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陳佩斯、朱時茂,這兩個名字放在一起,就代表著中國小品的最高水準。

關於他們曾經的經典,相信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或者只要通過網絡看過他們作品的人,

都被他們身上獨特的喜劇魅力所感染,即使現在偶爾打開電視,

也依然會看到他們曾經演過的經典小品《主角與配角》

印象中,這個小品自1990年央視春晚播出以來,是他倆小品重播次數最多的一個。

這個作品,劇本構思之巧妙,劇情的反轉起合堪稱所有央視小品之最,

加上陳佩斯和朱時茂與劇本形象的完全貼合,使這個小品的笑點無論什麼時候看都不過時。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組合,有一種因雙方形象和氣質存在巨大反差的喜劇效果,

朱時茂的正氣凜然和陳佩斯的吊兒郎當形成鮮明的對比,

更能彰顯出陳佩斯身上的喜劇元素。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他倆的開山之作《吃麵條》為小品立了名號,緊接著《警察與小偷》、

《羊肉串》、《胡椒麵》、《主角與配角》、《姐夫與小舅子》、《宇宙體操選拔賽》、

《王爺與郵差》、《大變活人》等小品陸續登上春晚,

陳佩斯和朱時茂成為當時最受全國人民喜愛的小品演員。

兩個人在劇中互相調侃對方已成為全國人民除夕時歡樂的源泉。

然而自二人因小品版權問題被央視封殺後,至今,觀眾再也無緣看到二人合體表演小品。

據說央視曾多次邀請二人迴歸春晚舞臺,但均遭陳佩斯拒絕。

每年快過年時,都會傳出二人將參加春晚的消息,但每年觀眾的希望都落空。

今年二人都已六十多歲了,依然未在春晚現身,

但令觀眾感到欣喜的是,在北京電視臺的春晚上,觀眾見到了這兩位老藝術家的身影,

但觀眾依然未等來二人的合體表演,他們倆化身為觀眾,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坐在臺下與現場觀眾一起看兩個人的兒子陳大愚和朱春陽表演的《老面新吃),

看著兩個孩子在臺上賣力地還原當年自己的成名之作,往事歷歷在目,

而如今兩個人都已老去,陳佩斯和老茂看起來有些淚目。

這個小品,開啟了他們演藝事業之門,讓他們一夜之間名滿華夏。

這是二人合體在捧自己的孩子,兩個孩子也繼承了父親的氣質,一個正氣,一個詼諧: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朱時茂的兒子朱青陽遠不及當年的父親英俊,但氣質陽光正氣,隱約有老茂的樣子。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而陳佩斯的兒子陳大愚跟陳佩斯特別相像,動作表情都一樣,

只是他的表演遠不及陳佩斯自如,陳佩斯的喜劇感,毫無表演痕跡,

但陳大愚尚未達到父親的高度。

朱青陽看起來也不及朱時茂的表演真實,氣場也弱了些,有些壓不住場。

但總體來說,兩個孩子也表演也很不錯。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服裝道具幾乎還原了原作,就連舞臺背景都與原作一樣。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他們的表演尚不及父輩的成熟,如果想去除自己父親的光環引起大眾的關注,

他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畢竟,現在是一個娛樂多元化的時代。

想在瞬息萬變的演藝圈有一席之地,除了要有好的作品,更要有好的團隊去運作。

陳佩斯和朱時茂大有隱退之意,這是觀眾的遺憾,也是春晚舞臺的遺憾。

但是對於這兩位老藝術家來說,或許在這個年紀,不參加春晚是明智之舉。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論名氣,他們堪稱小品之父,論口碑,幾乎在網上看不到批評他們的言論,

這是多少演員夢寐以求的事,但他倆因為和央視的版權糾紛被迫退出春晚舞臺,

至今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迴歸,這種無意而為的激流勇退反而使他們實現了功成名就的願望,

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他們合體參加春晚了,不論演得好壞,都會聽到謾罵的聲音,

這是現在網絡時代的特點,不論再好的演員,都會有人跳出來罵。

我在評論區經常可以看到無緣無故罵人的人,他們可能並沒有看你的文章寫的是什麼,

只要他們看到你文章時心情不爽就會進來罵你,而且不吝消耗自己的素養,見什麼罵什麼,

這樣的網絡環境下,即使再好的作品,也會有人攻擊。

陳佩斯、朱時茂已是春晚記憶,將觀眾的期待轉移在他們的兒子身上

況且兩位藝術家都已六十多歲,春晚的排練方式對他們的身體也是個考驗,

方方面面來說,他倆不上春晚才是正確的選擇。

把最美好的,留存於記憶,讓他們成為春晚最快樂的記憶,其實挺好的。

我更感動於他倆因小品而結緣的深厚情感,從兩個人,到兩個家庭,

年輕時是兩個父親同臺表演,老了之後,又一起看兩個孩子表演,

對他們來說,這比他們再次迴歸春晚更有意義。

同時祝二位藝術家晚年幸福,也希望他們的孩子能繼承他們的喜劇風格,

為觀眾帶來更多的笑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