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車廠為什麼不做“客戶自己去車廠買車,開走”的事?4s店取消不行嗎?

煙火塵埃



有一種情況可以直接去廠家買車或者訂車,那就是你是大排量的訂單,例如單位要採購很多輛車,這個每個廠家都有不同的標準,那就可以去廠家直接去採購了,除了這樣的情況,好像不能直接去廠家的買車的。


想取消4S店真的是天方夜譚,廠家直接對接的是經銷商,沒有經銷商也就是4S店,車輛的索賠和質量問題誰管,所以說沒有4S店還是不行的,哪些在網上罵人家4S店的,根本理解不到這一點的。如果車輛買出去以後,沒有售後服務,車輛買出去後如果有什麼問題,客戶找不到維修車輛的地方,只能去外面的修理廠亂修,外面的修理廠又不專業,有些問題也就是越修越不行,根本修不好,所以必須有專業的售後來維修車輛。

給大家舉個例子,例如你把人家的合資車,例如人家的奧迪奔馳寶馬,二十五萬以上的車,出了事故,如果是你的主要責任,你能把別人叫到修理廠去修嗎?別人是不可能去修理廠去修人家的奧迪車,這樣你就明白了人家奧迪車為什麼要去4S店修了把。作為修理人員,人家原廠配件裝上就是合適,如果有修理人員看到,可以評論區留言。


暢談汽車的螞蟻


哈哈,大家別笑,還真有客戶去車廠買車的事。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有客戶通過各種途徑,跑到東風的廠裡要買車。那時候的生產水平還比較低,自動化程度不算高,汽車真的是一輛一輛敲出來的。

當時汽車是稀罕物,買車是需要有上面批條的,生產汽車的廠家沒有幾個,產量也都很低,供不應求。會有客戶指著一輛車說,這個我定了,一路從頭盯到尾直到下線提車。

那時候的貨車是生產資料,不說汽車了,有臺拖拉機都厲害的不行。我老家有個親戚,生了四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屬於非常勤勞能幹的那種,自己開拖拉機去一個幾百公里外的城市拉東西回來賣,一個來回七八天,就在外面露宿,可以賺七八十塊錢。要是那時候有一輛汽車,頭腦再活泛一點,發財真的不難。

至於現在的話,當然是不可能的了,以東風本田為例,工廠的設計年產量就只有50多萬臺,因為銷量比較好,基本是衝著80萬臺去的,廠裡都已經開始三班倒了。

你讓一堆用戶圍在廠門口堵著等提車,那還造不造車了。

汽車廠家會有專門的銷售部門,銷售部門把全國根據銷量大小分成一系列的區域。比如銷量比較大的地區,廣東,可能一個省就好多個區域經理,銷量相對小的地區,比如西北地區,可能幾個省才一個區域銷售經理。銷售經理與經銷商對接,當然其中還有各種策略,比如東風本田,不能說你想批發多少臺就多少臺,廠家要評估經銷商的實力,也不是你想賣什麼車就賣什麼車,像思域 CRV這種車,基本上拴狗賣,那你批發思域的時候適當的給我拿一些享域 思鉑睿,賣不掉只能打折經銷商吃虧。

現代社會,汽車廠家的產量和銷量都很驚人,面對的都是全國的客戶,讓客戶直接來廠裡提車,還有討價還價?明顯不現實。即使提了,上牌 交購置稅 買保險這些怎能弄?出事了算誰的?專業人做專業的事,造車是廠家比較專業,賣車還是經銷商比較專業。用戶買車的話,看準時機,貨比三家,買到合適的車子就行了。

我是小舟麻辣車評,大家買車用車可以關注我。


小舟麻辣車評


車廠對於那些大買家會直接賣的,我們單位一下子訂了10部廣汽傳祺加上同事們以單位名義一起就12部車,直接在廣汽接車廠買的,比4S店便宜3萬


發飆的蝸牛360


我想很多人都會質疑這個問題,就像現在網上購物,你會發現很多商家打著消滅中間商的旗號招攬客戶,沒有了中間商,客戶豈不是可以花更少的錢💰,而這個法則在汽車市場上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符合市場需求的。


第一,捨近求遠的購車方式無異於自取滅亡。

幾乎所有的車企在全國僅有一到兩個生產基地,如果車企既要生產整車,又得對外賣車,那麼距離很遠的客戶只能長途跋涉了,這不是買車這是旅遊了。比如車企在北京,客戶在江蘇,為了買個車來回好幾天時間,還有更遠的客戶;再者,全國的客戶集中到一個地方買車,會是什麼景象,恐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毫無樂趣可言。長此以往,會不會喪失很多遙遠地區客戶。


第二,長途奔襲不利於行車安全。

我們都知道,現在買車容易,掛牌挺難的。如果我們去相隔上千公里的地方買新車,還得回到所在地掛牌,返程需要開回來,不掛牌保險無法生效,發生交通事故怎麼辦?而很多購車者是新手,長途駕駛安全隱患更大,所以從安全方面考慮車企賣車也行不通。

第三,不利於車企回籠資金。

任何企業投產的目的就是賺錢,而面向全國招攬加盟商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現在要想做豐田4s店,估計加盟費不少於數千萬,大眾也得這個數,即便是國產車,加盟費也是幾百上千萬的級別,試想一下全國各個城市都有加盟商,對於一個車企來說可以帶來多大現金流,車企會傻到自己產自己賣嗎?很多品牌壓貨給4s店,甚至造成大批加盟商破產倒閉的也不在少數,但是唯一不吃虧的就是車企了。

第四,解決數百萬人就業問題。

正是因為有4s店的存在,售前、售後等需要大量人力支持,變相解決了很多人就業問題,而其也是串聯起一個相當龐大的產業鏈,其中涉及的人數恐怕是難以想象的。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客戶角度出發,還是從車企自身利益出發,都絕對不可能出現車企自己賣車的情況,既然有4S店存在,車價中也肯定包含他們的利潤,所以說題主的疑慮是不成立的。


貓眼看車


很多人罵4S店是4兒子店,確實,4S店就是車廠的孫子!車廠是金字塔頂端,壓著的是經銷商和供應商!按照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應該是客戶下單,工廠開工,然而,流水線一開動,一分鐘組裝一臺車,根本不可能等客戶下單再製造,所以必須採用經銷商制度,批量籤生產銷售合同,同時利用經銷商的預付資金,去支付供應商的預付款,要不然,無法籌集大筆資金去開動流水線!流水線即是印鈔機,也是吞金獸,沒有龐大的資金來源,根本無法開動流水線。所以經銷商即是車廠的孫子也是供應商的孫子,還是買車客戶的孫子,叫做4兒子店,確實不虧!另外,經銷商還需要承擔保修期的車輛維修,這種維修基本上是白忙活,車廠只給很少量的維修費用。所以,普通維修就變成非常昂貴的價格,即使這樣,銷售公司很少有賺錢的,在現在的市場!如果,車主直接給車廠下訂單,少了中間環節,那麼車主必將支付高昂的費用,並且,得不到及時的保修服務!這種互聯網思維,會導致汽車重新回到貴族工具的時代!


ysdm4321


等你買車以後,你就發現找不到地方修車也是個麻煩的事,總不能動動跑廠家吧,


鄉味阿飛


自己去汽車廠買車,成本高的離譜。

你買車前肯定不止看一個品牌,你要對比多個品牌,很多還試駕體驗,一個汽車城就滿足了你選車需求了。

如果你覺得4S店賺你錢了,你直接去工廠提車,比如吉利有十幾個生產基地,分佈在全國各地,且每個基地生產的車型不一樣,你看了繽越後還想看看博越和GS,對不起你要跨好幾個省。如果看了吉利還想看看長城,你還需要再繼續跨省旅行。

比如你在浙江買了車,你是不是要開回去?比如你家是安徽的,油費、過路費一千多,你託運回去,價格肯定比車廠運到4S店貴。

可能4S店買10萬,你來回折騰12萬打不住。

總之你不要看別人賺了你多少錢,你還要看看別人給你帶來了多少便利。


愛情布丁


汽車廠生產汽車要想在市場上真正佔有一席之地,銷售和售後才是關鍵…

客戶直接到廠家買車不是不可以,但只能做本地市場,做不了外地甚至是更遠…

如果一個汽車廠家自己把錢都賺完了,幹自己生產,自己銷售,自己售後的事,不讓別人分得利益,肯定是幹不久,就算幹也會很快沒有市場,因為其他的廠商都會抵制你,會產生各種不利因素,讓你幹不下去…

錢一個人賺不完,生意始終是生意,讓更多的人得利才做得長久,走得更遠…


神經濤哥


這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則,你認為4S 店的存在是坑你錢就錯了,他確實掙一點沒有錯。想象一下如果沒有4S 一個廣東或海南的人,在東北或新疆的汽車廠買一輛車,他要自己開回來幾千公里,會不會有人在半路都寧可不要算了。而且買車的人群裡有1/3都是才拿駕照的新手呢。這時候4S 店就很有必要分佈到全國各地,廠家授權銷售維修保養,都方便多了。

再比如糧食。沒有中間商,全部人不想餓死就必須去農民家裡買。隔三差五去一趟鄉下買糧食你會覺得很方便嗎?



cenxilao


☆客戶自己去車企買車,在表面看可能少了中間環節,會降低成本,提高車輛的銷量,而實際上卻恰恰相反。

首先,車企如果自己售車就需要設立專門的部門來銷售車輛,從本質上來說,4s店就屬於車企的一個銷售部門,這是這個部門交給了各個經銷商,這樣做的還可以提高經銷商的積極性,進而提高銷量。


其次,用戶如果都到車企購車會增加購車的成本,至少路費就是很大一筆開銷,何況時間成本呢,同時去車企購車在選車上也不是十分的方便。任何人也不希望不遠萬里的去選擇一款還不一定買的車型。

再次,將銷售全部交給車企,那麼車輛的後期維護,保養這些售後服務也無法保障,到最後的結果還是要在各地設立分支機構來善後,最終的結果和4s店就沒有什麼區別。並且這些分支機構的積極性也不如4s店高。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車企直銷看似很好,實際上完全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