理自己的精神需求,呐喊着用艺术装点生活。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新时期,艺术已不再是小圈子的孤芳自赏。人们开始整理自己的精神需求,呐喊着用艺术装点生活。

书画收藏与投资并不都是想象中的阳春白雪,其门槛并不是很高,像月收入三五千元的工薪阶层,也可以有自己的品味,完全可以加入这个队伍,许多收藏家进藏的第一件作品也就是一次小聚餐的花费。有心于此就要转变观念和消费方式,把平时抽烟、喝小酒或是买点小奢侈品等的消费习惯转换为购买小书画作品。譬如画廊或拍场上的一些近现代小名头小尺幅的书画作品,或者现当代有实力的中青年书画家作品就是投资的首选。这些作品不但可以作为房间、办公室很好的艺术装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书画家的成长,相信这些作品的市场价格会有较大的增幅,何乐而不为呢?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茶室一角(图/赵剑王)

对于一些新入场的收藏者而言,应以功底扎实、素养较高、有独立艺术语言的艺术家为主,选择已经有明确形成市场成交价格的艺术家尤为重要,而一些已故本土书画家由于其作品的稀有性和在本地的艺术影响力决定了他的作品具有较好保值升值空间,因此已故本土艺术家的“进藏”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机会了,只要有机会遇到就可以收藏。清末民国进士举人如庄俊元、黄贻楫、苏廷玉、吕世宜、吴增、曾遒、黄抟扶、林骚、林翀鹤、苏镜谭、杨廷玑、吴钟善、吴钟麟、杨家春、杨家栋等,现当代书画家如龚植、黄紫霞、蔡展龙、顾一尘、张人希、梁披云、潘受、丁明镜、林坚璋、朱以撒、王乃钦、郭宁、薛君宁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黄抟扶 行书八言联(桑莲居2015秋拍拍品)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吕世宜 隶书七言联(桑莲居2015秋拍拍品)

而要进行专业性中小型投资,就要求对投资的对象作更深入的研究,投资对象必须具备独有的符号性艺术语言与一定学术价值,而且也是艺术机构和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艺术家。那些具有较高学术性和艺术造诣的艺术家中,市场出镜率、关注程度高者是保值投资的最好选择。你得认真分析一下投资方式,可以选择短线投资、长线投资或保值投资。一些已故本地名人名家的遗墨是可以关注的重要对象。清代高僧、状元、进士如释木庵、李光地、黄宗汉、陈庆镛、杜焦林、吴鲁等;当代名家:李硕卿、洪世清、万维生、何士扬、林海钟等等值得关注。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苏廷玉、杜彦士 行书(桑莲居2017春拍拍品)

如果考虑专业性中型投资,不但要考虑书画家的“名头”,还要考察其学术与艺术底蕴。关键是做好分散投资,投资对象选择适当多一点,且在投资时间上不能急,不建议进藏单价太高的艺术家作品,因为单价太高,风险太大。在投资方式上可多采用精品投资原则,也就是说要尽量购买艺术家的精品或代表之作,大名家的代表性小品可适量介入。新进收藏领域的投资者,可锁定地域性强而且在区域内为领军人物的艺术家,这样容易实现投资多元化,就比较有保值增值功能,而且也能保证收益率和资金的流动,风险也就比较小。本土书画家中这个投资区间的名家作品较少,清代泉州籍画家王建章和当代名家李硕卿等的精品可以关注收藏,同时建议应更多关注海派名家及省内名家作品。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洪世清 松鹰图(桑莲居2017春拍拍品)

而对于专业性较大投资,因为选择面和选择原则都较为明确,形成市场的近现代书画名家是较好的选择,而当代中能够跻身于顶级艺术家行列或是开创一代新风的书画艺术家也是首选。但在当代的书画市场中,有资格称为“一线艺术家”的大家不足百人,而这些艺术家最终能留在中国书画史上绝对不会超过一半。因此,在这一区间,首选投资近现代的名家巨匠,当代一定要选择具备全国性名气的实力派艺术家的作品,才能保证稳健升值。推荐作品,这一区间在泉州有两位名家足以引起收藏投资者的高度重视,这两位艺术家在书法史上都赫赫有名,一位是泉州晋江人,与当时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并称“南张北董”的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一位是长期在闽南特别是在我们泉州弘法并圆寂于此的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两位的书法风格都独树一帜,在国内大拍卖场中也都是买家关注的热点,能收藏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机缘。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泉州中山路花桥宫外墙嵌有张瑞图书写的匾“真人所居”

桑莲居|彭新国:用优秀传统艺术丰富现代生活美学

清源山上刻的弘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

用传统书画艺术来介入市民的精神文化和经济生活,了解和收藏文化和历史,让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现代生活美学,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也是提升现代生活品质的必然和现实要求。文化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全民重视传统文化和全民收藏历史文化时代的到来。

相关链接

海丝情怀——名家画泉州·泉州名家画专题

闽南书法大观园——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书法艺术简述

林培养:九日山纪游

林培养:安平桥访古

艺术品搭界|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见证古城灿烂文脉 泉州千年书法名家辈出

“苏黄米蔡”——实至名归说蔡襄

木庵与日本黄檗宗

奇崛雄峭 力辟新天——张瑞图书法评说

沉稳端丽 风神凝远——李光地书艺浅谈

吴鲁: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弘一法师:这个世界,我总要来

泉州:神佛为邻旧做底

彭新国老师供稿,桑莲居配图,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