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国家体育总局专家:居家运动强度要适宜,切忌平常不运动、锻炼搞突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不同年龄的人群在家应如何锻炼身体,有什么需要注意?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方强调:居家健身运动强度要适宜,特别忌讳平常不运动、锻炼搞突击。适宜的运动强度主要表现在:运动后感觉轻度呼吸急促,周身微热,面色微红,内心感觉轻松愉快。虽然稍微感觉有点疲乏,但是经过休息以后可以消除,并且没有疼痛和麻木。

儿童青少年活泼好动,在家里应当遵循安全、科学、适度、多样化的原则进行锻炼。运动量要以中低强度为主,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徐建方建议,上午、下午和晚上各进行15~20分钟的居家健身,防止孩子们返校后肥胖和近视率的急剧上升。“儿童以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练习为主,比如做一些听口令的动作,单脚站立、抛球接球,还有钻‘山洞’、推‘小车’、跳格子、爬行等。”

“青少年可以加入速度、小力量、心肺耐力等练习,如左右两点跑、振臂跳、原地踏步、开合跳、高抬腿、波比跳、仰卧踩单车等。有条件的可以在家里进行小哑铃或者是弹力带的练习。每个动作进行20到30秒,依据身体的素质进行2到4组。”徐建方说。

成年人和老年人居家健身以哪种形式锻炼为好?徐建方表示,身体素质较好和平常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年人,可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这样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和基本力量素质,同时,还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比如可以做一些原地跑、俯卧撑、开合跳、波比跳等,每个动作练习10到15次,进行2到4组。”

徐建方建议,老年人以及一些缺乏体育锻炼的成人,以功能性练习和柔韧、平衡素质提升的练习为主。针对肩、颈、腰、背这些关键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和转体类的练习,每组拉伸时间持续20到30秒,进行2到4组。另外,还可以练习一些仰卧背桥、小燕飞等。

“居家健身不宜进行长时间大强度锻炼。在居家防疫期间,为确保运动安全有效,运动强度必须适宜。”徐建方强调,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但是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且增加运动损伤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