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前者日子和寶寶一起去鄰居家做客,鄰居家的孩子今年2歲,還不能很流利地跟別人交流。我們帶著兩個寶寶,一起在客廳"開茶會",我們兩個聊天喝茶,寶寶們主要負責玩耍吃茶點。

鄰居媽媽看著兩個孩子,突然對我說:"你家寶寶現在都能流利地跟人對話了,我家小美怎麼到現在"爸爸媽媽"都說不流暢……哎,有時候我真擔心是不是我們教育小美的方式有什麼問題,不然小美跟其他孩子相比怎麼總是比較安靜?還是說難道是小美有什麼問題?"我的孩子已經4歲半了,平時都能和我和孩子爸爸順利交流,但他也不是一開始就表現出很有語言天賦的,我對小美媽媽說道:"不要著急,尼莫2歲的時候也不是很會講話,後來我的一個表姐告訴我,想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父母很關鍵。父母的語言能夠給孩子營造出語言環境,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很重要。所以後來我和孩子他爸都很注意跟孩子的對話交流,慢慢地我們就發現寶寶越來越聰明……"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寶寶說話遲緩不聰明?不要武斷地認為是孩子先天的問題,回顧一下,作為孩子的父母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裡,你和孩子是否有深入的交流溝通?你又是否有注重自己與孩子交流時使用的語言表達呢?

千萬不要小看交流這回事,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發展而言影響深遠,想要培養聰明的孩子,塑造"小學霸"?利用3T原則,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時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是需要父母上心的一件"小事",但這件"小事"對孩子的影響可不小,回顧一下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你最常使用的,是哪一種對話方式?

1.命令型對話

"把東西放下"

"不可以再這樣了"

"馬上過來把飯吃完"

……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曾用過,或者習慣於使用這種命令式的口吻跟孩子講話呢?

如果有,作為家長的你,更有必要了解一件事:對於孩子來說,命令型對話帶有負面的意義,孩子不喜歡與父母進行這樣的對話。父母長時間使用這樣的對話方式,會讓孩子時常感受到被壓迫,被剝奪話語權,因此,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命令型對話會讓孩子覺得親子對話沒有意義。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2.事務型對話

所謂事務型對話,就是我們提醒孩子做事時說的話,有點「例行公事」的意思。不少家長習慣於把職場的那套"高效管理"的手段運用到對孩子的養育當中。但養育孩子不是一項工作,父母使用這樣的嚴肅冷靜甚至是冷漠的對話形式與孩子交流,面無表情的"公事公辦"會使壓力荷爾蒙滲入孩子的大腦,直接影響寶寶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行為能力、自我及情感控制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身體健康狀況。

3.建議提示型對話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相對於前兩種對話形態,建議提示型對話對寶寶的大腦發育而言,有些積極正面的意義,無疑是最更好的對話方式。孩子年紀小,但感知力敏感且善於模仿,父母經常與孩子展開建議提示型對話,孩子也會更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這種正面的交流,也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孩子也會從中受益匪淺。

父母的語言:激發孩子的潛能,塑造孩子的大腦

1.親子對話的數量,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質量

這裡說的對話,當然是指建議提示型的對話,父母與孩子進行的正面對話越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當父母和孩子進行溝通時,孩子能夠從父母的語言表達中學習新的詞彙,模仿父母的語言表達,掌握各種句型。通過實踐,才能提升能力,父母與孩子的對話,能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也能讓孩子從中獲得自信。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2.父母的語言影響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

語言詞彙對孩子的空間感塑造大有幫助,大量的詞彙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空間感,讓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逐漸建立認知,並慢慢地過渡到抽象性思維。尤其是經常陪伴孩子做遊戲,遊戲規則等的設置,能夠更多層次地鍛鍊孩子的想象力。比如說,拼圖遊戲,搭積木遊戲,都對孩子的空間想象力鍛鍊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3.高質量的對話有助於加強親子間的聯繫

另一方面,高質量的對話對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也有很大的作用。很多家長以為花時間陪伴孩子就可以了,但事實上,決定陪伴優劣的不是時長,而是陪伴的質量。如果家長只注重時長,陪在孩子身邊,卻是把心思放在其他事物上,或是工作,或是手機,只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又或者家長雖然陪在孩子身邊,但方式不對,常和孩子進行命令型對話,都會使親子間的親密關係遭受破壞。

3T原則:高質量的對話,幫助孩子打造"學霸腦"

幫助孩子全面發展,打擾"學霸腦",家長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語言,利用3T原則,正確高效地與孩子對話。

1.共情關注(Tune in)

共情關注強調父母要關注孩子在做什麼、想什麼。

當父母與孩子進行對話時,父母應該用到共情效應,父母要學會關注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需求、有什麼需求,並做到盡力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在對話中,當孩子在說話時,父母不能忽視孩子的想法,要認真傾聽孩子說的內容,還要給予及時認真的回應。要通過自己的行動,讓孩子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愛。父母的共情關注會讓孩子更有自信,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容易敞開心扉。

共情關注的步驟有三點:一是觀察,二是理解,三是行動。若是父母能夠做到這三點,將更有助於父母完成共情關注這一步驟。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2.充分溝通(Talk more)

這一步是親子對話的重點,是對話質量地決定性因素,決定著孩子能否大大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

充分溝通要求父母在與孩子討論時應當使用雙向交流。它要求父母在與孩子對話時,要多用一些高級詞彙,或一些能夠培養孩子想象力的描述性的詞語。少用命令型對話,多進行建議提示型對話。

充分交流還指雙向交流,對話不是父母的獨角戲,孩子也是對話的主角,父母要在談話中引導孩子一起參與對話。

3.輪流聊天(Take turns)

父母的語言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打造“學霸腦”,要用3T原則

不論是父母主動發起的互動,還是父母對孩子提出問題,父母都應做到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覆。尤其是在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時,父母若是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很容易被孩子捕捉,從而打擊孩子表達自我的慾望。認真傾聽,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回應孩子的提問,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每一次有來有往的交流,對孩子來說都是高效的頭腦風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鍛鍊孩子的思維。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