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小區的張阿姨今年56歲,退休後基本沒什麼事,就愛去跳廣場舞。經常和大媽們交流健康問題,張阿姨覺得自可能有什麼病,就去醫院做了個體檢。

結果發現脂肪肝、膽囊息肉。張阿姨稍有些胖,但不算太臃腫,走起路來還挺有精神。偶爾在陰雨天感覺肝區有些脹脹的,但說不上疼痛。

醫生說,張阿姨的膽囊肉有好幾個“息肉”,最大的有0.8×0.5cm。醫生並沒有給張阿姨開藥,說不需要治療,定期複查就可以了。

至於“膽囊息肉”是個什麼病,醫生沒說,張阿姨也沒細問,就稀裡糊塗地從醫院回來了。

很多體檢或者看病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查出一個疾病,醫生卻啥也不說,搞得有花了冤枉錢的感覺。

今天,龍大夫就來談談膽囊息肉的問題:這是個什麼病,吃藥能不能治療,需要怎麼保健?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膽囊息肉,是指膽囊黏膜壁上的贅生物。大多數有膽囊息肉的人並沒有症狀,通常在體檢做B超的時候偶然發現。

膽囊的B超檢查,通常是和肝、脾一起做的,大約1.5%~4.5%的膽囊存在膽囊息肉。

很多人看到膽囊息肉,裡面有一個“肉”字,就感覺到這是個不正常的“肉”,很容易和“腫瘤”、“肉瘤”、“腫塊”之類的東西聯繫起來。

其實,絕大多數的膽囊息肉並不是一種腫瘤性的疾病,而屬於增生性的病變,或者僅僅是脂質沉積在膽囊壁,而向膽囊腔內突出的一個黏膜凸起,故又叫做膽固醇沉著病。

常見的膽囊息肉有三種類型

一般情況下,膽囊息肉分為良性息肉和惡性息肉,而良性息肉則可進一步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

最常見的膽囊息肉有三種類型,除了前面說到的膽固醇沉著病之外,還有膽囊的腺瘤以及炎症性的息肉

還有一種膽囊腺肌瘤病,可能和膽囊癌有一定的關係;膽囊癌多為腺癌,不過膽囊的腺癌比較少見,不要太緊張。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1. 膽固醇沉著病

膽固醇沉著病的特徵是膽囊壁黏膜內脂質積聚,是由甘油三酯、膽固醇前體和膽固醇酯在膽囊黏膜內異常沉積所致。

由此可見,這種“息肉”跟平常的高脂飲食有很大的關係;肥胖者,特別是肥胖的中年女性比較容易出現這種膽囊息肉。

膽固醇息肉有時可以脫落,因此,有些患者的膽囊息肉也會突然消失的

膽固醇息肉也會引起感染等併發症,還可能會誘發膽結石的形成,從而出現膽絞痛、胰腺炎或黃疸,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2. 腺肌瘤病

這種膽囊息肉,主要以膽囊黏膜過度增生、肌層增厚和壁內憩室為特徵,其發病機制不詳,也不好理解。腺肌瘤病有時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女性會比較多見一些。

膽囊腺肌瘤病與膽結石有明確的聯繫,可能跟結石的長期刺激可能有關。

有膽結石的人要注意這種息肉,因為有一部分這樣的息肉可能會癌變。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3. 炎性息肉

儘管炎性息肉是最少見的非腫瘤性膽囊息肉,人們似乎更加關注這種炎症性的息肉,可能是因為醫生在解釋這個病的時候,用“炎症”二字,患者的認同度更高一些吧。

炎性的膽囊息肉,有的有蒂,在做B超檢查的時候,能隨體位而“飄動”;有的息肉則沒有蒂,不隨體位而移動。

炎性息肉多在膽囊黏膜炎症的時候,由新產生的肉芽組織可以引起;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可看到息肉由肉芽組織和纖維組織組成,主要的細胞是漿細胞和淋巴細胞。

炎性息肉通常5~10mm,也有大於10mm者,大息肉要注意與膽囊癌鑑別,必要時需手術切除,做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炎症性的膽囊息肉,有一部分經過抗炎治療後可能會消失。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如何通過飲食,讓膽囊息肉縮小甚至消失?

很遺憾,通過飲食是不可能讓膽囊息肉縮小或消失的;有時候即使消失,也不是因為吃了什麼食物導致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不過,在瞭解這幾種膽囊息肉之後,對於患者的日常保健,應該會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主要的保健措施包括:

1. 避免油膩食物

平時的飲食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動物內臟、動物油、肥肉、海鮮、蛋黃等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肥胖的中年人,要注意定期檢查肝膽B超,以及時發現問題。

積極治療膽囊疾病,特別是膽結石。那種非泥沙樣的固體結石,通常會對膽囊壁造成反覆的刺激,容易引起膽囊壁的肉芽組織增生,產生類似疤痕的表現。

  • 直徑6~9mm的膽囊息肉,一般來說是不需要治療的;在有發熱、腹痛等膽囊炎表現的情況下,要積極的抗菌治療多發息肉、帶蒂息肉和回聲強於肝臟的息肉通常為膽固醇性的息肉;而與肝臟等回聲的單發性無蒂息肉更可能為腫瘤性的息肉。
  • 直徑大於10mm~20mm的息肉,應視為可能是惡性的,需要儘早在腹腔鏡下做膽囊切除術。
  • 直徑大於20mm的膽囊息肉通常是惡性的,需要手術切除;由於可能是晚期,在術前要詳細檢查,確定分期,看是不是要擴大膽囊切除、進行淋巴結清掃和膽囊附著處的肝切除。

4. 定期複查

發現膽囊息肉後,建議3個月和6個月分別複查一次,此後,每隔12個月複查一次,主要是做B超檢查,看看息肉有沒有增大和變化。膽囊息肉增大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目前沒有特異性的藥物能夠使膽囊息肉縮小,除非是一些有明確感染表現的息肉,可以深度使用一些抗菌藥物。

藥物治療2周後,沒有任何改善,建議不要再繼續服藥,以免增加藥物的一些不良反應。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龍大夫的溫馨提醒

對於大多數人來的,發現的膽囊息肉小於6mm,通常是良性的,最常見的是膽固醉沉著病;對這些人的隨訪檢查,極少發現息肉有變化的;少部分人害怕有問題行切除術的,病理也基本罕見有癌變的。無症狀的膽囊息肉,一般也無需治療。低脂飲食對防治膽囊息肉有好處,同時也對人的整體健康有好處,值得大力提倡。

廣場舞大媽得了膽囊息肉,這是個什麼病?聽醫生談膽囊息肉的保健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右上角點擊關注作者!

關注後詢問,優先回復!謝謝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