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洛陽自古以來就被風水學家認定為龍脈之地

所以也多為皇帝定都之地

古人相信葬在龍脈之上可以保佑後代

還有種傳說是死後吸取了龍脈之氣就可以重生

不過傳說只是傳說

但是洛陽的帝陵墓葬確實非常多

甚至有一整個朝代的皇帝都選擇葬在洛陽

東漢帝陵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東漢王朝共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均位於河南洛陽境內,5座帝陵坐落在漢魏故城西北的邙山上,另外6座帝陵坐落在漢魏故城東南的萬安山麓,這就是東漢帝陵的邙山和洛南兩大陵區。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如今洛南和邙山東漢帝陵區內,這些陵區內墓冢林立,基本保存著皇陵氣勢恢宏、肅穆威嚴的原貌。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結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對東漢帝陵及其陵園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勘探,勘探總面積256萬平方米。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考古學家在東漢帝陵的諸多演變中發現,東漢時期帝陵規模大幅度縮減,相對於秦、西漢時期的厚葬之風,在考古圈內被稱為儉葬,對後世影響深遠。

魏明帝高平陵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高平陵位於汝陽縣工業區茹店村,是三國魏文帝曹丕長子曹睿之墓,該陵冢封丘為橢圓形,面積約1.5平方公里。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高平陵的主人是魏明帝曹叡。曹叡作為曹操指定的隔代傳人,年少時多次參與朝會、飲宴,曹操曾指著他說這是曹家第三代繼承人。

在母親甄氏被賜死後,曹叡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換。他被曹丕詔令過繼給無子的郭皇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壓制住內心的憤懣不平,恭敬地侍奉郭後。

這幾年曹叡的生活如履薄冰,他一方面處理事務謹小慎微,避免遭到責罰,另一方面,侍奉文帝和郭皇后十分孝順,以此博取曹丕和郭皇后的歡心。

青年時代的命運輪轉,戲劇人生,壓抑自危,惶惶度日,曹叡在登基後終於可以放飛自我。他那年少時被曹操看重的繼承者的天賦,保障了他作為帝王的英明下限。命運帶來的折磨又讓他把享樂放縱到天際,他大修宮殿,勞民傷財,又大肆搜刮民女入宮,荒淫無度,終致曹魏王朝中道而衰。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曹叡處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大權獨握。過度的皇帝集權,導致宗室無權,雖避免了兄弟鬩於牆,也導致了皇族無力控制士族,終在遴選接班人的輔政大臣時出了岔子,葬送了曹家江山。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宋陵採石場

宋陵採石場位於偃師市大口鄉翟灣村、董村。遺址以四道溝口為中心,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300米。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開封,結束了安史之亂以來的分裂局面。自秦漢時期開始,喪制規定,皇帝不管年齡大小,即位一年後,就要開始營造陵墓。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偃師縣誌》載:乾興元年(1022年)“縣南粟子嶺產青石,北宋時期修帝后諸陵,例採石於此。是年為真宗建陵採石,始有碑記。”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洛陽市偃師大口鄉董村林場溝口的採石場,是為修建宋陵採掘石料的場所,石色青而潤澤,質地純淨細膩,是大型石雕的優質石灰岩,宋陵所用石材大多取於此處。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該遺址目前尚存有大小不同的採石坑及採石斷壁遺蹟,並有大量的半成品和採集中途廢棄的石料遺物。

這些遺蹟、遺物上多存有鏨(zàn)痕和鏨取石料的鏨窩。

這個地方埋葬著一個時代,這些陵墓遺址裡藏著無數未解之謎


這些古蹟遺址是一道橋樑,連接古今

既承載了歷史,又築夢了未來

為我們瞭解古代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